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灘”是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院(MARIC)設計、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 1 座2 000 t自航自升式一體化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已于 2022 年 9 月 28 日順利完工并交付三峽物資招標有限公司。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各項設備運轉正常,總體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白鶴灘”采用流線型船首與方型船尾,全焊接鋼質船體,中部雙層底的船型設計。其具有一層連續甲板,艏部設生活樓、中部為通暢作業甲板、艉部右舷設2 000 t繞樁式全回轉起重機,搭配四樁腿齒輪齒條式升降系統,適用于10 MW(最大16 MW)海上風機運輸安裝施工作業。“白鶴灘”主要參數見表1。

表1 “白鶴灘”主要參數
“白鶴灘”是全球首艘第4代大型深遠海風電安裝平臺,具備無限航區航行能力,續航力3 000 n mile,自持力45 d;兼具帶風機組件運輸、拼裝和安裝,以及海上風電基礎施工等功能,滿足70 m水深作業和最大16 MW風機安裝的能力;定員120人,船首設置居住艙室,滿足勞工公約相關要求,具有較高舒適度。該平臺滿足最新生效的各項規范、規則及公約,性能先進,作業能力強,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白鶴灘”甲板作業面積4 200 m2,可裝載4套8 MW/3套10 MW/2套12 MW/16 MW的風機設備及部件。
其配置了4套三角形桁架式齒輪齒條升降系統(腿長:120 m),單樁最大舉升能力約8 100 t,單樁最大預壓支持能力約13 500 t,可變載荷達6 500 t,作業水深達70 m。該平臺周轉效率高,可在6 h內完成插拔樁工作,能適應更深水深和更惡劣海況,具有20.7 m/s風速起重機工作,51.5 m/s風暴自存能力。該平臺堪稱當前國內起吊能力最強(2 000 t)、作業水深最深(70 m)、可變載荷最大(6 500 t)、甲板作業面積最大(4 200 m)的風電安裝平臺,可滿足10 MW(及以上)風電機組安裝能力以及最大16 MW風機安裝的能力。其能很好地兼顧海上風電基礎施工,可裝載1套3 600 KJ等級左右打樁設備進行施工作業,是第4代風電安裝平臺標桿產品。

“白鶴灘”的開發研制成功,是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三峽物資招標有限公司及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等單位發揚自主創新精神、精誠合作取得的又一成果。該項目交付以后,已完成13套海上風機安裝工作,創造了國內最大13 MW、16 MW海上風機,以及國內淤泥層最深(達20 m以上)風機安裝等多項紀錄,成為了深遠海風場建設的核心裝備,是廣東陽江和福建平潭海域風場建設排頭兵,為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