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王慶悅
幼兒教育旨在幼兒的啟蒙教育時期,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培養幼兒的良好性格和生活學習習慣。其中,培養幼兒獨立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需要在充分了解幼兒行為習慣的基礎上,實施科學有效的教育指導策略,使幼兒養成獨立的性格特征和良好的能力品質。具體來說,可以從幼兒園日常生活入手,優化教育教學策略,充分結合游戲活動,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還要重視對幼兒良好性格能力素質的培養,從而增強幼兒的獨立性。本文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圍繞幼兒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獨立性進行了探究,分享了在幼小銜接過程中的有效教育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健康領域的指導要點中明確提出:“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需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通過觀察各個年齡階段幼兒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在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家長能夠更輕易地滿足幼兒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但此類行為太過就會形成溺愛式的教育模式,進而影響幼兒心理發展。一旦幼兒對家長產生了依賴心理,就無法獨立解決問題、更無法健康成長,這顯然不利于幼兒的良性發展。另一方面,隨著當下素質教育改革的進行,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教育的一項重任,因此培養幼兒的獨立性不容忽視,應該貫穿在整個幼兒教育過程中,并結合當下幼兒心理和行為特點,利用多種教育教學方式培養幼兒獨立性。
一、從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入手,強化幼兒獨立意識
幼兒年齡雖小,卻擁有極強的好奇心和自我意識,這些特點都可以驅使其對世界進行探索。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抓住幼兒表現出來的自我意識,從小事出發進行合理的滲透和引導,不斷發掘幼兒的獨立性意識,鼓勵其自主完成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逐漸強化幼兒的獨立意識。
(一)自主取餐形式
在幼兒園期間,教師就需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在吃飯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幼兒創造集體化的自主環境,使他們學會自己吃飯。而且教師還可以采取自主取餐的形式,讓幼兒自己取餐,按照自己的需求用各種餐具盛飯,飯后自己清洗餐具。
(二)值日生制度
將幼兒分為五組,設立監督員、打掃員等崗位,幼兒在早上自主選擇崗位,帶上值日生牌;午休后,讓監督員鼓勵每位幼兒自己穿衣、穿鞋;活動后,幼兒要自主收拾好活動用具,整理好桌椅板凳;放學后,則需要按照制定好的值日計劃讓部分幼兒開展簡單的值日活動,從而讓幼兒認識到他們既是集體的小主人,又是自身的小主人,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意識,享受到獨自完成工作后的成就感和樂趣。
二、優化教育教學策略,鼓勵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
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也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獨立性,結合幼兒擁有極強想象力、好奇心的特點,針對性地幫助其探索生活中的奧秘,使其在思維能力和知識結構上有所提高,讓其擁有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獨立性對幼兒成長的重要作用。
(一)巧妙介入幼兒活動
例如在《不喜歡運動的國王》主題表演游戲實踐中,教師進一步發揮游戲性教學的自由、能動、充滿想象力的特點。整個教學過程中,從最開始的游戲準備、材料準備、道具制作以及之后的角色選擇、排練等環節,教師都最大程度上給予幼兒自主進行的機會,讓其獨立完成表演過程的各種工作,培養其與人交流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種有意引導的特殊教學環境下,幼兒的獨立性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
(二)自主選擇區域
在進行幼兒的教育教學活動時,可以在區域選擇上給予幼兒較大的自由度,如在進行自主游戲活動時,培養幼兒“我是活動的小主人”的思想,使其參與到游戲環節中,充分展現其自主性。
三、充分結合游戲活動,使幼兒獨立完成活動任務
幼兒好奇心重,同時游戲對幼兒有著天生的吸引力,因此將游戲活動融入幼兒教育教學工作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式。以游戲為載體,一方面可以增強幼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以游戲任務的形式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一)提供豐富的區角游戲材料
在幼兒進行游戲活動時,環境就是幼兒游戲活動的基礎保障,要想將幼兒的獨立性培養貫穿至幼兒教育的游戲活動環節,就需要教師格外注意對幼兒游戲環境的打造。首先,區角游戲的活動場所中要有豐富的游戲材料供幼兒選擇。其次,在游戲材料的投放方面,也要注重游戲材料的層次性,以便充分發揮環境作用,培養幼兒獨立性。
(二)采用適當的游戲獎勵策略,注重分享環節
在為幼兒營造高自由的自主游戲環境時,不僅可以在物質環境的創設上下功夫,也需要在幼兒內在“軟環境”上進行改善,即采用適當的獎勵形式。尤其在幼兒層面,當其在自主探索學習中取得成果時,教師要進行恰到好處的鼓勵,肯定其表現,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以便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在活動結束后,教師也要鼓勵幼兒分享自己在獨立探索時的想法與心得,從交流中獲得提升。
四、發揮家庭教育作用,幫助幼兒塑造良好品質
幼兒都是貪玩好動的,面對有趣好玩的事情時,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理念會顯得尤為重要。過于消極地阻礙幼兒貪玩好動的念頭,會阻礙幼兒的自我探索,不利于其獨立性的培養。相反,對幼兒貪玩好動的行為無動于衷也可能使其形成貪玩懶惰的毛病,不能積極地面對一些事情,這也不利于幼兒獨立性格的培養。因此家長也要注重幼兒自主獨立性的培養,發揮家庭教育的正確引導作用,從日常生活中著手,關心幼兒身心成長,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正確引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品質。
舉例來說,日常生活中,幼兒往往會被電子設備所吸引,一度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耽誤吃飯和其他日常活動,這都是幼兒會出現的正常現象,是由于幼兒自制力不強導致的。針對這種問題,家長不能極端地干涉或干脆放任不管,而是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正確引導,如給幼兒安排合理的娛樂和游戲時間,以規范行為習慣,進而培養幼兒合理安排時間的能力。除此之外,于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榜樣,營造自主、獨立、溫馨的家庭氛圍,給予幼兒足夠的自主獨立空間,在家庭教育中以引導為主,將幼兒作為獨立個體與之進行交流與相處,以培養幼兒獨立性為目的為幼兒創造自主發展的空間,助力幼兒成長。
綜上所述,幼兒獨立性的培養至關重要,對于幼兒的學習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為此,要優化和完善幼兒教育,幼兒教師和家長都要充分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為幼兒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焦?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