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赫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徐麗紅

1.發病規律根腫病是一種由土壤傳播的真菌病害,主要以休眠孢子囊的形式存在和傳播,在病殘體、土壤中分布較多,常粘附于種子表面和未充分腐熟的農家有機肥等處。休眠孢子隨著水流、風、土壤翻耕、昆蟲活動、農事操作等途徑進行傳播。在外界溫度9~30℃、土壤相對含水量45%、pH小于7時,休眠的孢子囊就會萌發,成長為可游動孢子,侵入大白菜、紅菜薹、油菜、芥菜、甘藍等十字花科寄主的幼根和根毛內,進一步發育成變形體,變形體進入根部皮層組織的形成層細胞內,不斷刺激形成層組織分裂和增大。當外界溫度在20~25℃、土壤相對含水量為70%~95%、pH6.4左右時,只需要8~10天,病菌就能使根部形成大腫塊。
2.為害癥狀可為害大白菜、紅菜薹、油菜、芥菜、甘藍等十字花科秋冬作物,被害植株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出現萎蔫、矮縮,甚至黃化;根部發生病變、畸形,出現粗大的根瘤腫塊,之后根部出現腐爛,嚴重影響植株生長,導致作物產量大幅下降或絕產。
3.生物防治方法主要采用枯草芽孢桿菌等高濃度微生物菌液澆灌作物。①防治原理。一是以菌殺菌。大基數的枯草芽孢桿菌快速繁育形成優勢菌群,具備空間優勢和營養競爭優勢,能阻止根腫病等有害病原細菌、真菌的繁殖,有效干擾有害病原微生物對植株的侵染。此外,枯草芽孢桿菌的代謝產物中富含抗菌物質,能快速有效抑制土壤中根腫病病原微生物的生長代謝和繁育。二是促使植株生長。枯草芽孢桿菌的代謝產物中含有細胞分裂素的類似物、促生長激素等成分,還可誘導植物產生吲哚乙酸等,有利于植株生長,增強植株抗逆性。三是改良土壤。枯草芽孢桿菌是安全無污染的微生物菌劑,摻入有機肥料中,可提高植物對肥料中的有機質的利用率;在土壤中大量繁育時,形成益生菌占位優勢,可降低根腫病的重茬為害;還可加快土壤中有機質分解轉化為腐殖質,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促進形成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降低土壤容重、減輕土壤板結,使植株根系生長有更好的環境,增強植株長勢,提高抗逆性。②具體方法。一是蘸根法。在作物移栽時,將幼苗浸泡在高濃度枯草芽孢桿菌菌液中,持續3~5分鐘。二是灌根法。選擇商品枯草芽孢桿菌菌劑,根據菌劑的活菌密度,一般加水稀釋500~1000倍,攪拌均勻后進行灌根。也可以擴繁后使用,即用100克紅糖、10克酵母、500克水,攪拌均勻后發酵24小時,用發酵好的紅糖液繁殖枯草芽孢桿菌,再按照稀釋倍數進行調制,對作物進行灌根或沖施即可。灌根法一般間隔7~10天施用1次,施用3~5次即可。③注意事項。一是保障枯草芽孢桿菌繁育的基礎營養。當土壤中腐敗有機質充足時,枯草芽孢桿菌適應生存能力非常強,繁殖也快,因此土壤中需施足有機肥。二是不與殺菌劑、抗生素、消毒劑等藥劑同時使用,這些藥劑會殺死枯草芽孢桿菌,影響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