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典

山體綠化
8月15日,是我國首個全國生態日,廣安市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國生態日主題宣傳活動,營造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社會氛圍。近年來,廣安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市委、市政府向社會各界發出“爭做新時代小平家鄉種樹人”號召,林業部門積極響應號召,凝心聚力種好生態文明之樹,加快建設生態高顏值、生活高品質的美麗廣安。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工程建設。圍繞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撫育、低產低效林改造、濕地保護修復、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松材線蟲病治理7個方面內容,大力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共營造林237萬畝。大力推進森林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濕地修復工作,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
積極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傾情保護792 株古樹名木,大力開展宣傳,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0 余萬份,張貼《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30 余萬份。堅持“一樹一冊”,建立古樹名木保護健康檔案,量身定做針對性保護措施。通過微視頻廣泛宣傳古樹名木保護成效,其中《華鎣千年夫妻銀杏披上黃金甲》等短視頻點擊量達到100萬余次,營造濃厚宣傳氛圍。
創新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啟動廣安市關注森林濕地活動,市政協主席擔任關注森林濕地活動組委會主任,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濕地公園林長、副林長,多次開展林長巡園調研活動。市教育和體育局組織森林防火教育示范活動,廣安團市委、市青志協舉辦關注森林濕地青年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爭當河小青·共護母親河”活動暨深化開展“青春志愿·靚在鄉村”志愿服務行動,組織廣大青少年義務植樹、巡河護河,保護生態環境,共護綠水青山。
全域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深入踐行“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生態理念,堅持把儲備林建設作為林業“一號工程”,充分發揮儲備林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的生態功能。計劃包裝國家儲備林項目14個(共2期),總投資超150 億,已獲得省農發行政策性貸款授信達50 億元,居全省第6 位,是全省第二個全域授信的市(州),貸款資金累計到位12.3億元。
大力發展林業產業。著力發展竹、油樟等綠色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油茶、木本中藥材、林下經濟等地方特色產業,建成現代林業產業基地107.5萬畝,助力“天府森林糧庫”建設,讓綠水青山持續釋放發展動能。
特色發展生態旅游。按照“小平故里行、華鎣山上居、嘉陵江畔游”的形象定位,做足紅色、綠色、特色“三色”文章,新增3A級旅游景區6家,華鎣市入列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廣安正成為八方游客森林康養的首選打卡地。

御臨河

城市通道綠化

櫻花大道

城區綠化
守牢森林防火底線。深入開展森林防火警示教育,建立森林防火警示教育片庫,制作警示教育專題片26部。制作森林防滅火作戰圖,組織開展應急拉動演練,全覆蓋開展森林防火“解剖式”督導;織密織牢“路網”“水網”,全面提升以水滅火能力,牢牢守住“兩個確保”底線。
守牢生態紅線。加強林地用途管控、林地定額管理和使用審核審批。加大森林督查案件查處力度,全面完成國家森林督查發現問題查處整改工作。加強天然林保護修復,管護國有林36.3萬畝,集中管護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公益林69.99萬畝。切實加強自然保護地管理,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濕地保護率達60%以上。守牢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底線。大力開展松材線蟲病、紅火蟻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深入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深入推進秦巴山區松材線蟲病防治建設項目,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