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明

法官走進建筑企業開展“法律體檢”。
近年來,江蘇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法院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構建“多元化解、專業審判、能動司法”的三位一體工作模式,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高效服務為宗旨、以追求實效為目標,深入開展暖企解紛活動,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用高質量司法服務護航企業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法官不僅幫我們解決了眼前的矛盾,還把另外一份藥品代理銷售協議中產生的糾紛也解決了!”今年8月初,在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法院清河新區人民法庭內,江蘇瀛廣達律師事務所路丹律師忍不住為法院的高效調解點贊。
這場法庭調解的一個月之前,轄區內一家制藥公司因藥品代理糾紛被外省的趙某訴至法院。開庭前,路丹作為企業的訴訟代理人隱約擔心:部分應訴材料還未準備齊全,這場官司會不會輸了?
直到審理此案的吳均法官庭前耐心組織調解,路丹才發現自己的擔心多余了。吳均認真傾聽雙方意見,核實現有證據材料。經過3個多小時的調解,終于達成調解協議。“趙某提出另外一份協議也有爭議,我認為這是一并解決矛盾的好時機!”將近中午,吳均和派駐法庭的人民調解員孫倪明熱心當起了“和事佬”,成功化解了這起糾紛。
發揮調解機制,全力助企發展,這是清江浦區法院用心用情解決商事糾紛的一個縮影。該院深化“非公企業”訴調對接機制,建立商事糾紛訴調對接中心,引入“互聯網+多元化解”糾紛化解模式,借助人民調解、商會調解等非訴方式高效處理商事糾紛,推動涉企糾紛消除在萌芽、解決在訴前。同時,設立涉企立案窗口,建立涉企案件優先調解機制,努力實現企業“進一個門、到一個窗、辦全部事”。
為了公正高效審理商事糾紛案件,清江浦區法院打造精品審判團隊,優選法官分別深耕與營商環境有關的合同糾紛以及物權、侵權案件,提升案件質效,滿足企業多元、高效、便捷的司法需求。
今年1月,江蘇安迪汽車銷售服務公司因銷售合同糾紛被某公司訴至法院,對方要求其支付因逾期交付車輛、不能正常上牌以及對車輛配置進行減少、改拆等違約行為產生的違約金194.6萬元。
“企業剛剛完成廠房建設,正是需要資金的時候,合同約定的違約金實在太高了,這起官司讓我們十分著急。”安迪公司總經理喻永志心急如焚。
清江浦區法院民二庭副庭長陳斌承辦該案,通過庭前閱卷,他發現原告所主張的違約損失明顯過高。但實際情況到底如何?經過調查核實,他厘清雙方存在的爭議焦點,對因延遲交付、上牌等情況產生的違約金,仔細計算實際損失,并逐項向雙方進行解釋,最終判決被告安迪公司向原告賠償違約金等損失合計9萬余元。雙方均服判息訴。
“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沒有就根本違約與輕微違約的違約責任作出區分,約定的違約金明顯對被告公司不利。”陳斌及時向安迪公司發出司法建議,建議企業在今后簽訂合同前應對重要條款做詳細了解,審慎約定違約條款,嚴格把控合同法律風險。
今年6月,清江浦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炳連帶隊走進淮安天參農牧水產有限公司開展法律體檢活動,為企業員工普法,為企業依法合規經營支招。“法官提出的建議非常具有針對性,幫助我們做好今后的法律風險防控工作。”該企業負責人說。
為了讓企業安心發展,清江浦區法院制定《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關于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優質司法服務和堅強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等意見方案,將70項司法服務舉措貫穿于立案審判執行全過程,促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政策落地生根。
該院還充分發揮司法能動作用,與區工商聯聯合打造“法商園地”,與區人大常委會共同設立“優化營商環境人大代表工作站”,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與訴源治理、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今年我們深入開展暖企解紛活動,法官走進建筑企業、重點食品企業、新能源企業,主動了解企業需求。”王炳連介紹,今年以來院領導帶隊到企業調研座談、就案講法16場次,主動收集企業反映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對制約企業發展的法律問題進行聯合會診,為企業想對策、出良謀、解難題。
營商環境需久久為功、攜手并進。清江浦區法院將持續聚焦、主動回應企業對司法服務的新需求,落實落細各項司法舉措,幫助企業防范法律風險,推動商事糾紛高效化解,全力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以司法賦能提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