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曉
[淮安市第五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淮安市淮陰醫院),江蘇 淮安,223300]
2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因素在于機體存在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對胰島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反應,是臨床上較為常見且多發的一種糖尿病,通常伴有多尿、多食、多飲、體質量減輕等癥狀表現,若不能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的狀態,可能出現糖尿病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3]。目前,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在臨床上常通過給予外源性胰島素進行治療,奠定良好的降糖基礎,但慢性微炎性反應狀態也是導致其病情加重的重要環節[4-5]。臨床上的常規基礎治療是通過對患者的飲食和運動進行適當的調節和加強,并服用一定的降糖藥物,可對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但這種治療對緩解炎性反應的效果不佳[6]。達格列凈屬于葡萄糖轉運的一種蛋白抑制劑,被機體吸收后可促進葡萄糖的代謝和排出,有效減少葡萄糖被近曲小管重吸收,達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且可對機體腎臟發揮一定的保護作用[7-8]。因此,本研究旨在對血糖控制不達標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達格列凈治療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及微炎性反應狀態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淮安市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106例血糖控制不達標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8例。觀察組男39例,女19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51.62±7.76)歲;身體質量指數(BMI)20~32 kg/m2,平均BMI(25.83±1.56)kg/m2;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95±1.55)年。對照組男37例,女21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1.88±7.62)歲;BMI 21~31 kg/m2,平均BMI(26.05±1.53)kg/m2;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89±1.47)年。觀察組和對照組的BMI、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納入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等相關文件,本研究經淮安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開展。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9]中關于血糖控制不達標2型糖尿病的標準診斷并經臨床確診;②空腹血糖(FBG)>7.0 mmol/L者;③糖化血紅蛋白(HbA1c)>7.5%者;④心、肝、腎功能均無異常者。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內分泌系統相關疾病者;②伴有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者;③對本研究所使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者;④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基礎治療,包括飲食控制、糖尿病運動療法、戒煙戒酒、個性化心理指導、健康教育等,并給予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生產企業:山東齊都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374,規格:0.5 g/片)控制血糖,0.5 g/次,2次/d,晨起和晚上餐后各服用1次。基于對照組,觀察組加用達格列凈片(生產企業: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J20170119,規格:10 mg/片)治療,10 mg/次,1次/d,晨起服用1次,餐前、餐后均可。兩組患者的持續治療時間均為3個月。
①臨床療效:依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9]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將患者FBG水平降低幅度>40%或已經恢復正常、HbA1c水平降低幅度>30%或已經恢復正常評為顯效;將患者FBG水平降低幅度在20%~40%、HbA1c水平降低幅度處于10%~30%評為有效;將患者FBG水平降低幅度<20%或升高、HbA1c水平降低幅度<10%或升高評為無效。②FBG、HbA1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6 mL靜脈血,其中2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生產企業:山東科立森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魯械注準20212220956,型號:KS-380)檢測兩組患者血FBG、HbA1c、HDL-C、LDL-C水平。③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BMI、胰島素用量:?、谥? mL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空腹胰島素(FINS)水平,并計算HOMAIR和HOMA-β。計算公式:HOMA-IR=FBG×FINS/22.5、HOMA-β=20×FINS/(FBG-3.5);記錄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胰島素用量。④血C反應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內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②中剩余2 mL靜脈血待其凝固后,置于離心設備離心15 min取上清,轉速為3 000r/min,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生產企業:北京普恩光德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批準文號:ARD240058)檢測血CRP、Hcy、ET、NO水平。⑤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治療期間觀察組和對照組發生肝腎損傷、腹脹、低血糖、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情況進行記錄和比較,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肝腎損傷+腹脹+低血糖+惡心嘔吐)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治療后,兩組患者FBG、HbA1c、LDL-C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降低,且組間進行比較,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HDL-C均升高,且組間進行比較,觀察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FBG、HbA1c、HDL-C、LDL-C水平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FBG、HbA1c、HDL-C、LDL-C水平比較 ()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P<0.05;FBG,空腹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mmol/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5811.92±1.258.35±1.11*9.88±1.557.67±1.28*0.98±0.211.33±0.26*6.89±1.185.56±0.93*觀察組5812.23±1.286.79±1.15*10.03±1.516.22±1.25*1.02±0.171.49±0.31*7.06±1.224.96±0.74*t 1.320 7.4330.528 6.1721.1273.0120.763 3.845 P 0.190<0.0010.599<0.0010.2620.0030.447<0.001組別例數FBG(mmol/L)HbA1c(%)HDL-C(mmol/L)
治療后,兩組患者HOMA-IR、BMI、胰島素用量與治療前比較均降低,且組間進行比較,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HOMA-β與治療前比較均升高,且組間進行比較,觀察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HOMA-IR、HOMA-β、BMI、胰島素用量比較 ()

表3 兩組患者HOMA-IR、HOMA-β、BMI、胰島素用量比較 ()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P<0.05;HOMA-IR: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β,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BMI,身體質量指數。
胰島素用量(U)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584.69±0.782.58±0.55*51.93±8.0364.87±7.69*26.05±1.5323.86±1.37*44.25±5.3240.71±4.76*觀察組584.56±0.751.63±0.51*52.39±7.9668.94±7.55*25.83±1.5621.65±1.23*43.89±5.2537.85±4.33*t 0.915 9.6460.3102.8760.76712.1160.367 3.385 P 0.362<0.0010.7570.0050.4450.0000.714<0.001組別例數HOMA-IR HOMA-βBMI(kg/m2)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CRP、Hcy、ET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降低,且組間進行比較,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NO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升高,且組間進行比較,觀察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血清CRP、Hcy、ET、NO水平比較 ()

表4 兩組患者血清CRP、Hcy、ET、NO水平比較 ()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P<0.05;CRP,C反應蛋白;Hcy,同型半胱氨酸;ET,內皮素;NO,一氧化氮。
NO(μmmol/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583.11±0.582.25±0.41*12.89±2.4110.52±1.65*2.83±0.492.19±0.33*42.03±6.3347.18±9.27*觀察組583.16±0.621.39±0.31*13.12±2.45 8.77±1.21*2.77±0.531.51±0.29*41.85±6.2954.39±7.35*t 0.449 12.7420.510 6.5140.633 11.7880.154 4.641 P 0.655<0.0010.611<0.0010.528<0.0010.878<0.001組別例數CRP(mg/L)Hcy(μmol/L)ET(μg/L)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n(%)]
血糖控制不達標2型糖尿病患者的發病可能與患者所處的環境因素或遺傳因素均存在一定關系,致使機體對于胰島素的敏感性顯著下降,進而導致血糖調節功能出現異常。血糖控制不達標的主要原因在于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在機體內主要發揮調控糖異生的作用,可對葡萄糖的代謝功能進行調控[10-12]。常規的基礎治療注重血糖的控制,給予患者一定的健康宣教,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并給予一定的運動鍛煉和飲食控制等措施,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長期對血糖進行控制,但對于胰島素抵抗的改善效果有限[13-14]。
FBG、HbA1c是評估機體血糖水平的常用指標,常用來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HDL-C、LDL-C是常用的血脂指標,2型糖尿病通常會伴有一定的血脂異常,且血糖控制效果不好的患者脂代謝紊亂的發生風險更高[15-16]。作為葡萄糖協同運轉的一種蛋白抑制劑,達格列凈可降低機體葡萄糖協同運轉的能力,進而降低近曲腎小管對于尿液中葡萄糖的過濾作用,有利于機體葡萄糖的大量排出,進而降低血糖水平,糖脂代謝功能顯著改善,進一步降低血脂水平,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且可對腎臟功能發揮一定的保護作用,安全性較高[17-1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的HDL-C進行比較,觀察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BG、HbA1c、LD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些結果表明達格列凈治療血糖控制不達標2型糖尿病可有效調節血糖血脂水平,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與吳金嬋等[19]研究結果一致。
HOMA-IR、HOMA-β是評估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含量及相關功能的重要指標,可反映患者的病情改善情況[20];CRP、Hcy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炎性因子指標,胰島素抵抗發生的啟動因素就是炎性因子,且可對胰島素β細胞功能造成損傷[21];ET、NO是機體內的血管活性物質,ET可對血栓的形成和血管收縮產生促進作用,NO可促進血管舒張,發揮抑制血栓形成和緩解氧自由基損傷。達格列凈可以將機體腎臟作為靶細胞,避免腎臟對葡萄糖進行過度的重吸收而降低血糖含量,進而降低對機體腎臟造成的損傷,改善胰島素抵抗,提升胰島素β細胞功能;且其降糖過程無需借助胰島素依賴機制,有利于減輕機體炎性反應,對病情進展發揮較好的控制效果,進而維持患者的內皮血管功能,減少心腦血管損傷等情況的發生[22-2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OMA-IR、BMI、胰島素用量、血CRP、血Hcy、血E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OMA-β、血NO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達格列凈治療血糖控制不達標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BMI和胰島素用量,改善胰島抵抗和β細胞功能,緩解微炎性反應狀態,促進血管內皮功能恢復,與駱瑩瑩等[24]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達格列凈治療血糖控制不達標2型糖尿病可有效調節血糖血脂水平,降低BMI和胰島素用量,改善胰島抵抗和β細胞功能,血管內皮功能顯著改善,緩解微炎性反應狀態,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