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幼華 王雪嬌 張璐
摘 要:“三個務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加強作風建設、弘揚光榮傳統及優良作風的鮮明立場。黨的二十大對檢察工作寄予了更高的期待,如何在檢察機關依法履職過程中踐行“三個務必”,是推進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但基層檢察院在踐行“三個務必”的檢察履職中還存在一些困境,諸如司法辦案與社會治理之間銜接不暢、調查核實權缺乏強制性、面對數字檢察改革仍不適應等,亟需通過健全相關機制和法規予以規制。
關鍵詞:三個務必 社會治理 調查核實 數字檢察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開篇就提出了“三個務必”重要論述,即“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2015年建黨節,習近平總書記給老黨員的回信中首次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1],在建黨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2],在黨的十九大上深刻指出初心和使命是激勵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皠毡夭煌跣摹⒗斡浭姑笔腔谥袊伯a黨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這一背景下提出的。毛澤東同志1949年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兩個務必”,即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正是對“兩個務必”精神的繼承和弘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則是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風險大挑戰的深刻洞察[3]?!叭齻€務必”重要論述是走好新時代“趕考”路的行動指南,檢察機關在依法履職中如何踐行“三個務必”,不僅是新時代檢察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課題。
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踐行“三個務必”的實踐
(一)踐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人民群眾滿意與否作為工作的評判標準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性是檢察工作的根本屬性,檢察機關把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期待作為全部檢察履職的出發點和著力點,以人民群眾的滿意與否作為檢驗一切檢察工作的評判標準。近年來,各級檢察機關圍繞食品、醫療、就業、教育、養老、環境等民生熱點,以及殘疾人、老年人、婦女等特定群體權益保護,積極履行“四大檢察”職能,以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民幸福為目標,真正踐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回應人民訴求。如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鼓樓區院”)注重婦女權益保護,對未取得從業許可擅自開展醫療美容問題開展監督,促成相關部門對轄區內273家醫療美容機構開展專項整治,該案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守護美好生活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二)踐行“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以嚴謹辦案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
福州市鼓樓區是福建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居營商環境全國百強區第22位,鼓樓區院作為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確定的全省唯一的基層檢察院辦案聯系點,始終踐行著“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緊扣省會核心城區的區位特點和經濟發展需求,在辦理涉企案件時,堅持深入了解涉案企業的經營狀況、納稅就業、技術創新、社會貢獻度等情況,主動聽取主管單位、監管部門等意見,并結合案發背景、原因、具體情節全面分析、研判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可能受到的影響和風險。2020年來,依法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235件406人、涉知識產權刑事案件52件102人,制定出臺《關于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等具體服務保障意見,發揮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四合一”保護優勢,努力構建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三)踐行“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以檢察監督助推社會治理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推動訴源治理,是檢察機關踐行“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重要體現。面對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存在違法犯罪隱患等情形,各級檢察機以檢察建議為斗爭武器,推動有關職能部門和涉案單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促進依法行政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提升。鼓樓區院推動鼓樓區人大于2019年在全省率先通過《福州市鼓樓區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檢察建議工作的決議》,并于2021年將社會治理檢察建議落實工作納入黨委政府考核體系,推動形成檢察建議落實工作合力,使檢察建議在強化法律監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發揮更大作用。
二、踐行“三個務必”過程中亟需填補的漏洞
(一)司法辦案與社會治理之間銜接不暢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檢察工作的基本政治要求,也是檢察履職在踐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的要求。但在實務中,往往因司法辦案與社會治理銜接機制不夠通暢,難以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最佳效果。一方面,是辦案人員司法理念問題,依然有部分辦案人員割裂司法辦案與訴源治理的關系,只關注辦案本身,抓末端、治已病。另一方面是銜接機制不夠完善。檢察干警缺乏檢察監督一體化履職理念,長期以來固有“就案辦案、各自為戰”思維。如各部門之間線索移送意識不夠,可能導致立案監督、司法救助、職務犯罪、公益訴訟等線索流失。當然也存在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銜接機制不健全問題,如檢察建議發出后如何督促行政機關及時整改落實,又如不起訴案件刑行銜接不暢等。
(二)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缺乏強制性
調查核實,是指檢察機關在行使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職能過程中,為了查明案件事實,而采取的如詢問、調閱案卷材料、勘驗、鑒定等調查和收集證據措施,但僅限于非強制性措施?!度嗣駲z察院公益訴訟辦案規則》規定檢察機關不得采取包括查封、扣押、凍結財產及限制人身自由在內的強制性措施,而在自行采取訴前證據保全方面也缺乏相關規定的授權,在相關的公益訴訟辦案指南中,僅規定了檢察機關在證據可能滅失或難以取得情況下可以建議法院采取證據保全?!皟筛摺卑l布的關于公益訴訟案件適用的法律問題解釋中也僅規定了證據保全措施依照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辦理。由此可見,檢察機關行使公益訴訟的調查權力缺乏強制性保障,被調查者僅僅承擔一種配合義務,因此公益訴訟調查核實面臨著現實上的“調查取證難”問題。
(三)面對數字檢察改革仍有諸多不適應
最高檢應勇檢察長指出,“數字檢察戰略是法律監督手段的革命”[4]。檢察信息化工作先后經歷了應用檢務、網絡檢務、智慧檢務和數字檢務這四個階段,目前,我們正處于從智慧檢務過渡到數字檢務階段。為了進一步強化檢察監督,更好的踐行“善于斗爭”,鼓樓區院積極推動實施數字檢察戰略,自行探索構建刑事“掛案”清理法律監督模型、治安處罰執行類案監督模型、未成年人綜合履職法律監督模型等3個模型,通過邊運用、邊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監督模型研發與應用過程中,發現仍有部分辦案人員對數字檢察的認識和理解還較片面,對于數據不愿用、不會用、不善用,簡單將數字檢察等同于信息化建設。且基層檢察院在數字監督模型研發過程中,也面臨著數據量小、樣本范圍窄、技術研發和數據獲取能力弱等問題,因此研發出的法律監督模型是否能夠在全國推廣,還有待考證。此外,在眾多基層檢察機關都在研究數字監督模型的情況下,也存在一些檢察機關過于追求模型的運用效果,以致于突破了檢察職責范圍和權力邊界。
三、如何在檢察履職中踐行“三個務必”
本質上來說“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目標和宗旨,“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實踐行動。在深化檢察機關綜合履職過程中,要把“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工作指引,把“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作為態度理念,把“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作為實踐方法,
(一)健全融入社會治理工作機制
要解決司法辦案與社會治理之間銜接不夠通暢的問題,可以通過建立融入社會治理工作機制,加強部門間的協作配合,打通不同檢察業務條線界限。如鼓樓區院出臺《關于在檢察辦案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融入社會治理工作指引(試行)》,運用系統思維,注重懲治犯罪與社會治理相結合,其中囊括了志愿服務考察機制、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新型調解模式、網格化派駐制度、線索移送及反饋機制、不起訴銜接機制等,切實把“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到執法司法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為司法辦案融入社會治理提供了全面的工作指引。
(二)完善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
調查核實是使得案件符合法定的起訴條件,只有賦予檢察機關完整的調查核實權,才能保障檢察機關在案件調查過程中主動出擊,從而達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起訴條件,這是“敢于斗爭”在司法實務中的體現。檢察機關行使法律監督職權,是憲法的權力配置,而調查核實權作為檢察機關制發檢察建議和公益訴訟的重要手段和基礎,其本身就具有法律監督的屬性,完善這一權力是對履行檢察監督職權本身的優化,也是對公益訴訟工作“善于斗爭”的保障。在通過強化調查核實權來保障“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過程中,也應當充分考慮“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若直接了當的賦予檢察機關一個“全能”的調查監督權,不管是從國家監督權的結構平衡角度,還是立法創設角度,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且這并不利于檢察機關監督權的行使,也可能增加權力濫用的風險。因此,可以通過明晰檢察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的具體適用情形以及對應的監督范圍,明確此項調查核實權的程序邊界,使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真正的發揮其作用。
(三)構建上下一體監督模型研發機制
應用檢務、網絡檢務、智慧檢務前三個階段我們主要依靠的是技術,但在數字檢察探索中,技術不是最主要的,它的核心是檢察業務和技術的融合,從而解決檢察監督過程中被動化、碎片化、淺層次等問題,因此,數字檢察的主導者應當是一線辦案人員,要在各個業務條線及辦案細節中謀劃法律監督模型。對于基層檢察院在研發監督模型過程中的諸多困境,可建立上下一體的研發機制,即省一級檢察院負責把握方向、整合力量,市一級檢察院負責溝通協調獲取數據,基層檢察院負責具體研發和推動模型落地應用。在發揮監督模型“善于斗爭”的辦案效果的同時,涉及一些領域可能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調整,應當始終做到“務必謙虛謹慎”,準確把握政策動向,尊重行政權運行和市場經濟規律,以“不越位、不缺位、不混同”原則,防止不當干預而引發不必要的不良輿情。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四級高級檢察官[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綜合業務部主任、二級檢察官[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干部[350001]
[1] 黃相懷:《從不忘初心中獲得深刻教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9/0530/c40531-31109890.html,最后訪問日期:2023年7月6日。
[2] 韓亞棟:《深刻領悟“三個務必”》,《中國紀檢監察報》2022年10月19日。
[3] 參見李金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堅決打贏反腐敗攻堅戰持久戰》,《工人日報》2022年11月23日。
[4] 高潔、徐利軍:《以數字檢察戰略驅動新時代檢察工作現代化》,《檢察日報》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