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當代黨員》全媒體特約作者 蔡明珂 陳穎

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指導納稅人辦理業務。圖/郭睿
走進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稅費改革看成渝跨省征管新高竹”的字樣在電子屏幕上清晰可見。這是全國首個實體化運行、跨省域稅費征管的服務中心。
川渝高竹新區既是戰略前沿,也是改革前沿,肩負著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重大使命,目前有約2000戶涉稅經營主體。
為了建立統一的政策體系,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掛牌以來,積極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下的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一體化改革,逐步統一了川渝兩地53項稅費征管差異事項,7大類62項稅收違法行為處罰裁量基準,推動新區內企業稅費征管、稅費政策、納稅服務、風險應對、稅費監管等事項一體化,搭建起人員同管、業務同辦、征管同步、服務同質、信息同享的改革創新體系,打通了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最后一公里”。
在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100 多平方米的空間內,新型發票自助機、智能填表終端等智能設備一應俱全,整個辦稅大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9月4日,在自助辦稅服務區,老財務人李杰菊正熟練地開取發票。
“第一次發現這臺開票機能同時開重慶、四川兩地的發票時,我可激動了。”李杰菊說,她所在的公司業務分散,涉及四川、重慶兩省市的房屋租賃。過去,她通常選擇電子稅務局代開發票郵寄到家,平均耗時1—2天,碰到發票需求緊急的時候,還要分別跑到兩地稅務機關線下代開。
李杰菊口中的自助開票機,是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配置的全國首臺跨省(市)發票機,實現了川渝兩地申領和代開發票同機、同柜、同庫管理,辦稅時間平均減少60%。不僅如此,目前中心配置的自助辦稅、發票申領等智能辦稅終端,均可實現單臺設備同時服務川渝兩地納稅人繳費人。
不只是硬件,中心還在軟件上不斷提檔升級。
在全國統一的稅務征管系統基礎上,中心打通了川渝兩地電子稅務局的數據層和應用層,建設運行了川渝高竹新區電子稅務局操作系統,實現省域稅務數據系統歸集、共聯共享,新區納稅人登錄一個系統即可辦理川渝兩地所有稅費業務。同時,不斷拓展電子稅務局“川渝通辦”功能,簡化了企業涉稅費事項跨省遷移辦理程序,逐步構建起川渝地區稅費業務全程“網上辦”體系,納稅人的平均辦稅時長從兩地跑的3小時,壓縮為一廳通辦的10分鐘。
2021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川渝高竹新區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按照“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原則,謀劃提出7 個方面28 條政策措施,著力加強產業、創新、開放、要素等重要領域的政策協同。
據此,川渝兩地稅務部門按照“政策從優、程序從簡、稅負從輕”原則,厘清兩地稅費執法事項,統一了7大類62項稅收違法行為處罰裁量基準,實現53項稅費政策差異事項統一,極大推進了跨省稅務執法標準統一、執法結果互通互認,為市場要素自由流動、高效配置營造了優質營商環境。
城市維護建設稅正是已完成稅費政策執行口徑統一的稅種之一。該稅種實行分區域的差別比例稅率,重慶市渝北區的稅率為7%,而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則為5%,秉持“稅負從輕”的基本原則,川渝兩地稅務部門將其稅率統一調整為5%,此項調整涉及新區內1270余戶企業,每年減稅額超16萬元。
川渝高竹水務發展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劉欣然算了一筆減稅賬,此次稅率的降低預計每年將為企業節省約3 萬元稅款,他表示:“稅率統一不但降低了經營成本,還讓我們看到了新區優惠政策的不斷落地,讓我們有更大的信心扎根在這片熱土。”
在政策協同的基礎上,川渝兩地稅務部門堅持“執法一把尺子、處罰一個標準、行為一個準繩”,推進執法一體化建設。統一政策制度標準體系、統一執法文書與裁量標準、統一執法行為規范,形成了《川渝地區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辦法(川渝高竹新區內測版)》,執法效率顯著提升。
不僅如此,川渝兩地稅務部門還建立了信息共享共用機制,構建“信用+風險”動態監管體系,積極探索共同構建以高竹新區為平臺的稅費風險指標模型,完善風險預警信息跨省查詢和推送機制,探索統一川渝稅務對納稅人低風險提示信息的格式和模板,并在稽查審理方面加強合作,聯合開展虛開發票風險識別建模和大額跨境股權轉讓反避稅調查,推動稅務風險管理更精準、稅務執法更精確。
從高灘工業園到高灘川渝工業園,再到川渝高竹新區,10年篳路藍縷,見證了這塊兩地交界的“試驗田”成長為“同城融圈”的過程。
2023年,川渝高竹新區將新建和續建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產業項目71 個,一個以汽車研發制造為主的裝備制造業集群,正悄然成型、茁壯成長。
“堅持政策支持與配套建設相互作用,強化資金、土地、財稅政策等要素保障,是推動企業加速成長,加快新區構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融合競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礎。”川渝高竹新區財稅金融局局長蔣君臣表示。
對此,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推出了特色服務品牌——“項目管家”,秉持“一人一企一策”的服務理念,對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制訂專業度高、針對性強的專項輔導方案。
得益于專人負責的優勢,項目管家能迅速判斷企業的個性化涉稅需求,以此為據早謀劃、先服務,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股權激勵等各類稅收優惠政策迅速落實到位,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有效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政策紅利的及時兌現,讓我們的現金流更加充沛。”從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手中接過稅惠“紅利賬單”的四川瑞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杜瑞國表示。
作為西南地區首家汽車工業設計公司,四川瑞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雖是“四川”抬頭,卻是由重慶企業投資創立,更是最早一批入駐新區的企業。今年以來,企業已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小微企業“六稅兩費”、節能環保等優惠政策,共計減免稅費逾23萬元。
除了稅惠政策直達經營主體,川渝兩地稅務部門還在拓展稅收大數據綜合運用上加強合作,通過盤活數據資源,強化市場行業分析,透視經濟運行現狀,有效提升以稅資政效能。目前,重慶市渝北區稅務局正依托重慶市稅務局“智稅”產業鏈分析平臺,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進行分析,為川渝高竹新區產業布局提供決策參考。
“作為新區最早入駐的行政管理部門,我們始終堅持主動融入地區改革發展大局。未來,重慶渝北、四川廣安兩地稅務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在稅收經濟分析領域的合作,通過聯合開展產業分析,服務產業鏈跨區域關聯延伸,推動新區產業集群進一步發展壯大。”重慶市渝北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