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述鳴 黃桂玲 王宏偉 張 晶 袁璐璐 孫秀莉 閆 雪 辛寶瓊
(1.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惠山臨床學院,江蘇 無錫,214187;2.無錫市惠山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江蘇 無錫,214187;3.江蘇省基層衛生發展與全科醫學教育研究中心,江蘇 鹽城,224005;4.江蘇醫藥職業學院醫學院,江蘇 鹽城,224005)
康復醫學是改善人體功能障礙、提高患者各方面功能的一門醫學學科,通過康復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社會參與能力[1]。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的生活壓力也在不斷提高,伴隨而來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攀升,人們對病后生活質量提高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2]。因此,康復醫學具有了新的要求,盡管近些年康復醫學專業也在蓬勃發展,但受限于其進入國內的時間十分短暫,根基比較薄弱,科學、高效的培養方法和手段仍處于摸索階段,如何在臨床及高校培養出優秀的社區康復醫師及康復治療師迫在眉睫,這已成為康復專業高速發展所需改善的首要課題。在康復醫學臨床實習及教學過程中,如何建立正確的學習及思維方式,快速提高學生的理論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成為了康復醫學臨床實習及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3]。作為國際最常用的醫學記錄法,SOAP評估記錄法已成功應用于多個醫學領域,并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教學效果。它的核心思想是以問題為導向,以臨床推理思想為主導,它能夠系統、全面、客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核心內容包括主觀資料(Subjective data)、客觀資料(Objective data)、評估(Assessment)和計劃(Plan)[4]。本課題通過將SOAP評估記錄法引入到康復醫學科實習之中,通過分析SOAP評估記錄法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臨床思維和問題處理能力的作用,以期在康復治療實踐教學中,使學生的基礎知識、臨床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通過整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地發現、思考并自我得出解決臨床康復問題的辦法,提高臨床思維能力。
將2018年—2019年入學的江蘇醫藥職業學院臨床專業學生共52名作為研究對象,2018級學生23名,其中,男生11名,女生12名,平均年齡(20.42±2.13)歲;2019級學生29名,其中,男生11名,女生18名,平均年齡(20.14±3.61)歲。臨床班學生在康復科實習階段的實習帶教,依據入學年份不同進行分組,2018級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設為對照組;2019級學生采用SOAP評估記錄法教學,設為觀察組,兩組學生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 ①2018年—2019年入學的江蘇醫藥職業學院臨床專業學生;②男女性別不限。
排除標準:①沒有完成全部資料收集者;②沒有全部完成大綱規定課程者。
傳統教學法按康復醫學教學大綱內容進行教學,采用教師授課及示范康復技術操作為主要方法。即教師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編寫教案,準備課件進行教學工作。
SOAP評估記錄法教學:①書寫SOAP記錄表。在老師指導下采用SOAP方法進行評估,在患者入院3 d內、2周后、4周后分別舉辦初期、中期、末期評價會,評價會內容主要包括:發現患者功能障礙主要問題,制訂目標,確認治療計劃,確認治療效果。學生選擇1名經治患者作為病例討論的案例。②制作PPT。根據SOAP評估內容制作成PPT用作病例討論,主要涉及五個方面內容。舉例:患者男性,腦梗塞恢復期,對其進行“ADL(barthel指數)的評估及分析”。第一部分是主觀資料,包括現病史(腦梗死的發病情況),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壓等);第二部分是客觀資料及評估,然后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內容包括涉及的康復評估量表及評估結果;第三部分目前主要問題,依舊使用思維導圖形式列出患者主要障礙點,包括ADL相關的功能障礙、影響因素及具體分析其因素產生的原因等;第四部分制訂康復治療計劃,根據評估結果制訂短期、長期目標,同時目標制訂對應的康復治療計劃,此外還需針對可能出現的跌倒、焦慮抑郁等情況做出提前干預治療;第五部分列出參考文獻。③病例討論:每周進行病歷匯報,匯報學生主持并組織討論,帶教老師及科里醫師參與討論并提出意見。④督查及反饋:安排1位非帶教老師擔任督導老師,在每次病歷討論時對學生進行提問并引導其對病例分析反饋,匯報結束后對討論的問題、匯報學生及參與者表現進行點評。
①在臨床帶教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出科考試,考試內容為理論和實踐考核。理論及實踐能力考試老師為未參與本課題教學的老師,考試前制訂統一客觀細化的評審標準,滿分制為100分,理論和實踐各50分。學生首先進行病例匯報,匯報內容為主觀資料、客觀資料、評估和計劃4個條目,按照考前制訂的評審標準,對學生出現的缺失重要評估內容、遺漏一般內容、未遺漏重要考核內容、條理性混亂,內容完整和條理性清晰,內容完整分別進行加分,加分等級分別為1、2、3、4和5分,最后統計總分,即為理論考核和實踐能力考試總分。②教學滿意度調查,該滿意度調查問卷結合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實際教學情況自行設計,該問卷進行了全面地咨詢及論證,并邀請了多位從事醫學教育專家進行咨詢。調查問卷經信、效度檢驗,克朗巴赫系數為0.853。在臨床帶教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問卷教學滿意度調查,調查內容為: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能夠全面掌握基礎知識;是否能夠進行臨床思維;對教學方式是否滿意。其中滿意度評價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等級。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等級資料比較釆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實踐能力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理論考核和實踐能力考試總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學生理論考核和實踐能力考試總分比較 (,分)
組別例數理論考核成績實踐能力考核成績觀察組2947.58±1.6147.65±1.15對照組2346.29±2.0746.26±1.54 t 2.5263.146 P 0.0150.009
觀察組學生在激發學習興趣方面、全面掌握基礎知識方面、臨床思維方面、教學方式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比較[n(%)]
傳統康復帶教實習教學存在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被動學習知識,整合知識的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嚴重缺乏[5]。康復帶教實習簡單地按照教學大綱進行講授,各知識方面聯系不夠緊密,不能有效結合、融會貫通。通過對以往帶教實習教學的學生進行觀察,學生多存在理論知識掌握度相對較好,但是不能有效應用于臨床實際中,導致理論強、臨床弱等現象,無法做到理論聯合實際,面對簡單、單一的案例能夠給與合適的問題解決方法,對于相對復雜的問題很難理清頭緒,知識整合能力有待提高[6]。
康復醫學是一門新興的專業,其教學核心是“以能力為本”,遵循這個核心問題就需要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來開展教學活動[7]。本專業與其他臨床專業相比較,具有明顯特點:①康復醫學是一門多學科相互交叉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內容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扎實的實踐能力。②康復醫學臨床實踐在強調操作技能的基礎上,更應該加強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的有效結合。③康復醫學所涉及的西醫臨床課時相對較少,一些重要的西醫臨床課程沒有被收錄進本專業的教學目錄內,這就導致康復學生對本類知識掌握度不足。
通過本課題研究數據發現,采用SOAP評估記錄法教學的學生無論在理論和實踐技能成績方面,還是教學成果方面顯著優于傳統教學組,究其原因,該教學模式形式新穎且內容多元,它將病例討論和臨床實踐通過提交SOAP記錄表、制作PPT、病例討論、督查及反饋的順序進行教學實踐,該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它鼓勵學生自發主動學習,通過臨床實踐過程中發現的實際問題,運用多種方式分析該問題,并進行整理分析,得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付諸于實踐中,通過臨床應用驗證該方法的優點和不足,再次進行總結分析[8]。SOAP評估記錄法具有多重教學優勢,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應變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通過老師和同學間的有效反饋彌補了教學過程的不足,提升了整體教學質量[9]。
雖然SOAP評估記錄法具有較高的指導意義,但其在實際操作中也存在些許不足: ①SOAP評估記錄法在教學過程中需進一步強化,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存在認識方面的局限性,往往造成學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發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10]。我們需強化SOAP評估記錄法,從宏觀和微觀方向進行研究,既要把握整體,又要分清差異,從而制訂科學、合理的康復方案,最終達到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目的[11]。因此,想要達到該目的,需要我們提升理念,加大SOAP在康復治療教學中的應用,加深對SOAP的認識,以“教師為主體,知識為核心”的傳統模式已經不符合目前的教學要求[12]。SOAP記錄法可規范治療師的臨床診療思維,提高工作及教學效率[13-15]。SOAP記錄法打破了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在綜合分析信息的基礎上,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16]。②SOAP教學的教材應完善及提高,教材是教學活動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教學質量保證的根本。教材的目的性、科學性、合理性對教學結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目前我們在臨床帶教中采用的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統編教材,其中并不涉及SOAP相關內容。因此,編寫與SOAP教學相匹配的教材勢在必行。③康復相關專業教師的數量急需提高,康復專業教師的數量和質量相對薄弱,不能很好適應康復學科的快速發展。以臨床思維為導向的SOAP教學,對教師的臨床推理能力要求更高。
因此,采用SOAP評估記錄法能夠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臨床思維和問題處理能力,通過整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地發現、思考并自我得出解決臨床康復問題的辦法,提高臨床思維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