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生
重陽時節,菊花盛開。作為藥食同源的菊花,該如何正確選擇、食用?
虛寒體質少食菊花
中醫認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入肺、肝經,有疏散風熱、明目、清熱解毒、平肝陽之效。
臨床應用上,菊花主要用于四個方面:
1.用于外感風熱、發熱、惡寒、頭痛等癥;2.用于目赤腫痛;3.用于瘡瘍腫痛等癥;4.用于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頭脹、頭痛等癥。但普通百姓不懂如何組方用藥,也不懂體質辨識,如果要用于治病,建議請專業醫師診斷,弄清寒熱虛實,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作為日常保健,人們只需要知道菊花有清熱解毒之效即可。現代研究認為,菊花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熱、抗衰老等作用。不過,陽虛體質的人,多喝菊花茶,容易損傷正氣,越喝越虛。脾胃虛寒的人,喝菊花茶容易引起胃部不適,導致泛酸。因此體質偏寒且脾胃虛寒的人最好少喝。
另外,菊花作為一種食材,在制作上生熟均可,更可煎炒烹炸,有些地方甚至開發出菊花火鍋,可見菊花作為一種普通的食材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民間還有人把菊花做成菊花枕,以求散風清熱、平肝明目之效。
買菊不宜多? ?陳菊色深味淡
全國各地菊花的采收方法不同,造成菊花性狀差異較大。亳菊在晴天采收以后晾干,杭菊在采收以后趁鮮上籠蒸制,然后干燥包裝,貢菊和滁菊一般采用直接烘干的方法。入藥用時,建議讀者在藥店購買。
任何一種中藥,都有保質期,菊花含揮發油,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容易氧化、變質,因此家用不宜大量購買。選購時以味香、花蒂青翠、花瓣白、花心黃者為佳,但杭菊由于采用了蒸制的方法,花呈壓縮狀,彼此粘連,在購買過程中應注意區別。買后存放于陰涼干燥處,密閉以防霉變、蟲蛀,但久存容易散失香味,且顏色變深,味道變淡,這也是鑒別陳新的一種方法。
傳統上,菊花加工過程中可適當用硫黃熏制,取其殺蟲保鮮之功,但不可過量,否則對人體有害。市場上偶有用硫黃過度熏制的菊花,味道發酸、澀,購買時應注意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