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賓絲絲
幾年前,我發現小區里住著一位金發碧眼的鄰居。后來我才知道,她來自澳大利亞,名叫愛麗娜雅。
愛麗娜雅今年33歲,7年前只身來到中國長沙,如今是長沙某福利院的一名“洋義工”。在這里,她和普通長沙人一樣,早上去粉店嗦粉,累了就去洗腳按摩,空閑時約上朋友去唱K。她碰到年輕人會喊“帥哥”或“美女”,喜歡和鄰居聊天開玩笑,我們也是在小區聊天時認識的。其實,在澳大利亞的時候,她并沒有這樣“社牛”,她調皮地說這是“入鄉隨俗”。
愛麗娜雅喜歡長沙,長沙的電視節目好看,娛樂多,美食多,長沙人很熱情、大方、樸實,交往起來很舒服。很多長沙人說話語速很快,看起來很潑辣,但她實際接觸以后發現,他們其實都很溫柔。
剛來長沙的時候,愛麗娜雅因為聽不懂長沙話鬧過許多笑話。現在,她可以流利地說出“搞莫子咯(干什么)”“聽他們打港(聽他們聊天)”等地道的長沙話。她還能自由切換普通話和長沙話,跟朋友們可以聊好久,與同事們日常交流工作更是沒問題。
在她眼里,長沙這幾年變化很大:“7年前我每天上下班要過的馬路,閉著眼睛都能走過。現在肯定不行了,馬路變得更寬闊了,車流量變大了,這一塊變得越來越繁華了。對了,我家附近還開通了地鐵,出行更方便了。”
五一路坡子街是愛麗娜雅最愛逛的地方,因為那里有口味小龍蝦、湘西特色燒烤、糖油粑粑和臭豆腐。只要有澳大利亞的親友來長沙,她都會帶他們去那里逛和吃。她以前吃不了辣,現在則是湘菜的忠實愛好者,無辣不歡。父母來長沙看望她的時候,她會帶他們一起去爬岳麓山,去橘子洲打卡,去省博物館看展。
愛麗娜雅非常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這也是她選擇在中國生活的主要原因。她喜歡在中國過春節,因為“春節很熱鬧”。她喜歡看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雖然有些內容她并不一定完全能看懂。她喜歡中國人用諧音的方式來表達吉祥美好的祝愿,比如家家都會采買的年糕寓意“年年高”,年夜飯一定要吃魚,因為魚代表了“年年有余”。
有時,她也會批評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偶爾在路上看到有人亂扔垃圾的時候,她會疑惑:“為什么沒有人上前去阻止呢?”對于長沙,她早就沒把自己當客人了,她就像家里人一樣關心著這座城市的發展。
愛麗娜雅喜歡用微信記錄生活,因為“我的中國朋友們都喜歡用微信聯系”。她的微信頭像是她穿著唐裝的照片,她的朋友圈則是生活以及工作日常的分享,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心態。
愛麗娜雅說,她剛來中國的時候,感覺來中國的外國人并不太多。但現在就不同了,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來中國工作的外國人越來越多,被中國傳統文化“圈粉”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
“我打算在中國再待三年。”愛麗娜雅說。當初,她計劃在長沙生活三年后就回澳大利亞,但現在她在長沙已經待了七年了。接下來,她想去武漢生活。
中國的好日子似乎讓這個澳大利亞姑娘上了癮。她喜歡中國,喜歡她的中國朋友們,喜歡那熱熱鬧鬧充滿生活趣味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