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王質冰
傳統節日蘊含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精神財富,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也說明傳統節日文化蘊含著巨大的教育價值。在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課活動中融入傳統節日文化,使節日文化成為創意美術活動的重要教育資源之一,既能調動幼兒參與創意美術教育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也能促使幼兒去感知傳統節日文化的創意之美。
一、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創意美術活動遵循的原則
傳統節日文化內容較為寬泛,其蘊含的倫理風俗以及精神情懷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符。為此,幼兒教師在選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創意美術活動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做到“古為今用”“古今結合”,體現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創意美術活動的時代性以及動態性,并與當前幼兒教育所倡導的文化精神相一致,從而通過傳統節日文化不斷拓展創意美術活動的形式,豐富活動內容。
比如在開展小班創意美術活動時,活動的目標是讓小班的幼兒感受節日文化氛圍,通過組織親子活動,如端午節家長和幼兒一起動手包粽子,或者中秋節家長與幼兒一起做月餅、吃月餅,讓幼兒進一步感受中秋、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的美食文化。而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活動的目的則是深化情感體驗,讓幼兒與父母一起制作端午香包或者是中秋節的燈籠,通過制作傳統節目的道具,不斷增強幼兒對傳統節日的情感體驗。而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則是開展富有創意的傳統節日作品展示展覽活動,如讓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花燈或者是“龍舟”等創意作品,引導大班幼兒發揮自我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積極動手動腦制作創意作品,使幼兒在動手、動腦、動耳、動眼、動口中深入體會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教師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到各個階段的創意美術活動中,使幼兒有了豐富的文化體驗,幫助幼兒拓展知識,激發幼兒對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知識的興趣。同時,幼兒在體驗中不斷豐富情感,逐步走進創意美術的世界。在傳統節日文化活動中,結合幼兒的年齡段選擇適合幼兒創意美術活動的主題內容,最終實現既能傳承傳統節日文化,也能不斷拓展創意美術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的目的。
二、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創意美術活動的民俗與藝術特點
(一)傳統節日中的民俗活動是創意美術傳承的有效載體
傳統節日活動中包含了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民俗活動中還蘊含著更為豐富的美術元素。如每當春節來臨,慶陽社火便成為傳統的慶典狂歡活動。這里面有高蹺、舞獅、秧歌、旱船等活動,每年都會推陳出新,注入新的元素,已成為老百姓喜愛的民俗活動。其中的舞獅獅身設計色彩鮮明靚麗,體現了高超的民間手藝,為幼兒園開展創意美術活動提供了創作靈感和資源。在創意美術活動中融入和傳統節日相關的民俗活動,能有效豐富教育內容,引導幼兒體驗、感悟傳統文化。
(二)傳統節日文化蘊含的藝術特色成為創意美術活動開展的底蘊
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元素,這些藝術元素都來源于生活,是對群眾勞動場景的生動再現,體現多姿多彩的藝術特色。這些藝術元素,既有布藝、手工、編織等工藝品形式,也有剪紙、年畫等繪畫形式,這些材料都源自于本土的各種資源,其手法簡練而質樸,色彩艷麗濃重。不同的藝術展示形式,成為各種傳統節日下的文化元素,這也為幼兒創意美術活動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教育資源與活動資源。而傳統節日文化所蘊含的文化創新精神,同樣也豐富著幼兒的感受體驗,將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埋進幼兒的心靈,靜待生根發芽。
三、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創意美術活動的策略
(一)開發傳統節日文化,豐富創意美術活動的內容與形式
將傳統節日融入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以幼兒的自身年齡特點及幼兒學習創意美術的規律為根據,選擇與各階段幼兒相契合的節日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并將其有效滲透到創意美術教育中。傳統節日文化也并不是拿來就用,所選擇融入到創意美術活動中的內容應與幼兒需求相符。為此,創造符合幼兒認知特點規律的創意美術內容尤為重要。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重新挖掘、開發、利用傳統節日活動中與創意美術內容相符合的要素,將其作為創意美術的教育資源。同時,要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篩選、提煉更有創意的部分融入創意美術活動內容,并且對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進行改造,讓學習內容符合幼兒認知需求,進一步開展創意美術教學。
(二)創設主題鮮明且靈活可行的物質環境
讓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創意美術教育活動中,需要教師營造良好的物質環境。物質環境中的主題要鮮明,且要有較強的靈活性與操作性,體現一定的民間文化氛圍。幼兒年齡尚小,其情緒也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為此,教師創設和諧、愉悅、自然、快樂的氛圍十分有必要。物質環境就是幼兒所見所感的環境,包括室內的環境,也包括室外的環境。如幼兒園的主題墻面,園中的花草樹木、亭臺樓閣等環境。每個班級的墻面或者是樓道、走廊等處,都可以展示幼兒的創意美術作品,為幼兒提供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這一環境中進行創造。教師則通過當地文化館、民間文化相關管理部門,獲取與傳統節日文化相關的更加豐富的信息,從中選擇、整合有益于兒童身心發展的內容,并創設融入創意美術活動的學習環境,為幼兒提供學習和感受的條件。在每一個傳統節日來臨之際,教師或者是家長都應適時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走進生活,欣賞當地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文化活動,讓幼兒融入到濃厚的傳統節日氛圍中,多觀察多思考,從而將所見運用到美術繪畫或者手工作品制作中,建立美術認知,深化情感。
(三)給予幼兒更多直觀學習以及體驗的機會
要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到創意美術教育活動,教師應創設良好的班級環境與條件,讓幼兒沉浸式感受藝術美、創造藝術美,豐富感知與情感體驗,熱愛傳統文化。同時,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現美,在不斷的發現與體驗中,培養幼兒的操作能力、創作能力。在教室設置創意坊,并分類開辟欣賞區一一展示民間工藝品。如讓幼兒在剪紙欣賞區欣賞具有當地傳統地域文化的剪紙,引導幼兒欣賞多彩多姿的剪紙圖案,使幼兒逐步了解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大膽創造。在這一環境的影響下,讓幼兒不斷獲得美的熏陶,解讀美術元素,更好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開展創意美術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收集與投放具有當地特色的材料,組織幼兒進行創意美術設計,使幼兒能近距離學習并感受傳統節日文化,借助創造美術作品豐富體驗,幫助養成幼兒的美術素質。教師還應鼓勵幼兒用各自的方式對生活之美進行創造,從而有效開展富有地方特色與生活情趣的一些系列美術活動,形成創意美術,構建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美術活動體系,比如剪窗花、唱童謠、看社火、舞龍獅等,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提升創造力。
總之,要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到美術創意活動中,教師應不斷挖掘其中蘊含的美術元素,選擇適合各階段幼兒的教育內容,使幼兒易于接受,不斷提高審美能力。美術創意活動借助傳統節日文化,能更好地引導與啟迪幼兒,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使幼兒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發現美、表達美、創造美,以此深化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了解,培育實踐認知能力,更好傳承中華文明。
注:本文系2022年度慶陽市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傳統節日融入幼兒園美工活動的創新實踐研究”(立項號:QYKTLX〔2022〕015)的研究成果。
(李?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