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倫彬



在樂昌市坪石鎮一個偏僻的山村,有一古老的山寨,前后左右山崖之下,竟然矗立著二三十間紅砂巖磚砌筑的石屋,既有做飯、睡覺的房子,還有舂米、搗糍粑的石臼等生活用具。雖大多房子已破敗坍塌,但仍然可見當年輝煌壯觀的情景。這就是皈塘村委會大公沖虎踞寨。
虎踞寨,又名忠臣寨,位于大公沖村附近陡峭的山崖上。寨門高約三至四米,看那巍然陣勢,縱使有賊匪竄來,山門一閂,萬夫莫開!寨門上,左邊有一房子遺址,右邊有觀察哨口和射擊孔。登至山頂,蜿蜒而下,赫然見前方石崖之下有數間石屋映入眼簾。左右環視,翠竹雜樹掩映下,依稀可見還有破敗的石屋點綴其中,甚是隱秘。周圍的石屋,大多依崖而砌,以崖當頂蓋,也有的露天砌石蓋瓦,均高低寬窄不一。有些門楣之石,陰刻有字,如“選泰堂”,側方之石則鐫刻有“九甲香生”。在山窩處,還有一眼清澈的山泉,從石縫中汩汩而出。古人用泥石砌之,形成了一個山塘。而站在東南方向俯瞰,周圍青山環繞,綠水迂回,風景秀麗,令人心曠神怡。
皈塘人為何要在此僻遠之處建山寨?這與明末清初天下大亂,匪賊猖獗有關,附近一帶民眾籌集資金,在地勢險峻的虎踞寨駐寨避亂。
據《樂昌黨史》記載,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共樂昌縣委、樂乳宜邊工委、宜樂縣委、湘粵邊工委和湘南特委均在此從事過革命活動。而最令人難忘的是在此消滅了敵人的一個保安連。《谷子元革命回憶錄》記載,1933年秋,國民黨第八區保安司令歐冠日夜夢想消滅紅軍游擊隊,提出所謂“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穩定東邊,孤立西邊”“剿撫兼施”等口號,不斷派遣密探進入粵北湘南各縣搜集我黨我軍的活動情報,隨時派兵“進剿”。1934年3月,歐冠派了他的基本武裝力量何卓化營的一個連100多人,由歐冠的侄兒歐堯率領,從良田進至黃茅,再由黃茅進入打鳥坳,大肆搶劫擄掠,殺豬打狗,大吃大喝,酒醉醺醺,竄回良田。湘粵邊游擊隊偵知敵人行動意向之后,即在敵人回良田的必經之地雷打石埋伏了一支由政委蔣月直接指揮的游擊隊,坐等獵物入網。這天,日中過后,敵人酒醉飯飽,斜掛著步槍,歪歪斜斜地進入只可供單人通過的險地雷打石我伏擊圈內。一陣槍炮響過,前面的敵人應聲倒地。隨即在這里展開了激烈戰斗。敵人雖有百人以上兵力,但無法展開,而我們憑險阻擊,居高臨下,威力極猛,不到一個小時,敵人在被打死七八個、傷20多人之后,紛紛放下武器繳槍投降。這一戰,歐冠賠上了自己的侄兒歐堯,外加七八十個士兵,落得個全軍覆沒。據歐冠1982年7月談到這一戰時講:“最后只剩下九個人、六條槍回來。我的親侄兒也被打死了。”
雷打石一戰,游擊隊員繳獲了敵人70多支步槍和一些軍需物資,對一些繳槍投降的人不殺不辱,每人發給一塊銀洋讓其回家。這一戰,滅了敵人的威風,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群眾和游擊隊員的斗爭意志和戰斗熱情。
2021年,虎踞寨被樂昌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樂昌市不可移動文物。
為了打通紅色革命遺址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夏,坪石鎮政府爭取上級資金,硬化了通往大公沖的公路。虎踞寨紅色旅游,必定會迎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