李子勇 吳海英 才源 張春艷 成文革
(吉林省生物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12)
氮是植物成長必需營養之一,是葉綠素的構成部分,適當的施用可以有效提高牧草產量及品質[1-3]。羊草作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是我國內蒙古東部及東北天然草原上的優勢植物,其營養價值高且擁有出色的抗性和適口性,兼具生態和飼用價值[4,5]。本試驗采取CNCPS的原理和方法對5個梯度氮肥處理后的羊草營養成分進行分析,旨在闡述羊草在氮肥單因素影響下的營養變化,為生產實踐提供理論參考。
試驗地點在乾安縣渭字村,地處E124°02′,N45°01′,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4.5℃,年平均日照2879.8h,無霜期135~140d,年降水量在400~501mm。
2020年以隨機區組設計試驗,施氮量5個梯度:0kg·hm-2(CK)、65kg·hm-2(N1)、95kg·hm-2(N2)、125kg·hm-2(N3)、155kg·hm-2(N4),每個處理10m×20m,3次重復,處理間留1m的過道作為間隔。N肥為含氮46%的長山牌尿素。4月28日散施后進行噴灌補透水。在8月17日每個小區3點取羊草樣品。
水分(GB/T 6435-2014);粗灰分(GB/T 6438-2007);粗蛋白(GB/T 6432-2018);粗脂肪(GB/T 6433-2006)[6];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中性洗滌不溶蛋白質、酸性洗滌不溶蛋白質、酸性洗滌木質素用Van Soest等的方法測定;淀粉用寧開桂的方法測定;非蛋白氮用Licitra等的方法測定;可溶性蛋白用Sniffen等方法測定。
采用Excel進行數據整理及作圖,SPSS 13數據處理系統進行統計分析,各處理的結果以平均數±標準誤的形式標示。
2.1.1 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變化情況
由圖1可知,4個施肥處理組的粗蛋白含量均顯著提高(P<0.05),平均值達到12.0%,遠高于對照組的9.1%。其中N3和N4處理組提高最多,分別比對照組提高了36.7%和40.3%,但兩者間無顯著差異。4個處理組的粗脂肪含量也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其中N4處理組的粗脂肪含量最高,達到2.45%。隨著施氮量增加,粗灰分先升后降,但變化不顯著。65kg·hm-2的施氮量就可以顯著提高羊草的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

圖1 不同氮肥用量對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影響

圖2 不同氮肥用量對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的影響
2.1.2 氮肥對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與CK相比,施用不同氮肥處理后,N2、N3、N4 3個處理組的NDF含量顯著降低(P<0.05),而ADF含量僅在N4處理組中顯著降低(P<0.05)。此外,隨著氮肥用量增加,非蛋白氮(NPN)含量也呈現出提升趨勢,并且在施用最高濃度氮肥(N4)時達到了顯著差異(P<0.05),見圖3。雖然4個施肥處理組中NDIP、ADIP等營養成分略有提高但無顯著差異(P>0.05),可溶性蛋白(SCP)則隨著施氮量增加而明顯上升,在最高濃度下與CK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圖4。干物質、淀粉以及ADL等指標則未見明顯變化,見表1。

表1 氮肥處理對羊草營養成分的影響(干物質基礎)

圖3 不同氮肥用量對非蛋白氮的影響

圖4 不同氮肥用量對中性洗滌不容蛋白質、酸性洗滌不容蛋白質(ADIP)、可溶性蛋白的影響
2.2.1 碳水化合物的變化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施N量增加,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CHO)含量也會增加。N2、N3、N4處理均比CK顯著提高(P<0.05),其中N3處理最高(29.24%);而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HO)變化不大,只有N4處理顯著高于CK(P<0.05);慢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HO)在4個施肥處理組間略微下降,但僅有N3處理比CK顯著下降(P<0.05),其余3個組與CK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不可利用纖維(%CHO)變動較小,在5個組間無明顯差異;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HO)含量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先升后降,5個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

表2 氮肥處理對羊草碳水化合物的影響
2.2.2 不同類型蛋白質的變化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4個施肥處理中非蛋白氮(PA)所占粗蛋白(CP)比例有所下降。其中N1和N3處理中,非蛋白氮(PA)所占粗蛋白(CP)比例與CK相比顯著降低(P<0.05)。4個施肥處理的快速降解真蛋白(%CP)數值有所下降,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4個施肥處理的中速降解真蛋白(%CP)均有提高,其中N3處理的中速降解真蛋白(%CP)值為59.03%,與CK相比顯著提高(P<0.05)。4個施肥處理慢速降解真蛋白PB3(%CP),與CK相比均無顯著變化(P>0.05)。在4個施肥處理中,只有N1處理不可利用蛋白數值與CK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且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其它3種施肥方式則未顯示出明顯差異(P>0.05)。

表3 氮肥處理對羊草蛋白質的影響
適量施用氮肥能夠改善羊草的品質[7-10],增加粗蛋白與粗脂肪含量,并降低粗纖維、ADF和NDF含量[9]。飼草中的粗脂肪含量越高適口性越好,中性洗滌纖維含量與適口性呈反相關,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則消化率呈反相關[11]。本試驗結果表明,羊草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與施氮量呈顯著正相關。在低氮條件下(65kg·hm-2),就會產生顯著變化;當施氮量達到125~155kg·hm-2時,粗蛋白含量顯著高于65~95kg·hm-2處理組。氮肥的施入導致ADF和NDF的含量下降,這與前人研究一致。隨著施氮量緩慢增加,NPN的含量也增加,并且與粗蛋白變化成正相關。然而,試驗處理中粗蛋白提高部分是否由于NPN引起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確認。
3.2.1 CNCPS體系中碳水化合物的變化情況
NSC在植物代謝中擔負關鍵作用,參與能量儲存和供應。其包括可溶性糖(蔗糖和果糖等)以及淀粉。試驗結果表明,在施氮量為95kg·hm-2時,NSC顯著高于CK,并在125kg·hm-2時達到最大值。施肥對淀粉含量的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的是植物中可溶性糖的含量。CB1僅在155kg·hm-2施氮量上顯著高于CK,而CB2則在125kg·hm-2時達到最小值并顯著低于CK;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也在125kg·hm-2時達到最大值但與CK無顯著差異。不可利用纖維對氮肥不敏感。
3.2.2 CNCPS體系中蛋白類物質的變化情況
從試驗結果看,5個處理的非蛋白氮、真蛋白、不可利用蛋白3類蛋白質所占自身粗蛋白含量的比例沒有明顯的變化,也就是施肥后,植物體內的非蛋白氮、真蛋白、不可利用蛋白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而不是只單單增加某一類蛋白。
單獨低氮肥投入可顯著提高羊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隨著投入量的增加,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均有明顯降低。這說明氮素對于羊草羊草品質、適口性以及消化率具有積極的影響。建議在輕度退化草地上使用125kg·hm-2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