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公安機關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部署要求,近日,公安部組織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鄂湘魯豫”區域會戰,指揮山東、河南、湖北、湖南4省公安機關同步開展集中打擊,成功抓獲一大批涉詐違法犯罪嫌疑人,搗毀犯罪窩點3300余個,繳獲手機、電腦、“兩卡”等作案工具10.4萬個(臺),扣押現金、虛擬貨幣(USDT)等涉案資產價值5800余萬元,取得豐碩戰果。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高發,嚴重損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公安部對此高度重視,組織相關警種部門和專業力量成立工作專班,調集全國優勢資源,深入研究作案手法,研判出電信網絡詐騙及“跑分”洗錢、推廣引流、技術開發、買賣“兩卡”等各類涉詐違法犯罪線索5萬余條。在掌握相關犯罪事實和證據基礎上,公安部召開部署會,組織山東、河南、湖北、湖南4省公安機關開展“鄂湘魯豫”區域會戰集中打擊行動,成功打掉一大批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團伙以及為其提供幫助的黑灰產犯罪團伙,狠狠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據了解,去年以來,公安部組織開展多次區域會戰,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共打掉犯罪窩點5100余個,集中搗毀一大批為境外詐騙集團提供組織偷渡、推廣引流、技術開發、轉賬洗錢等支撐服務的犯罪團伙,依法嚴懲一大批境外詐騙窩點回流人員和從事各類黑灰產的犯罪嫌疑人,有效凈化了社會治安環境。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國公安機關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照“四專兩合力”的總體要求,采取“定向研判、統一指揮、集中打擊”的模式,持續組織開展多輪次區域會戰,對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發起凌厲攻勢,對從事黑灰產違法犯罪活動的窩點和人員進行全面起底和清理,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多發高發態勢,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7月18日,浙江省公安廳在杭州市上城區召開全省縣級公安機關系統性重塑整體性變革暨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現場會,貫徹落實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有關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部署要求,進一步明確方向、強化措施,全面推進縣級公安機關系統性重塑整體性變革,以更大力度深化“公安大腦”建設,加快構建智慧公安新機制、現代警務新體系。
會議要求,要以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引領縣級公安機關系統性重塑整體性變革。各地要堅持問題導向、實戰導向、效能導向、基層導向,把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優化警務運行、提高實戰效能上,使有限的警務資源發揮出最大的實戰效應。要做優做精頂層設計,把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與夯實基層基礎有機結合起來,深化公安派出所和社區警務室建設,切實提升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民警的獲得感和成就感。要持之以恒縱深推進“公安大腦”建設,大力推進重點實驗室建設,加快“浙警智治”平臺2.0優化完善,推動公安領域的高精尖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同時,要堅持體制變革、機制變革和技術變革“三輪驅動”,推進縣級公安機關系統性重塑整體性變革。體制層面,省市公安機關要加強對縣級試點單位的政策性制度性保障;機制層面,省公安廳要加快出臺“情指行”一體化運行總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優化合成作戰中心建設運行;技術層面,省市公安機關要加快警務版操作系統建設應用,剛性落實信息化項目建設“一本賬”管理制度,縣級公安機關要重點做好實戰應用。
據了解,2007年,浙江省公安廳進行了規范縣級公安機關機構設置的初步探索;2016年在2個市級、22個縣級公安機關開展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試點工作。2022年以來,浙江省公安廳黨委以“公安大腦”建設為契機,選擇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長興縣公安局等7個縣級公安機關作為省級試點和重點培育單位,堅持基層創新與省市扶持相結合,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浙江省公安廳以公安業務為邏輯起點,梳理形成了涵蓋省市縣三級的公安業務譜系和流程圖鑒,開展基于職能優化配置的體制重構、機制重塑、流程重造。

近日,由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安吉縣公安局、中國計量大學和安吉縣中國美麗鄉村標準化研究中心共同起草的《未來派出所建設規范》湖州地方標準正式發布,這也是全國首個未來派出所建設方面的地方標準。
該標準指出,未來派出所是以對黨忠誠為統領,以人本化、智能化和生態化為建設方向,深度融合新時代“楓橋經驗”,依托數字化改革牽引和“主防”職責定位下警務機制變革重塑,打造“芯”勤務、“芯”執法、“芯”治理、“芯”服務、“芯”警營五條跑道,并在五條跑道上生成N個場景支撐構成“芯”警務體系,建成具有安全感、滿意感和未來感的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作戰單元。湖州積極打造符合現代警務新體系下的“芯”警務模式,把未來派出所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實行路徑,不管是硬件軟件、業務流程和數據都展示未來的元素,形成具有湖州辨識度的未來派出所建設模式。
湖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制定《未來派出所建設規范》湖州地方標準是符合標準化戰略的具體行動,標準針對未來派出所建設的各環節提出具體規范要求,給予具體的、細化的、針對性的指導。同時,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促進未來派出所的規范化建設,對提高未來派出所的建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近期,貴陽公安禁毒工作支隊“劉杉工作室”在合成依托咪酯代謝物——依托咪酯酸物質上取得突破,為實驗室檢測人體尿液、毛發以及污水中是否含有依托咪酯及其代謝物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為打擊查處涉依托咪酯類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依托咪酯是一種白色結晶性粉末狀有機化合物,化學式C14H16N2O2,主要用作麻醉藥,具有鎮靜、催眠和遺忘作用,在人體肝臟和血漿內可被酯酶迅速水解,以代謝物形式從腎臟和膽囊排出。濫用依托咪酯后會不同程度導致頭暈、顫抖,出現幻覺、呼吸暫停等生理反應。近年來,公安禁毒部門對毒品違法犯罪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不法分子出于規避法律制裁、尋求原有毒品替代物的目的,不斷轉變濫用種類。在此趨勢下,依托咪酯藥物在貴陽市也出現了濫用情況。
經過“劉杉工作室”技術團隊研究發現,人體攝入依托咪酯后,在毛發中主要以依托咪酯原形存在,在尿液中則以代謝產物依托咪酯酸形式存在。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國內外都暫無依托咪酯酸標準物質售賣,要在尿液和污水中準確檢測依托咪酯酸,迫切需要合成該物質作為對照品使用。
因依托咪酯暫未納入列管,國內暫無標準檢測方法。為切實保護人民群眾不受侵害,支撐實戰、服務基層,禁毒支隊“劉杉工作室”積極作為、勇于創新,通過不懈努力,經依托咪酯堿水解方法成功合成依托咪酯酸,并開發出毛發中依托咪酯、尿液及污水中依托咪酯酸的檢測方法,為各類毒品替代物違法犯罪打擊奠定了良好技術基礎,有力推動了禁毒工作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深入貫徹科技興警重大戰略,致力打造“無人機+”警務實戰應用新格局,全面提升信息化、動態化條件下公安隊伍的戰斗力。
周村分局將無人機應用融入“情指行”一體化建設,緊扣“人員、裝備、機制、訓練、實戰”關鍵環節,理順關系、明確職責,推動無人機建設應用規范化。分局成立無人機突擊隊,配備多旋翼無人機19架,結合車載4G圖傳、執法記錄儀、數據采集終端,實現了警力分布實時定位、案事件現場高低空畫面實時回傳,為精準預警、精密布防、精確指揮提供有力支撐。
在無人機應用培訓中,周村分局注重科學施訓,無人機突擊隊全員定機定崗參訓,操控起飛懸停、定點降落、四方位平移、“8”字飛行等一系列基礎科目訓練;通過“日小結、周評比、月總結”,扎實苦練飛行基本功,保證每名隊員每年不少于180個小時的實操時間。
截至目前,15名民警、輔警考取了多旋翼無人機駕駛員執照。在警務工作中,周村分局在防汛救災、山地搜尋、森林防滅火等應急救援任務中強化無人機應用,最大限度釋放無人機精準效能。他們主動聚焦防騙防拐、治安防范、安全監管等方面宣傳工作,充分發揮無人機速度快、視野全、覆蓋廣的優勢,在重大節點、重要區域、重點部位密集開展專題宣傳,推動反詐、防溺水、禁燃禁放、高峰護學等宣傳效能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