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英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思維表現形式,是指人們在面對各種問題時,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不斷創造新的解決方案的思維活動。通過創造性思維,不僅可以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獨特的、有社會意義思維成果,開拓人類知識的新領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語言發展的過程也是思維發展的過程,二者相互促進。”“積極觀察、感知生活,發展聯想和想象,激發創造潛能,豐富語言經驗,培養語言直覺,提高語言表現力和創造力。”思維能力是初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在此,筆者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作了一定的實踐研究。
一、營造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條件。初中教育在之前一直是為了升學率服務的,一直以來都是以考核為主,但是我們需要根據時代的變遷,對于教學方式進行改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放棄傳統古板的教學習慣,需要積極主動地對語文教學進行改變創新,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提高。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才能夠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教育。我們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為例,這篇文章描述了魯迅先生活潑且生機的童年生活,冬天捕鳥、摘覆盆子等等野外游戲都是富有樂趣的,但是教師不能夠只讓學生閱讀課文來理解這些樂趣,因為這些生機勃勃的野外生活對于當前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遙遠的生活,他們不能夠理解這種野外游戲的樂趣,也不會對這些游戲感興趣,因為現在電子閱讀、網絡游戲占據了他們娛樂生活的所有時間,對于這些古老的野外生活甚至會覺得無趣,學生也就不能夠理解魯迅先生被迫離開百草園的童年生活的煩悶,從而對于文章也就不能夠理解其中深意。因此教師應該借助于現在的網絡與科技設備,使學生對于百草園的游戲生活進行較為深入的了解,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使他們自己對百草園的生活產生興趣并進行探索,營造出積極好奇的氛圍,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準備一些工具,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行實際操作,一起采摘覆盆子一起捕鳥,體會到魯迅先生在百草園的樂趣。這種授課方式能夠給學生帶來趣味性,使學生理解魯迅先生的無限樂趣,從而更能夠理解這篇文章的內在意義。
二、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初中生也身處在一個十分絢麗的萬花筒世界,社會以及網絡的不斷發展,促使各種新興事物層出不窮,而新事物的產生自然也會帶來各種新問題,這也是學生求知欲的表現。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就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于課堂上學生的質疑即使再幼稚也不應該忽視,因為學生只要質疑就表示其對意境進行了思考,屬于創造思維活動,對于學生創造力提升意義非凡。為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分析問題,鼓勵學生多提為什么,以此有效讓學生在質疑中發展自身創造力;另一方面還需要指導學生學會質疑,鼓勵學生大膽聯想,這樣就能有效打開學生思維空間,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發散性思維訓練,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發展與提升。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孫權勸學》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將“學”作為這一文章主題,引導鼓勵學生探究“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分析這一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在討論過程中學會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同時得到只有學習才能讓人得到發展與提升,在發展學生創造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充分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尊重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身為一名教師開展教學的基本要義,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都是教師對于學生開展滿堂灌的教學,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嚴重的遏制,這不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更不利于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因此我們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學會獨立自主的學習,掌握更加全面的學習方法。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豐富多彩,學生不可能根據教師的想法,一步一步機械的學習,教師應當充分的認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從已有的知識框架中,提取有效的學習知識,從而產生自我認知,進行創造性思維發展。例如在《濟南的冬天》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自主預習,一方面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主預習獲取一些問題答案,例如在對作者以及相關背景的知識預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問題的提示,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的具有合理性。或者教師為了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動創造性,讓學生通過一些問題的回答,了解有關濟南的冬天的一些特點,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學習一篇文章從預習到學生進行正式的學習,以及最后的復習,都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師充當的角色是對學生的一個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根據自主預習中存在不足的地方加以完善,進一步豐富學習體驗。當然,開展自主學習,教師也可以適當地指導一些方法,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歸納具體特點;品味文章語言,體會文章的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等等,只有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能夠自由的思考、自由發言、自由想象,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總之,培養創造性思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為終極目標,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將這個理念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不斷培養、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