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可欣
磚房灶臺前,利索地洗洗切切、起鍋燒油,攢出一桌熱騰騰的好菜;鄉鎮集市上,跟小販“你進我退”地砍價;田壟小道邊,和幾個姐妹邊擇菜剝豆,邊嘮嘮自家老公孩子……這些充滿煙火氣的畫面,構成了一個農村媳婦再平常不過的生活。不過,畫面里的這個媳婦有些特殊,她是從非洲來的。
浙江省麗水市金竹鎮葉村村的鄉親們都知道,老吳家有個非洲媳婦Rose,瘦高個頭,纖長四肢,黝黑皮膚。她今年30歲,出生于東非烏干達的一個小村莊,初中畢業后就外出打工了。烏干達首都坎帕拉有許多中國企業,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2013年,Rose在坎帕拉的一家中資家具店做銷售。一個中國同事和她成了好友,還把自己生活在浙江麗水農村的表哥吳建云介紹給了她。機緣巧合下,一場靠著網絡和翻譯軟件穿針引線的“異國戀”開始了。
沒過多久,這對戀人下定決心,大膽“奔現”。彼時四處打工、工資不高的吳建云拍胸脯包下Rose的機票費用,而只會幾個簡單中文詞語的Rose更是鼓足勇氣,跨越萬里前往中國。“那個時候,我常接觸中國人,覺得他們很友善,我也很向往中國生活。”她說。
吳建云的勤勞與耐心、麗水鄉村的秀美風光,留住了她。2014年底,兩人成了家。結婚那天,吳建云抱著身著紅色旗袍的Rose走在鄉間小道上,兩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八九年過去,手機換了幾部,吳建云還是好好地存著他們結婚時拍的照片。“丈夫的父母早早沒了。不能讓家不像家,我來了這里,就是要踏踏實實過日子。”Rose學著干農活、做美食、學中文,努力想有個“中國媳婦樣子”,樣樣進步飛快。
2021年,Rose和幾個伙伴將日常生活拍成短視頻發在網上。看到一個非洲姑娘這么自然熟稔地穿梭在中國農村,會做中國美食,懂中國的人情世故,家里事務、大小活計辦得妥妥帖帖,網友們都喜歡上了。她的視頻大受歡迎,粉絲竟很快突破千萬。當時,浙江農村正在大力推廣綠色經濟,地里的羊肚菌、山上的茶葉因為她的視頻被粉絲們“相中”,打開了銷路,她也被大家稱為“非洲李子柒”。
其實,像Rose一樣生活在中國農村的非洲媳婦不在少數。她們懷著對異國生活的期待融入中國,中國也回饋她們溫情與包容。
嫁到陜西農村的坦桑尼亞姑娘菲利斯結識了攝影師老李,兩人合作拍攝鄉村生活短視頻,改善了菲利斯家的困難境況。說起為什么能和老李建立友情,她說:“以前擔心被人說我太黑、不敢吃我做的飯,老李來我家,吃了兩大碗。”
埃塞俄比亞姑娘漢娜嫁到河南農村后,夫家每年都會聚在一起慶祝埃塞俄比亞新年。漢娜的日常生活狀態也透露了她在異國婚姻中的自在。“哪有恁多規矩!”她操著河南話懟丈夫,臉上有藏不住的小得意。
中國有句老話叫“遠親不如近鄰”,Rose深有感觸。她剛到中國時還不會做飯,吳建云又常在外面打工,鄉親們天天熱情地招呼她一起吃飯。后來她和吳建云有了孩子,她又擔心混血娃會遭人欺負,結果孩子病了都是鄉親們帶著上醫院,孩子上學后更是和同學們玩成一片。
“這里是我生活的地方,那是我的家,這是我種的田,上面是我的茶山。你們看,美不美?”對異國生活的不安和憂慮早被拋諸腦后,如今,Rose面前是充滿希冀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