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臣,王坤麗,胥彤彤,郭振環,李向輝,張艷玲,馬霞,劉永錄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2020版二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一部》中收錄有“清解合劑”“清瘟敗毒散”“銀翹散”“雙黃連口服液”等方劑[1-2],都有清熱解毒、辛涼解表的功效,臨床可用于預防治療風熱感冒。但這些方劑的液體制劑中,清解合劑由板藍根、連翹、黃芩、金銀花、玄參等12味中藥組成,其成分多、制備和質量控制程序繁瑣,雙黃連口服液中金銀花、連翹藥材成本太高,限制其在養殖生產中的使用。
藍蓮口服液組方思路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2020年版二部》收載的“板青顆粒”,“板青顆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之功效,主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熱毒發斑等[3]。但方中板藍根、大青葉主要歸心、肝、胃經,藍蓮口服液在板青顆粒組方基礎上加入歸心、肺、大腸、膀胱經的穿心蓮,以彌補板藍根、大青葉歸經的不足,且在板青顆粒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功效的基礎上加入穿心蓮的清熱解毒、瀉火、燥濕之效,共奏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燥濕瀉火之功效。
藍蓮口服液組方精煉,生產工藝對穿心蓮進行75%乙醇滲漉提取[4],對大青葉和板藍根先采用水浸泡煎煮、水煎液再用穿心蓮滲漉液醇沉提取,藍蓮口服液的提取高效、完全,簡化組方,降低生產成本,并使穿心蓮、板藍根、大青葉等成分最大限度地被利用。本試驗采用人工制造雞風熱感冒模型,而后用藍蓮口服液進行治療,觀察療效評價該藥的臨床效果。
藍蓮口服液:批號14100901,規格為200 mL/瓶,本實驗室研制,由河南省某公司中試生產。
對照用獸藥:板青顆粒,批號15020401,規格為30 g/袋,河北某公司產品。
AA肉雞購自開封興達孵化場。
1.3.1 人工發病方法
采用人工發病雞風熱感冒模型進行評價藍蓮口服液的治療效果。
根據臨床上肉雞規模化養殖飼養特點,10日齡左右處于高溫育雛向常溫飼養過度期,是溫度變化比較大的一個時間點,這時的高溫與常溫溫差時常造成肉雞的感冒,且多為風熱感冒。所以,本試驗采用高溫與比常溫低的溫度交替給10日齡肉雞溫差應激來復制風熱感冒模型。
1.3.2 人工發病依據證候及標準
考察指標及納入標準根據臨床上發病特點及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藥新藥治療感冒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版)[5]進行。
主證:①身熱(溫度升高),②微惡風,③咽紅腫;
次證:①咳嗽,②口渴欲飲,③精神沉郁;
凡具備主證①②③中任一項,次證①②③中任意1項則可以診斷。
納入:符合診斷證候,并排除因擠傷、踩壓、啄傷死引起的死亡雞。
排除:凡是在養殖過程中因擠傷、踩壓、啄傷死引起的死亡雞不應計入模型死亡數。
1.3.3 人工發病依據證候評分
人工制造發病模型的證候評分見表1~表4。

表1 人工發病依據證候評分(體溫)

表3 人工發病依據證候評分(惡風)

表4 人工發病依據證候評分(口渴欲飲)
400只1日齡AA肉雞飼養至8日齡,選取360只,隨機分為12組,分別在第8、10、12日齡采用高于正常飼養溫度(30 ℃)4 ℃、6 ℃和低于正常飼養溫度3 ℃(送風風速1、2、3 m/s,不送風)交替進行造模試驗。結果發現采用8日齡雞造模死亡數量較多,12日齡則感冒癥狀較不明顯;風速1 m/s時,雞只舒適度較高,感冒癥狀不明顯,2 m/s時,雞較舒適,感冒癥狀較明顯,風速3 m/s時,風速過高,雞舒適度偏低;高于飼養溫度6 ℃時雞在低溫送風與不送風情況下均有死亡,并且呼吸道癥狀嚴重,而高于飼養溫度4 ℃低溫送風交替3次,雞感冒癥狀明顯者在15%左右,且呼吸道癥狀明顯但不嚴重;故選擇10日齡雞只采用高于其正常飼養溫度4 ℃ 60 min,然后低于其正常飼養溫度3 ℃ 60 min并且2 m/s送風的方式交替3次制備動物模型。
10日齡AA肉雞1 500只,隨機選取健康雞30只隔離飼養,并作為陰性對照組不造模,其余雞采用高于其正常飼養溫度4 ℃ 60 min,然后低于其正常飼養溫度3 ℃ 60 min并且送風(風速2 m/s)的方式,交替3次復制風熱感冒模型。根據雞風熱感冒診斷標準挑取雞150只,對每只雞評分記錄后,自1至150號編號。隨機均分為5組,每組30只,每組均分為3個重復。1~3組為試驗組在飲水中按照體重0.25、0.5、1 mL/kg添加藍蓮口服液;第4組為獸藥對照組,在按照說明書飲用板青顆粒連用4 d;第5組造模不用藥為陽性對照組;第6組為陰性對照組。試驗用藥劑量及療程:藍蓮口服液按體重給藥,0.5 mL/kg,板青顆粒按照說明使用;藥物均連續添加4 d(表5)。

表5 分組與處理
臨床癥狀:每日觀察并記錄各組采食量、飲水量、精神狀況、扎堆狀況、體溫、發病情況、死亡情況。
體重變化:在給藥前及給藥結束第1天每組的3個重復分別稱重,統計各組平均體重。
治愈情況:試驗結束時統計各組雞的發病率、治愈率、有效率、顯效率。
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藥新藥治療感冒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標準進行。
1.7.1 中醫癥狀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指數(n)=(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
臨床痊愈:積分值降低,療效指數≥95%;
顯效:積分值降低,70%≤療效指數<95%;
有效:積分值降低,30%≤療效指數<70%;
無效:積分值降低,療效指數<30%。
1.7.2 退熱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治療24 h內,體溫恢復正常;
顯效:治療24 h內,體溫降低≥1 ℃以上,但未至正常;
有效:治療24 h內,體溫降低0.5~1 ℃,但未至正常;
無效:治療24 h內,體溫降低不足0.5 ℃。
體重和體溫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用SPSS 16.0軟件分析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各組差異的顯著性。證候評分、發病率、治愈率、有效率采用百分數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各組間顯著性分析。
通過對10日齡AA肉雞高溫34 ℃(高于其正常飼養溫度4 ℃)60 min,然后低溫27 ℃(低于其正常飼養溫度3 ℃)60 min并且送風(風速2 m/s)的方式,交替3次復制風熱感冒模型,11日齡早上,挑選具有身熱(可以根據表現癥狀:怕風、精神沉郁、扎堆等選取)、咳嗽或氣喘等癥狀的雞作為造模風熱感冒成功試驗動物進一步試驗。在進行評價藍蓮口服液治療雞風熱感冒效果試驗過程中,各模型組和陰性對照組雞沒有死亡情況出現。
2.2.1 各組采食量比較
用藥后的第2天早上填料換水前統計采食量,結果見表6。在用藥期4 d內,藥物高、中、低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的采食量顯著高于陽性對照組,低于陰性對照組,藥物高、中劑量組顯著高于藥物低劑量組和獸藥對照組(P<0.05);用藥后第1天和第2天,藥物高劑量組采食量高于中劑量組(P<0.05);用藥后第3天和第4天,藥物高劑量組采食量高于中劑量組但差異不顯著性(P>0.05)。

表6 用藥期間各組雞只平均采食量 g
2.2.2 各組飲水量比較
用藥后的第2天早上填料換水前統計飲水量,結果見表7。用藥后第1和第2天,藥物高、中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的飲水量顯著低于陽性對照組和藥物低劑量組,藥物高劑量組和陰性對照組顯著低于獸藥對照組(P<0.05);用藥后第3天和第4天,藥物高、中、低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的飲水量顯著低于陽性對照組(P<0.05);用藥后第4天,藥物中劑量組、獸藥對照組及陰性對照組飲水量低于藥物中劑量組(P<0.05)。

表7 用藥期間各組雞只平均飲水量 mL
2.2.3 各組精神下降、扎堆雞只數情況
用藥后的第2天早上統計各組精神下降和扎堆雞只數,并用t檢驗統計組間差異顯著性,結果見表8。用藥后第1天和第2天,藥物高、中劑量組的精神及扎堆數顯著低于陽性對照組(P<0.05),藥物低劑量組和獸藥對照組的精神及扎堆數與陽性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用藥后第3天和第4天,藥物高、中、低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的精神及扎堆數低于陽性對照組,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8 用藥期間各組雞出現精神下降及扎堆現象的數量統計 只
2.2.4 各組體溫比較
每次用藥后的第2天早上測定各組雞的體溫,結果見表9。用藥后第1、2天和第4天,試驗組藥物高、中劑量組、獸藥對照組及陰性對照組的平均體溫顯著低于陽性對照組和藥物低劑量組,藥物高劑量組和陰性對照組顯著低于藥物中劑量組和獸藥對照組(P<0.05);用藥后第3天,藥物各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的平均體溫顯著低于陽性對照組(P<0.05)。

表9 用藥期間各組雞的體溫 ℃
2.2.5 各組證候評分情況
用藥后各組證候評分情況見表10。用藥后的第2天早上統計各組的證候分值。藥后第1天和第2天,藥物高、中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的證候評分顯著低于陽性對照組和藥物低劑量組,藥物高劑量組顯著低于藥物中劑量組和獸藥對照組(P<0.05);用藥后第3天和第4天,藥物高、中、低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的證候評分顯著低于陽性對照組,藥物高、中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的證候評分顯著低于藥物低劑量組(P<0.05)。

表10 用藥期間各組雞的證候評分
用藥對各組體重的影響見表11。用藥前與用藥結束時,藥物各劑量組、獸藥對照組及陽性對照組的平均體重顯著低于陰性對照組(P<0.05),但用藥前,各造模組間平均體重差異不顯著(P>0.05),用藥結束時,藥物高、中、低劑量組、陰性對照組、獸藥對照組的平均體重與平均增重顯著高于陽性對照組(P<0.05),藥物高、中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的平均體重及平均增重顯著高于藥物低劑量組和獸藥對照組(P<0.05)。

表11 用藥期間各組雞的體重 g
由表12可見,用藥結束后的第2天早上統計各組的治愈情況。藥物高、中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的治愈率顯著高于藥物低劑量組和陽性對照組的自愈率,藥物高劑量組和陰性對照組顯著低于獸藥對照組(P<0.05);用藥后第3天和第4天,藥物高、中、低劑量組及獸藥對照組的飲水量顯著低于陽性對照組(P<0.05);用藥后第4天,藥物中劑量組、獸藥對照組及陰性對照組飲水量低于藥物中劑量組(P<0.05)(表12)。

表12 各組治愈情況
中醫認為,風熱感冒是感受風熱邪,營衛不和的外感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癥狀,可伴有發熱重、輕微發冷、鼻流黏涕或黃涕、咽喉腫痛、咳嗽等全身癥狀[6-7]。基于此,本試驗在預試驗基礎上確立了對10日齡肉雞反復交替使用高溫與比低于常溫外加大風速送風的溫差應激復制風熱模型,所挑選的精神沉郁雞檢查后均見氣管內有黏性分泌物。并確立以飲食飲水情況、體溫、精神好轉及證候評分等為指標,觀察不同劑量的藍蓮口服液對造模成功動物的治療效果。
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廣用的治療風熱型感冒的中成藥有雙黃連口服液、板藍根顆粒等幾個品種[8-9]。但因成本原因限制其在臨床中被廣泛使用。藍蓮口服液作為一種風熱型感冒的有效治療藥物,原料藥材價格相對低廉,制備工藝簡單易操作。先期的藥效學試驗證明藍蓮口服液具有解熱、抗炎的作用。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本試驗研究結果發現,4 d用藥后,用藍蓮口服液不同劑量組藥組雞精神恢復正常。
風熱感冒初期,病位在皮毛與肺(即在表),甚者入臟腑,主證發熱、咳嗽、流涕。口干,咽痛,舌苔薄白或薄黃[10];涼性藥是用來解熱的,使熱去而陰液不受耗傷,有清熱保津作用[11-12]。板藍根和穿心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藍蓮口服液對風熱感冒初期癥狀有確切的防治效果。方中藥物聯用,能奏清熱解毒、祛濕退熱、涼血利咽等功效,可快速緩解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痰液黏稠等癥狀。各用藥組尤其是藍蓮口服液高低劑量組對采食量、飲水量、體溫及證候恢復情況顯著優于獸藥對照組。表明藍蓮口服液可以從解熱等多方面緩解用藥模型雞只的感冒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