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駐青國有企業聯合成立新時代國企黨建協同創新中心,依托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資源優勢,結合國有企業基層黨建的實踐經驗,共同探索出了一套新時代國企黨建協同創新的“青島模式”。“這一模式為校企協同創新樹立了新樣板,對于國有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創新黨建模式具有重要借鑒意義。”青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王亞軍說。
青島市是山東省國有企業的重鎮,國有企業始終是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最穩固的基石,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來源,如何發揮黨建引領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激發國有企業的生命力和活力,成為駐青國企乃至青島城市發展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
6月10日,新時代黨建理論研討會暨黃河流域國有企業黨建協同創新中心大會在青島理工大學順利召開。協同創新中心由青島理工大學和河南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中北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寧夏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綿陽師范學院、青海師范大學等9所高校共同發起,是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服務黃河國家戰略決策,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走深走實,推動沿黃9省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具體舉措。
青島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國華,青島市社科聯副主席王春元,青島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于劍,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謝春虎等領導出席會議并致辭。駐青國企黨建研究會副秘書長、黃河流域國企黨建協同創新中心秘書長王菁華出席會議。會議由青島理工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馬鴻洋主持。
李國華在致辭中指出,在推動黃河流域省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國有企業和沿黃各省的高校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各自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只有發揮黨的建設引領作用,才能提升國有企業黨組織領導力,增強內部凝聚力,激發活力和創造力、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沿黃9省區的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要互學互鑒,在校際協同、校企協同中實現共贏,為黃河流域9省區國企黨建事業作出高校應有的貢獻,展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使命擔當!
王春元對協同創新中心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黃河流域國企黨建協同創新中心的成立,開啟了高校、地方協同發展的新模式,在沿黃9省相關高校、國有企業之間建立了緊密的聯系,是貫徹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推動黃河流域協同發展的有益探索。
于劍在致辭中指出,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駐青國企黨建研究會的特邀會員單位,做出了校企協同發展的新探索,在助力黨建引領國企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取得顯著成效。今天黃河流域國企黨建協同創新中心的成立開啟了更大空間、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大協同”模式。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心懷“國之大者”,更好地服務國家社會。
謝春虎在致辭中表示,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青島港的黨建戰略合作伙伴,通過凝練黨建經驗,梳理百年紅色基因,為青島港的黨建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論支撐。未來我們也將依托黃河流域國企黨建協同創新中心這一平臺,緊密合作,協同創新,探索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新路徑。
隨后,王菁華分享了四年來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國企黨建協同創新方面的經驗和成績,并從加強與沿黃9省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協同,拓展與國企合作領域、塑造企業黨建品牌,以國企黨建新鮮實踐反哺教學、科研等方面對黃河流域國企黨建協同創新中心下一步的工作進行了介紹。
開幕式上,李國華、彭緒琴、范映淵、高瑞龍共同為協同創新中心揭牌;王菁華、華章琳為8所聯盟高校授牌。
成立大會后,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王曉娟教授、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徐國民教授、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陳家濤教授分別作了《黃河文化的根和魂》《用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與區域協調發展》的主旨報告。沿黃9省聯盟高校領導、專家分別作了主題發言,并對下一屆黃河流域國有企業黨建協同創新中心的舉辦事宜進行了商討。
青島新時代國企黨建協同創新中心充分發揮高校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優勢,以理論提升黨建內涵,以實踐經驗完善黨建理論,證明了國有企業“改革能夠發展生產力,黨建創新也能夠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深刻道理,為解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探索出了一條可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