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明 萬明海
(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廣東 湛江 524072)
湛江新投產的1650連鑄機,1#扇形段配備了兩對電磁攪拌輥,分別置于扇形段的入口和出口位置。電磁攪拌輥相比于常規的被動輥,直徑相同但長度增加了很多,主要是電纜接口所致。而增加的這部分長度正好在扇形段的地腳螺栓安裝座孔上方,從而影響了地腳螺栓的安裝[1],特別是影響了螺栓預緊用的電動力矩扳手的空間,以至于該地腳螺栓只能采用呆扳手加榔頭敲擊的辦法來預緊,預緊力矩很難達標。該扇形段處于彎曲段和弧形段交接點,此位置輥子對弧要求高,如果螺栓預緊力矩不達標,很容易影響輥子對弧精度,造成連鑄坯質量事故[2-3]。
現場扇形段情況如圖1、圖2所示。

圖1 常規扇形段地腳螺栓位置

圖2 電磁攪拌輥扇形段地腳螺栓位置
原地腳螺栓安裝形式如下:扇形段支座部位用蓋型螺母、香蕉座支座部位用橫圓桿螺母與拉桿螺栓連接,如圖3所示。拉桿螺栓的預緊方式:通過電動力矩扳手在上方的蓋型螺母施加預設力矩,下方的橫圓桿螺母卡在香蕉座支座的弧形槽內,不會跟著旋轉。當上方電動力矩扳手空間不足時,就只能使用呆扳手和榔頭敲擊來緊固蓋型螺母;或者采購專用的中空液壓力矩扳手來緊固,但費用高,效率低。

圖3 原扇形段地腳螺栓安裝形式
改進的思路如下:更改香蕉座支座的結構,取消橫圓桿螺母,用蓋型螺母來替代,這樣就可以仍使用現已配備的電動力矩扳手進行緊固。
扇形段支座不宜更改設計,以保證該扇形段與另外5個弧形段的互換性。
香蕉座支座的改動不宜太大,特別是不宜在支座本體進行火焰切割、焊接等容易引起香蕉座變形的操作。
因此,形成的改進方案如圖4所示。

圖4 改進方案示意圖
增設支座過渡塊,可以避免在香蕉座本體進行動火作業。但由于扇形段有4個地腳螺栓,入口2個、出口2個,入口或出口扇形段支座橫向的中心距,與香蕉座的支座橫向中心距是不相同的,扇形段支座橫向中心距大了約95 mm。因此,原拉桿螺栓安裝并非垂直于扇形段支座平面,而是在斷面圖方向有約5°的傾角,具體如圖5所示。同時,在扇形段的支座受力面也相應設置了一個斜凹槽,具體如圖6所示。

圖5 地腳螺栓安裝斷面圖

圖6 扇形段支座螺栓安裝面圖
按照前述改進思路,不改變現有扇形段支座和香蕉座支座的結構,采用外加零部件的方式解決。由于采用雙螺母的結構形式,拉桿螺栓的安裝就必須與安裝面垂直,否則會嚴重影響拉桿螺栓的受力。解決辦法包括以下兩點:首先應增加香蕉座支座橫向中心距離,使得其值與扇形段支座橫向的中心距相同,即香蕉座支座設置過渡塊使得中心距外移95 mm;其次在扇形段支座螺栓安裝的斜凹槽設置一個相同斜度的墊圈,彌補該角度,使得與蓋型螺母接觸的表面與拉桿螺栓中心線是垂直的。為保證斜墊圈放入斜凹槽的角度正確,在斜墊圈上需設置定位凸臺。形成的兩個辦法方案圖如圖7、圖8所示。

圖7 香蕉座支座過渡塊示意圖

圖8 扇形段支座斜墊圈示意圖
通過上述方案形成零部件圖,關鍵件需進行強度校核以確定材質和形狀滿足受力要求。本方案中,拉桿螺栓直徑和材質不需要改變,但長度需要適當增加以適應新增的過渡塊尺寸;墊圈和斜墊圈的材質和形狀基本保持不變且不是關鍵件。因此,新增的主要受力件為過渡塊,需進行強度校核[4]。
通過三維建模、有限元受力分析,對受力微弱的局部形狀進行優化,得出最終的支座過渡塊方案和校核受力云圖,如圖9、圖10所示。拉桿螺栓M48,預緊力矩為4 000 N·m,計算拉桿預緊力約為500 kN。有限元計算結果最大等效應力為135.5 MPa,最大位移為0.11 mm。過渡塊選用材質為Q345B,強度滿足要求。

圖9 香蕉座支座過渡塊優化圖
在現場實施螺栓緊固的過程中,采用改進方案,可能會遇到上部蓋型螺母在預緊過程中與拉桿螺栓跟轉的問題。因此,可利用原有扇形段在該位置設置的一個擋塊,增設一個防止螺帽跟轉的防轉扳手,如圖11所示。

圖11 防轉扳手
螺栓安裝的步驟粗略概述如下:先將上部蓋型螺母擰入拉桿螺栓約40 mm,然后在扇形段支座墊入斜墊圈,將拉桿螺栓穿入斜墊圈,至下部的香蕉座支座及其過渡塊,后加平墊圈和下部蓋型螺母。手擰緊下部螺母后,在上部蓋型螺母套入防轉扳手,下部蓋型螺母使用電動力矩扳手擰緊,預緊力矩為4 000 N·m。后拆下防轉扳手和電動力矩扳手。
最終方案如圖12、圖13所示。

圖12 最終方案示意圖

圖13 最終方案圖紙
連鑄機的鑄坯支撐段通常由多個扇形段組合成圓滑過渡的輥列,每個扇形段與支撐架通過傳統的拉桿螺栓螺母副連接。但有部分扇形段特別是電磁攪拌輥扇形段,其電磁攪拌輥占用了傳統的拉桿螺栓安裝位置,需單獨設置不同的扇形段固定方式。筆者利用現有的扇形段和支撐座結構,巧妙、合理地進行了方案設計和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滿足了精確緊固力矩的需要,也實現了高效工具的利用,提升了檢修效率和質量。該方案對于相同工況特別是連鑄機扇形段改造具有很好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