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推薦
2013年9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主會議廳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自此,千年絲路被喚醒。十年來,中國已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持續擴大,國際影響力、合作吸引力不斷釋放,并將繼續譜寫國家互利共贏、人民相知相親、文明互學互鑒的絲路時代新篇。本刊特別策劃專題報道,總結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的巨大成就,展望中國倡導“一帶一路”全球化的未來愿景。
近年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疆,持續推動對外開放不斷向深層次、寬領域、全方位拓展,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內陸開放和沿邊開放的新高地加速成形。
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匯報時強調,要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從實際出發抓好對外開放工作,加快“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使新疆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新機遇:從西北邊陲走向開放前沿
兩千多年前,古絲綢之路上,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伴隨著中國與亞歐各國友好交往的腳步綿延不絕。
兩千多年后,一列列中歐班列仿若“鋼鐵駝隊”,將“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國理念,帶到亞歐大陸的合作共贏中,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力。這其中,有超過半數以上的中歐班列,經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霍爾果斯口岸過境。
太陽能電池、番茄醬、PVC材料等產品“走出去”,礦產品、食用油、小麥等產品源源不斷“走進來”……截至8月,阿拉山口口岸、霍爾果斯口岸年內通行中歐班列數量分別超過4000列、5000列,可通達德國、波蘭等20多個國家。
為向中歐班列暢通運行提供穩定運能支撐,新疆鐵路、海關部門共同推進“數字口岸”“關鐵通”等鐵路通關新模式,進一步壓縮班列在口岸停留時間,同時密切與沿線國家有關部門協調會晤,持續提升精準化運輸組織水平和運輸通道能力。
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春雷說,如今,中歐班列去回程綜合重箱率高位企穩,去回程平衡性持續增強,運行保障機制不斷完善,“迎天下之客,散天下之貨,新疆從西北邊陲走向開放前沿”。
鐵路縱橫、公路交錯、航線密布,成體系的現代化基礎設施,構建了新疆加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底氣。眼下,一批投資體量大、產業鏈條長、輻射帶動強的項目設施正在天山南北加速推進。
在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跑道北側,機場改擴建工程中最大的單體建筑T4航站樓建設正酣。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航站樓已初見雛形,未來這里將成為出入境旅客的“新國門”。
“我們現在有1000多名在崗工人,確保航站樓明年投用。”中建三局項目技術負責人褚少龍告訴記者,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交通樞紐中心的重要支撐,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項目建成后,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5萬噸的需求。
目前,新疆開通雙邊國際道路運輸線路118條,建設跨境國際光纜22條,初步形成公路、鐵路、機場、通信、管道、電網“六位一體”的互聯互通網絡體系,增開別迭里口岸,推進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建設,支持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推進中吉烏鐵路項目對接磋商……
新作為:開放平臺集聚 多元業態升級
今年,新疆明確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目標,發展口岸、邊境貿易等傳統競爭優勢的同時,還在培育外貿新業態、貿易產業融合發展等新優勢上發力。
目前,新疆有7個邊民互市貿易區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運營,包括巴克圖、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在內的多個互市貿易區實現復市。
今年上半年,巴克圖中哈邊民互市共進口大宗商品1400余車,貿易額達1.25億元,“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讓企業獲益,還增加了邊民收入。當地市民通過有關部門確認邊民身份后,可在手機小程序上注冊,動動手指就能完成每天8000元免稅額度的進口申報。
近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阿拉山口、烏魯木齊兩地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保試點政策盡快落地見效,助力今年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目前,阿拉山口亞歐商貿城、烏魯木齊邊疆賓館商貿市場兩家試點市場正加緊開展商戶備案,已備案商戶300余戶、備案企業30余家。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亦為新疆外貿高速增長注入新動能。
在喀什綜合保稅區,每天都看到工廠繁忙生產的情景,一批批現代化企業落地生根,一輛輛滿載貨物的車輛穿梭往來……園區2022年完成跨境電商貨值12.9億元。
中順電子商務(新疆)有限公司專門經營外貿生意。“我們把貨品從長三角、珠三角匯集到喀什,再發往中亞、歐洲等地,目前每天處理電子商務訂單達12萬單。”總經理張琪說。
喀什地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董有華說,“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市場需求旺盛,我們正加快構建面向中亞、西亞、南亞及歐洲的特色產業集群,“開放、發展的新疆,將為區域經濟增長帶來更多機遇,令人期待”。
新名片:內陸開放和沿邊開放的高地加速成形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貫穿亞歐非大陸,一方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方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地處廣袤歐亞腹地的中亞地區,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新疆與中亞地區山水相連。今年以來,當地不斷拓展與中亞五國經貿合作空間的同時,持續完善“西引東來”“東聯西出”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尋求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
連日來,霍爾果斯口岸一派繁忙景象,眾多國產汽車依次有序快速通關。來自上海、山東、河南等地的汽車,源源不斷發往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
“國產汽車品質和服務不斷提升,在中亞地區愈發受到歡迎。”霍爾果斯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檢處處長季文旭表示,截至8月27日,今年以來經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出口商品車達到6.6萬輛次,同比增長超過120%。
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沿邊省份,新疆擁有11個面向中亞地區的國家級口岸,將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緊密連接。記者日前從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巴克圖、伊爾克什坦口岸一路行來,看到的皆是人員往來頻繁、邊貿往來密切的景象。
據烏魯木齊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新疆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383億元,同比增長68.2%;對中亞五國進出口1196.6億元,同比增長75.1%。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表示,新疆將更好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加大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合作,著力打造內陸開放和沿邊開放高地。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李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