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麗扎·吐爾遜巴依 菊春燕
(新疆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庭院經濟”是指以自家院子和周邊為基礎,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向自己和社會供應農特產品和相關服務的經濟形[4]。持續發展庭院經濟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和開發農村土地資源和農村勞動力資源,充分利用農村閑置資源、閑置空間、剩余勞動力獲得額外經濟收益,解決農民就業問題,便于農民尋找脫貧致富的最佳途徑[2]。一個完善的庭院經濟系統就是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對于保護和優化農村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可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進程。同時發展庭院經濟可有效避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增加農民收入,有效解決老人養老問題和子女教育問題,提高農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發展庭院經濟不僅可促進農民增收,還有利于改造和整合村莊閑置空間,加快美麗鄉村和美麗庭院建設,促進鄉村早日實現振興[7,8]。
本文選擇了新疆伊寧縣5個村205份調查問卷取得的基礎數據,構建SEM結構方程模型,分析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的影響因素及相互關系。通過探究行為態度、主觀規范、知覺行為控制、政府扶持力度和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的影響,以期進一步為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意見。
根據計劃行為理論,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共同決定個人的行為意向,這3個因素對個體行為意向起著顯著的正向作用[1,3]。舒爾茨在《農民行為理論》中認為,農民作為“理性經濟人”,傾向于追求利益最大化[5,6]。在計劃行為理論及農戶行為理論的基礎上,引入外部環境因素,包括政府扶持力度和基礎設施建設特征作為潛變量[2]。就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的影響因素提出假設。H1: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與行為態度呈正相關關系。H2: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與主觀規范呈正相關關系。H3: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與知覺行為控制呈正相關關系。H4: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與政府扶持力度影響呈正相關關系。H5: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與基礎設施建設影響呈正相關關系。
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通過路徑分析和驗證性因子分析檢驗變量之間的相互因果關系。SEM沒有給出建立理論模型的一般形式,需要研究者根據研究的實際問題進行理論模型建立與驗證假設[10]。本文根據研究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的影響因素和相關學者的研究,選取了5個潛在指標和24個可觀測指標。潛在指標分別為行為態度、主觀規范、知覺行為控制、政府扶持力度、基礎設施建設??捎^測指標則為上述每個潛在指標下的問題題項。具體模型構建如下。
結構模型:
η=γξ+βη+ζ
式中,η表示內生潛在變量;ξ表示外生潛在變量;β表示內生潛在變量之間的關系;γ表示外生潛在變量對內生潛在變量間的關系;ζ表示殘差項。
測量模型:
X=Λxξ+δ,Y=Λyη+ε
式中,X表示外生觀測變量;Y表示內生觀測變量;Λx、Λy分別表示觀測變量與其觀測潛變的因子荷載系數矩陣;δ、ε表示殘差矩陣。
數據收集時間為2022年5—8月,選擇了伊寧縣5個鄉鎮5個村進行調研,通過訪談和問卷方式對205戶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2部分,農戶的基本情況,包括農戶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勞動力人口和庭院面積規模;基于計劃行為理論設計的變量問題,包括行為態度、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范、政府扶持力度和基礎設施建設特征。測量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法,1為非常不同意,2為不同意,3為一般,4為同意,5為非常同意[9]。潛變量和觀測變量見表1。

表1 變量選擇
樣本農戶的基本特征見表2。被調查的樣本農戶以男性為主,占比71.7%。農業生產的決策行為多為男性,所以調查對象以男性為主。被訪者年齡偏大,主要集中在51歲以上,占51.2%,其次是41~50歲,占比27.3%。農戶的受教育程度偏低,主要集中在初中,占比52.2%,其次是小學及以下,占36.1%。勞動力人口數主要是2人,占比52.2%,其次3人,占比3人占比23.4%。家庭庭院面積方面,該區域庭院面積主要在200~1000m2,說明樣本區域庭院可利用面積大,符合發展庭院經濟。

表2 農戶基本特征
本文采用AMOS 22.0和SPSS 22.0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運算。從表3可以得到本研究中參與意愿、行為態度、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范、政府扶持力度、基礎設施建設的克隆巴赫Alpha分別為0.830、0.915、0.912、0.876、0.891、0.883都大于0.8,說明問卷各個變量都具有很好的信度。

表4 KMO和Bartlett的檢驗
對資料進行因子分析,結果表明,KMO值為0.892,大于0.6,符合因素分析的條件,表明該資料可供因子分析。并用Bartlett球形度檢驗(p<0.05)表明,本研究資料可用于因子分析。
表5通過對因子抽取和因子抽取信息量的分析,發現在因子分析中,共抽取到6個因子,其特征根都大于1,這6個因子的旋轉后,其方差解釋率為15.800%、15.740%、12.800%、12.642%、10.532%、8.834%,旋轉后累積方差解釋率為76.348%。

表5 總方差解釋
如表6所示,利用最大方差旋轉方法(varimax)分析了各因素與所研究項目之間的關系。表6顯示了因子提取的數據,以及因子與研究項目之間的對應關系,從表6可以看出,在保證因子能夠抽取到大部分的信息后,再分析各因素之間的對應關系(當因子負載系數達到0.5以上時,就表示這2個因素之間的對應關系)。

表6 旋轉后的成分矩陣
從表7可知,CMIN/DF為1.287,NFI、TLI、IFI、CFI均達到0.9以上的標準,GFI、AGFI大于0.85,RMSEA為0.037小于0.08,SRMR為0.047小于0.05,大部分的擬合指標均符合一般SEM研究的標準,因此可以認為這個模型有不錯的配適度。

表7 驗證性因子分析模型擬合度
由表8可知,所有題目的規范化因子負載都超過0.5,剩余值都是正數并且有顯著性,可見不違反估算。所有的參數CR都超過0.7,AVE均值超過0.5,都符合收斂性的要求,配適度也在可以被允許的區間內,所以將所有的問題都保留在后面進行分析。

表8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續表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樣本區分效度如表9所示,各潛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顯著,區分效度分析是為了檢驗2個構面間的關系是否存在統計學上的差別,本文采用了不同的效度,采用斜向三角形作為相關系數。在參與意愿和行為態度、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范、政府支持、基礎設施等5個指標中,所有指標都表現出了明顯的正相關性,相關系數分別為0.520、0.487、0.363、0.394、0.446。

表9 相關分析和區分效度
本文選用AMOS工具軟件對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影響因素的結構方程模型(SEM)進行路徑檢驗和擬合度檢驗。

圖1 路徑檢驗
由表10可知,CMIN/DF為1.287,NFI、TLI、IFI、CFI均達到0.9以上的標準,GFI、AGFI大于0.85,RMSEA為0.037小于0.08,SRMR為0.047小于0.05,大部分的擬合指標均符合一般SEM研究的標準,因此可以認為這個模型有良好的配適度。

表10 結構方程模型擬合度
由表11可知,綜合路徑系數從大到小為行為態度(0.283)>知覺行為控制(0.189)>基礎設施建設(0.187)>政府扶持力度(0.134)>主觀規范(0.057)。

表11 結構方程模型路徑系數表
本研究以新疆伊寧縣205個開展庭院經濟農戶為例,分析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的影響因素,并基于結構方程對其作用機制展開了實證研究。從假說實證整體來看,行為態度與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具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且影響效應最大(β=0.341,P<0.001,路徑系數=0.283)。表明農戶開展庭院經濟過程中感受到經濟收益和生態效益回更加直接的影響農戶的生產意愿及行為。若發展庭院經濟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收入,可以提升經營管理能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質量,促進鄰里關系,則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的意愿程度越強。
知覺行為控制對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具有有明顯的積極作用(β=0.212,P<0.01,路徑系數=0.283,路徑系數=0.189)。表明農戶自身具備發展庭院經濟的興趣、開展庭院經濟規模、專業知識和技能、足夠的資金及家庭勞動力對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有正向影響。
主觀規范不會對農戶的庭院經濟持續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β=0.055,P>0.05),且對持續發展意愿影響最小(路徑系數=0.057),沒有通過此研究的假設性檢驗。表明對于已經開展庭院經濟的農戶來說,家人、親戚朋友及周邊鄰居的鼓勵,以及村干部和政府的鼓勵參與庭院經濟建設對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沒有直接影響。
政府支持程度對農戶的庭院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作用(β=0.162,P<0.05,0.134)。表明當地政府在庭院經濟建設方面開展技能培訓、政策補貼、宣傳推廣方面的支持力度的大小會直接影響農戶的持續發展意愿,政府支持程度越大,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越強。
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有顯著的正向影響(β=0.236,P<0.01,路徑系數=0.134),表明當地的農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程度,農業服務站點在農副產品消防方面的幫助程度,當地農業貸款審批容易程度,當地的交通便利及環境良好程度會直接影響農民持續發展庭院經濟的意愿。
本研究證實了行為態度與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具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及影響程度最大;知覺行為控制對農戶持續發展庭院經濟意愿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主觀規范不會對農戶的庭院經濟持續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政府的支持程度對農戶的庭院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民的庭院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基于以上結論,提出政策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庭院經濟是一項綜合經濟,對確保庭院經濟快速發展至關重要,要認真貫徹執行縣、鄉各級政府對扶持庭院經濟發展出臺的各種優惠政策,創造和促進發展庭院經濟的氛圍;加強資金支持力度,各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財政涉農統籌資金,采取獎補、貸款貼息、購買服務等方式對庭院經濟給予支持,對脫貧戶和監測戶給予獎補,動員社會資本投入庭院經濟發展,促進庭院經濟共同發展;加大科技宣傳,加強對廣大農戶的科技培訓,大力開展庭院經濟種植、養殖,農作物秸稈加工轉化,休閑農業等技術推廣,并組織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班,以提升庭院經濟建設和經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