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偉
(大慶石油化工機械廠有限公司,黑龍江大慶 163711)
脫硫反應器是S-Zorb 系統內的核心設備,同樣是化工行業的重要反應裝置。由于該裝置的主要制備材料為12Cr2Mo1R,具有特殊性質,因此制備過程復雜,工藝細節要求極高,必須重視脫硫反應器制備環節的難點與質控措施,以確保后續投產的安全使用。
本次大慶石油化工機械廠有限公司承制的脫硫反應器為立式構造,類別為Ⅲ,投產后處理介質為汽油、氫氣、吸附劑(圖1)。其主要制備材料為12Cr2Mo1R,焊接系數標準為1.0,其他設計參數見表1。

表1 設計參數

圖1 脫硫反應器結構
本裝置的上封頭結構選用“整體拼接+熱壓沖型”工藝,拼接成型后采用正火(可調節冷卻時間)配合回火熱制備流程。由于熱制備工藝會降低母材12Cr2Mo1R 的性能,因此在回廠后要將拼縫部位的焊肉置換。置換焊肉時,為避免封頭變形,首先需在封頭頂部安裝內箍圈,拼縫里、外兩側要安裝拉筋板;然后要先置換外側的焊肉、再置換里側的焊肉[1]。
與上封頭一致,下封頭同樣選用整體熱壓沖型工藝,成型后采用正火(可調節冷卻時間)配合回火熱制備流程?;貜S后,對封頭的內側進行堆焊、接管部位進行組焊,經探傷檢測合格為標準。
因本裝置筒體直徑偏大,壁厚48~62 mm 不等,為保證筒節直線度,縱環縫坡口需采用刨邊機加工,控制對角線尺寸偏差小于2 mm。筒節需先拼接、后卷制,板材拼接時注意預留焊接縫,后續卷制時板材兩側還需預留出150 mm的直頭(在筒身合口之后再去除),以確保筒節卷制的彎曲度合格。筒身合口之前,需測量卷制后的筒身周長,以保障筒節成型后直徑規格與設計參數相符。
本裝置包括兩節錐體,錐體為翻邊形式,選用“分瓣組裝+組焊成型”方式制備。成型后的錐瓣,需要與對應的主材12Cr2Mo1R 元件一同經熱處理。
12Cr2Mo1R 材料的性質非常特殊,存在淬硬傾向,在熱制備條件下極易發生裂痕,因此焊接工作需要重點把控預熱環節、熱制備環節以及焊后去應力熱處理環節的焊接溫度。
2.1.1 預熱
預熱環節的作用主要是為避免鋼材發生焊接冷裂痕與再熱裂痕[2],預熱溫度需要根據所用鋼材的碳當量、焊接接頭的拘束度以及焊接部位的氫含量來確定。針對12Cr2Mo1R 鋼材,為避免出現氫致裂痕,需要調節較高的預熱,同時不能超過馬氏體轉變結束點的臨界值Mf(表2)。

表2 國內外標準中對于12Cr2Mo1R 鋼材的建議預熱溫度
2.1.2 熱制備與消氫環節
API RP 934-A—2019 標準中,12Cr2Mo1R 鋼材的熱制備工藝為593 ℃條件下,持續制備2 h,最低消氫溫度為300 ℃。我國普遍采用的消氫工藝,在300~350 ℃持續制備2 h,但只適用于厚度偏薄的接管環形焊接與純角焊接。而針對脫硫反應器的熱制備,需要保持620 ℃條件下持續制備2 h。如果鋼材厚度大于100 mm,則持續制備時間不能少于4 h。
熱制備環節的熱電偶應至少布設4 個,布設如圖2 所示,其中L 為接頭的厚度。

圖2 熱制備環節中熱電偶的布設
2.1.3 焊后去應力熱處理
12Cr2Mo1R 鋼材在焊接完成之后,需要進行焊后熱處理,這一步主要是為清除焊接殘留的應力,優化接頭部位的力學性質,減少由于溫度驟變而引起的焊接裂縫與硬化組織。當前,針對12Cr2Mo1R 鋼材的焊后熱處理,主要采用調節回火參數[P]的處理工藝,690±14 ℃持續處理8~10 h,此時回火參數約為20.13,滿足12Cr2Mo1R 鋼材回火參數[P]的標準范圍(20~20.5)。
分配盤的堆焊作業即為管板部位的堆焊,如果分配盤使用環形帶極堆焊方式,那么其堆焊的焊口分為內、外兩部分,需要注意不同焊口的焊接速度,盡量保持一致,同時在焊接之前需要調整好焊機的轉速,不同直徑的焊口需選擇適宜的堆焊方法。當前對于分配盤部位的堆焊主要有以下3 種方法[3]:
(1)方法1:焊口直徑小于500 mm 時,焊機需平行或垂直于焊點部位,然后盤旋堆焊,將焊口調整為直徑500 mm 的圓,再以環形方向焊接、層層堆焊剩余部分。焊接全程需使用帶極電渣焊。
(2)方法2:使用帶極電渣焊以環形方向進行堆焊,將焊口調整為直徑小于300 mm 的圓,之后換用熔化極氣體保護焊或電弧焊,將焊機平行或垂直于焊點,盤旋堆焊剩余焊口。
(3)方法3:加裝環形擋焊支架,使用帶極電渣焊,將焊機平行或垂直于焊點,盤旋堆焊全部焊口。堆焊結束之后拆除擋焊支架。
上、下封頭部位的焊縫置換十分關鍵,必須保證原有焊肉被全部剔除干凈,同時坡口部位的尺寸需要符合成型封頭的拼裝與焊接,封頭的最終形狀需達到GB 150—2011《壓力容器》的設計標準。
為避免封頭部位發生變形問題,可在焊縫置換前加裝防變形支架(圖3)。根據直邊段部位的取樣檢測結果,確定封頭處熱制備受影響區域,清除原有焊肉與熱制備受影響區域的焊肉之后,封頭坡口部位如圖4 所示。

圖3 封頭置換防變形工裝示意

圖4 去除原焊縫和熱影響區后的焊縫坡口
為避免置換后的焊縫出現變形,可將全部焊縫均分成數段,先從中間部位開始,逐步向兩端置換。置換過程中注意焊縫的坡度需保持一致,置換結束后封頭的坡口不能小于原有尺寸。
整個置換流程為[4]:預熱處理(溫度控制在180~200 ℃)→清除中間部位的原焊肉與熱制備影響區焊肉→檢查焊縫坡度→焊接中間部位→清除兩端部位的原焊肉與熱制備影響區焊肉→檢查焊縫坡度→焊接剩余部位→焊縫實施熱制備與消氫(620 ℃條件,持續制備2 h)→翻面→預熱處理(溫度控制為180~200 ℃)→另一面,清除中間部位的原焊肉與熱制備影響區焊肉→檢查焊縫坡度→焊接中間部位→清除兩端部位的原焊肉與熱制備影響區焊肉→檢查焊縫坡度→焊接剩余部位→焊縫實施熱制備與消氫(620 ℃持續制備2 h)→打磨(符合設計尺寸)→進行無損檢測(MT、UT、RT、VT 或DT)。
脫硫反應器制造工藝復雜,通過對脫硫反應器制造難點的分析,逐步完善并改進現有制造工藝,為同類產品的制造提供參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