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17期
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制勝市場
河北任丘 李長開
貴刊2023 年第17 期封面故事《能源報國 “設計”筑夢——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65 年發展紀實》一文,對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和發展業績進行了深入系統地展現和挖掘。筆者和許多讀者一樣深感不解的是,這個從一家化肥廠設計室走出的小小事業單位,如何在數十年的風云變化中屹立不倒、做成全國設計企業“五十強”的呢?
從文章的字里行間,筆者漸漸感悟,這種成長除去外界的改革和機遇等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企業從內到外展現出來的力爭上游的決心和信心。就如這個公司主要領導所說的,“國內一流”是他們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而這種建設“一流企業”的志向,也是當前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的目標和方向。
如何建設“一流企業”?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的重要文章 《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給出了關鍵答案,就是要“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提高哪些核心競爭力,不同的國企理解和關注點可能不同,但緊要處無外乎文中所提的幾個方面,包括“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術、一流的項目、一流的服務、一流的體系”以及最終實現“一流的業績”。加快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新部署新要求的實際行動。石油石化企業要順應時代大勢、國家戰略需求和能源發展趨勢,解放思想、銳意進取,以新的風貌、新的定位高質量加快一流企業建設,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強來提升國家競爭力。

2023年第16期
在抗洪搶險中彰顯國企擔當
大港油田 潘文龍
貴刊2023 年第16 期特別策劃《戰洪災,石油人打硬仗》這組文章,對石油企業全力以赴打好抗洪搶險攻堅戰進行了報道。作為石油企業的一名員工,筆者既為被洪水圍困的涿州人民揪心,又為石油人不畏艱險趕赴現場開展救援的行為而感動。我想,無論是大港采油六廠員工的為油拼搏,還是渤海油田救援人員的飛馳涿州,都是石油企業履行國有企業的政治、經濟與社會三大職責的具體體現。
患難見真情,國企顯擔當。正如文中所描述的那樣,受臺風“杜蘇芮”影響,京津冀地區多地遭遇了強降雨侵襲,河北部分地區遭受了幾十年難遇的災難。在災難面前,國企的擔當更加凸顯。身處京津冀地區的石油企業勇當能源保供的“頂梁柱”,抗洪排澇,保證企業正常生產,保障油氣資源正常供應;區域之外的其他石油企業緊急馳援,積極協助地方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正是廣大石油人聞“汛”而動、向險而行,在燕趙大地留下了一個個戰天斗地、同舟共濟的瞬間;正是國有企業快速響應和高效資源配置,有效緩解了災區的緊急需求,彰顯了制度的優越。
抗洪搶險展現了石油企業的社會責任,增強了公眾對石油企業的信任和認可。筆者相信,作為國有企業的石油企業,在端牢能源飯碗、履行政治責任和經濟責任上定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一定能交出滿意的答卷。
本欄目信箱:zgsysh@21cn.com(請注明投稿)
《哈特能源》
英國油氣巨頭因暴利稅削減投資2023年9月18日刊

英國油氣生產商伊薩卡能源公司近期已減少投資,并推遲了今明兩年的部分油氣項目,原因是英國政府對油氣行業征收暴利稅。暴利稅,即所謂的能源利潤稅,已迫使許多在英國近海作業的油氣公司紛紛削減投資,并對項目進行審查。英國去年底將暴利稅提高到35%后,北海地區最大的油氣生產商海港能源公司退出了最新一輪的許可證出售招標活動。殼牌表示,將重新評估每個項目,包括在英國能源領域305 億美元的計劃投資。道達爾能源表示,將削減在英國投資的25%。
(于 洋)
油氣投資
油價上漲對世界的影響
2023年9月18日刊

近期,石油供應受到限制,全球各經濟體都感受到了油價飆升帶來的壓力。與此同時,油價的上漲給世界帶來顯著影響。這些影響有拖累美股走低、加劇通脹擔憂、美國鉆井活動增加等。此外,市場分析家們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石油供應仍將受到限制。高油價增加了運輸和制造成本,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壓力,抑制了消費者支出。
(于 洋)
油價網
市場供求趨緊!美國汽油價格飆升至年內最高
2023年8月10日刊

美國汽油價格已飆升至今年最高水平,并還在持續攀升。美國全國平均汽油價格從一個月前的每加侖3.564 美元小幅上漲至3.873 美元。而一加侖柴油的平均價格從一個月前的3.851 美元上漲至4.338 美元。在加利福尼亞州和華盛頓州,油價已飆升至每加侖5 美元以上。高盛預測,本月汽油零售價格平均將高達每加侖3.90 美元,而且由于供應仍然緊張,價格會居高不下。今年全年,美國每周汽油庫存仍低于五年平均庫存,這給天然氣價格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于 洋)
《亞洲油氣》
俄羅斯考慮禁止石油產品出口
2023年9月17日刊
俄羅斯正在恢復禁止原油產品出口,以穩定該國波動的燃料價格。 一些煉油廠將在維護工作后重新上線。煉油廠維護工作結束可能會大大緩解俄羅斯國內燃料短缺,并可能抵消禁止該國出口的必要性。自5 月以來,俄羅斯一直在考慮禁止燃料出口,以避免國內燃料短缺并控制價格,此前俄羅斯宣布從9 月開始減半對煉油廠的補貼。盡管國內燃料短缺,但在削減補貼之前,俄羅斯煉油廠在上半月提高了原油加工率。
(于 洋)
《E+P》
拜登海上風電計劃因成本飆升而備受困擾
2023年9月15日刊
分析師和業內專業人士向路透社表示,拜登政府預計到 2030 年建設 30 千兆瓦的海上風電目標也許并不可行,由于成本不斷上升,項目所需成本比最初計劃時更加高昂。美國主要的能源和風電開發商正在向政府施壓,要求放寬對海上風電補貼資格的限制,稱《愛爾蘭共和軍法案》的現行規定使許多投資變得不經濟。丹麥離岸風能市場的領軍企業 Orsted 在 8 月底警告說,由于供應鏈延誤、利率上升以及可能無法獲得 30% 以上的額外稅收抵免,美國該海上風電項目組合將減值高達 23億美元。
(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