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杰(北京市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北京 100000)
化工企業生產特點:一是復雜性。化工企業的生產涉及多種化學反應、催化劑、高溫高壓、物料流動等復雜的工藝流程;二是多環節。化工企業生產包括原料采購、儲存、處理、生產、加工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存在安全風險;三是自動化。化工生產過程中采用了大量的自動化技術,包括自動控制、計算機監控等,但這也增加了一些特定的安全隱患;四是高度依賴設備。化工企業的生產需要大量的設備和機器,設備的質量、可靠性和維護情況對生產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五是涉及大量有害物質。化工生產會涉及大量有害物質,如有毒氣體、易燃液體等,這些物質的泄漏和排放會對人員和環境造成嚴重威脅[1]。
化工企業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一是火災和爆炸。由于化工企業生產涉及高溫、高壓、易燃等因素,所以火災和爆炸是最嚴重的安全隱患之一;二是毒害。化工企業生產中使用的化學物質往往具有毒性,如果未經適當處理和保護,對人員會造成毒害甚至危及生命;三是腐蝕。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許多化學物質具有強腐蝕性,對設備和管道的腐蝕會導致泄漏和故障,危害人員和環境安全;四是壓力失控。由于化工企業的生產涉及高溫高壓,當設備和管道的壓力失控時,可能會導致爆炸和泄漏等安全事故;五是環境污染。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廢水、廢氣、廢渣等對環境造成污染,特別是排放的有害物質會對周圍環境和生態系統產生不可逆轉的破壞[2]。
化工企業的火災特點主要包括:一是易爆性。化工企業生產的原料和產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著火,很容易引發爆炸,擴大火災范圍,增加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二是持續性。化工企業的生產過程通常是連續進行的,火災一旦發生,很難立即停止生產,導致火災持續時間較長,擴大火災范圍,增加撲救難度;三是高溫高壓。化工企業的生產設備通常處于高溫高壓狀態下,一旦發生火災,設備在高溫和高壓狀態會加速火災的蔓延和擴大;四是毒性大。化工企業生產的原料和產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毒化學物質,火災一旦發生,這些有毒化學物質可能會釋放出來,對周邊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五是多樣性。化工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繁多,每種產品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火災危險性,需要根據不同的產品種類制定相應的滅火救援預案和應急處置措施[3]。
因此,針對化工企業的火災特點,應該采取科學的防范措施和滅火救援預案,加強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技能水平,以保障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化工消防監督管理的具體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消防設施管理。工作人員要對化工企業消防設施進行巡查,督促化工企業對消防設施、滅火器材等的維護保養和更新等工作,確保化工企業消防設施的有效性和完好性;二是火災預防。工作人員通過對化工企業開展安全檢查等手段進行消防隱患排查,防范化工企業火災事故的發生;三是火災應急管理。工作人員負責火災報警,在發生火災時負責疏散人員,還要進行滅火救援等應急處理,以及負責火災事故的調查和事故處理等工作;四是消防宣傳教育。工作人員負責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員工的消防意識和滅火救援技能[4]。
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的重點部位主要包括:一是生產裝置和工藝設備。包括化工生產裝置和工藝設備,如反應釜、儲罐、管道等。這些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需要特別重視;二是化工品的儲存區域。化工品儲存區域包括儲罐區、儲存倉庫等。這些區域存儲的化學品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采取特殊的防火、防爆措施;三是辦公區域和生活區域。化工企業的辦公區域和生活區域也需要重點關注。在這些區域內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如辦公室用品、電氣設備等。此外,生活區域還存在人員密集和火源頻繁的情況,需要特別注意。四是消防設施和安全出口。消防設施和安全出口是化工企業防火防爆的重要保障措施。消防設施包括自動滅火系統、消防水系統、防煙排煙系統等,安全出口包括應急通道和疏散樓梯等[5]。
綜上所述,化工企業的重點部位主要包括生產裝置和工藝設備、化工品儲存區域、辦公區域和生活區域、消防設施和安全出口等。在日常管理中需要特別關注這些部位,加強安全管理,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
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的重點項目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火災隱患排查。化工企業應該對廠區內的火災隱患進行全面排查,尤其是對企業的生產裝置和工藝設備,以及化工品儲存區,化工品運輸裝卸區域等,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生產環境的安全;二是消防設備的維護。化工企業應該定期檢查和維護各類消防設備和設施,保障火災發生時各類消防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轉和有效性。包括自動滅火系統、消防水系統、防煙排煙系統、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以及各類滅火器材等;三是員工消防培訓。化工企業的員工多數是火災發生現場的目擊者,員工的第一反應以及采取的措施,對火災釀成的后果影響非常重要。化工企業應該定期開展員工消防培訓,提高員工的火災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四是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化工企業應該在生產工作中加強對員工安全意識的宣傳,以及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對員工安全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強化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員工火災風險防范意識,這是保障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前提;五是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化工企業因自身就存在著很大的消防安全隱患,企業應該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確保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夠快速、有效地進行應急處理。應急演練的訓練,也能夠快速提高企業人員的防火自救能力。
綜上所述,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的重點是確保生產環境的安全,定期維護和檢查消防設備,加強員工消防培訓和安全生產意識的宣傳,以及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和定期演練,確保企業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運營。
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的困境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面臨技術難題。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會涉及各種化學反應,不少設備還需要在高溫高壓下運行,因此火災發生的可能性較高。針對化工企業特殊的火災危險性,消防部門需要掌握專業的化學知識,以及消防設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以便能夠有效地預防和撲滅火災,需要面臨技術難題。
(2)消防管理難度大。化工企業一般規模較大,生產過程涉及的環節復雜,管理難度較大。在消防管理方面,需要考慮到消防設備的維護和更新、要對員工消防意識和消防技能的培訓、還要制定合理科學的應急預案以及應急預案的演練等多個方面,對于化工企業來說,消防管理難度較大。
(3)資金投入不足。化工企業的消防設備需要定期維護和更新,但由于成本較高,企業可能會在這方面缺乏投入。此外,消防設備的更新換代也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尤其是當前各行各業都在面臨著轉型。消防部門運用智能化消防管理系統,化工企業的消防設備也要轉型升級才能與消防部門的智能消防監督管理系統連接與融合。如果化工企業不能承擔這些費用,將會影響消防設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缺乏監管力度。化工企業在消防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監管難度,因為化工企業的生產過程不僅需要消防部門的監督管理,還涉及安全環保等方面的監管,同時還涉及其他多個部門的監管。如果某一方監管部門的力度不足,都將會影響到企業的消防安全。
(5)受員工消防意識影響。由于化工企業的生產環境存在較大的危險性,員工是消防監督的第一線基層,如果員工對消防安全缺乏足夠的認識,消防安全意識不強,將會影響到整個消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企業需要加強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消防監督管理效果,受員工消防意識的影響很大,對于化工企業來說,有著一定的壓力。
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困境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生產過程的特殊性。化工企業的生產過程通常涉及各種化學反應,多數設備要在高溫高壓下進行,因此存在較高的火災危險性。同時,化工企業的生產過程通常比較復雜,需要多個部門進行協調監督管理,這也給消防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
(2)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不足。化工企業的生產過程需要多個監管部門進行協調管理,如果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不足,將會影響到企業的消防安全。此外,部分地區的消防監管制度和標準也可能存在不足之處。有的地區甚至存在一個部門,一個監督標準。多個部門監督一個化工企業,會導致監督結果出現沖突現象。
(3)企業自身因素。部分化工企業自身存在著許多不足,導致消防管理能力欠缺。如企業資金利用不當,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到消防管理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培訓不力,無法提高員工消防意識。企業消防管理能力不足,導致消防設備設施維護不到位等問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消防管理的有效性。
(4) 外部環境因素和社會因素。首先,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由于化工企業的特殊性,常常會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如:天氣、氣候、自然災害、不可抗力等,可能對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帶來一定的影響。其次,受社會因素影響。化工企業除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外,還會受到一些社會因素,如:企業安全意識不強、企業過度追求經濟效益等,也可能導致化工企業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困境。
4.1.1 提高企業消防安全意識
化工企業應加強員工防火安全教育,讓員工充分意識到工作環境存在的安全隱患,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經常講解分析化工企業火災案例,教育員工不能有僥幸心理,在工作中必須按照標準規范操作,不得有絲毫馬虎大意,將安全意識根植于員工心中。
4.1.2 完善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業是消防高危行業,應制定和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加強消防安全管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強化企業領導防火值班制度。尤其是在高溫干燥火災易發季節,以及節假日期間;企業應定期實施防火安全檢查制度。如以周或以月為單位;建立完善的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企業日常消防自查自檢制度。明確消防管理的職責和權限,將消防責任落實到個人。完善消防管理制度,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4.1.3 加大企業消防設備的資金投入
化工企業是消防安全重點企業,應加大消防設備的資金投入,給企業安裝先進的智慧消防系統,確保企業的消防安全;配備齊全的消防設施和器材。根據企業生產的需要,企業應對每一項設備都要有相對應的滅火器材;加強消防器材設施的維護和管理。如發現消防器材、消防設施損壞或達到使用期限,化工企業應及時修理或更換,確保火災發生時,化工企業的消防器材能夠有效運用。
4.1.4 加強企業人員防火滅火培訓
在許多化工企業火災案例中,因員工缺乏基本消防常識引發的惡性事故很多。化工企業應根據生產狀況,培訓員工的基本消防常識。讓員工學會使用基本的滅火器材,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定期對員工進行防火滅火實戰演練,培訓員工面對火災不僅有清醒冷靜的頭腦,還能夠及時做出正確處理。
4.2.1 加大對化工企業的監管力度
消防部門應加大對化工企業的消防監督管理力度。定期對企業進行全面安全檢查。檢查化工企業的設備設施配備情況和運行情況;檢查企業重點部位消防安全情況;檢查企業監控設施正常運行情況以及覆蓋情況;檢查企業員工是否按照規范標準進行操作。加大防火安全監管力度,能夠強化企業的安全管理,提高企業的安全意識,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
4.2.2 提升消防人員的技能
化工企業的消防監督管理與其他行業不同,需要消防人員掌握專業的化學知識,和專業消防設備的運用。提升消防人員的專業能力,培訓他們對安全隱患及時發現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消防人員要熟練運用先進的消防監督管理軟件系統。此外,加強救援隊伍的培訓。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快速、準確地進行應急處置和救援行動,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建立高能力、高素質的化工消防隊伍,確保化工企業以及一方的消防安全。
4.2.3 加大對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設備的投入
首先,建立互聯網消防監督管理平臺。消防監督管理部門應將區域內的化工企業聯合起來,利用現代科技建立消防監督管理平臺。其次,應用智慧消防體系。智慧消防體系是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下建立起來的,依靠大數據分析實現動態防火監督管理,并將數據傳輸至監控中心。提高了監控效率,減少了人為巡檢的工作量。智慧消防還能夠發現潛在的風險因素,可以快速響應各類突發事件,及時采取措施預防和避免火災事故,使防火監督管理始終處于主動地位。
4.2.4 制定科學合理的防火應急預案
消防監督管理部門應制定科學的應急預案。首先對化工企業進行全面安全風險評估,確定火災潛在風險類型。其次,確定滅火救援組織機構,明確各級應急救援人員的職責、權限、協調方式,保障滅火救援工作的有序開展。再次,制定應急處置方案,應急通信方案,應急物資儲備方案,人員撤離方案等。安排應急演練,提高應急救援隊伍應對能力和技能水平。
4.2.5 加強消防宣傳工作
消防監督管理部門應加強消防宣傳工作,將消防宣傳面擴大到企業和周邊居民區以及消防監督管理部門。提高化工企業員工和周邊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增強他們的消防基礎知識,一旦火災發生,做出正確有效的處理措施。加強消防宣傳工作,增強全員參與消防工作的積極性。
對化工行業的安全管理問題,除企業本身能夠自覺自律外,要加強對化工行業安全的監督管理。發揮出地方管理部門、環保部門、消防部門、應急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能。定期檢查化工企業的安全隱患。重點檢查危化品的安全防范措施,危險品儲存場所安裝紅外攝像頭情況,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嚴格按照安全標準規范執行。停產或關閉自行整頓治理直到符合標準方能開始生產。地方要形成多個部門齊抓共管的聯合執法機制;化工企業一旦出現火災事故,地方政府不僅要追究化工企業領導干部責任,還要追究相關監察部門的責任。杜絕監管部門徇私舞弊或吃拿卡要后的不作為,增加監管部門的責任心和責任感。保障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也是保障地方人民生命、財產、環境等安全的需要。
化工企業生產環節多,工藝復雜,涉及許多有毒有害物質,容易出現火災和爆炸等消防安全隱患。消防部門對化工企業安全監督管理的項目有火災隱患排查,消防設備維護,員工消防培訓,強化安全生產意識,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化工企業的生產裝置和工藝設備、化工品儲存區域、辦公區域和生活區域、消防設施和安全出口等,是消防部門安全監督檢查的重點部位。加強化工企業消防監督管理,不僅是消防部門的職責,地方政府、環保部門、應急部門也應發揮出監督管理職能,保障化工企業的安全運營,保障地方民眾生命和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