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編輯部?焦貴萍?蔣美玲
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成為中國最年輕的省份。1988年海南教育期刊社在海南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環境中誕生。成立于建省元年的海南教育期刊社,不知不覺走過了35個年頭。35年里,海南辦經濟特區、建設國際旅游島、建設自由貿易港,以敢闖敢試的特區精神不斷開拓進取、蓬勃發展,而海南教育期刊社始終站在海南教育改革的沃土上不斷耕耘,不斷積蓄,而今迎來盛年。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新教育》當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海南自貿港建設需要的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35年,不斷探索,不斷跨越。
2004年海南省教育廳將《海南教育》委托給海南師范大學主管主辦,從此《海南教育》更名為《新教育》,開啟了新的辦刊歷程。在海南師范大學黨委的領導下,更名為《新教育》后,期刊社積極謀求創新發展,拓展辦刊思路,更加注重在“新”上做文章,注重挖掘海南教育領域的新改革、新計劃、新人新事,不斷開拓進取。
35年來,《新教育》期刊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出版方針政策,堅持黨的辦刊宗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服務海南教育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的辦刊風格、辦刊理念。在海南省委省政府、海南省教育廳和海南師范大學領導下,海南教育期刊社以服務教育大局為己任,遵循“立足海南,面向全國”的發展戰略,著力以“國際視野、中國智慧”打造“海南品牌”,為海南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教學教研和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了廣闊平臺,為廣大青少年學生學習和探索創設了多姿多彩的園地。《新教育》努力成為宣傳海南教育事業的有利抓手,努力成為助力教師成長的園地,努力成為孩子們幸福成長的港灣。
35年來,海南教育期刊社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圍繞海南教育工作大局,積極探索符合海南實際、能體現自己特色的辦刊路子。由最初的《海南教育》月刊到后來的《新教育》上旬刊、中旬刊、下旬刊三刊,逐步形成了《新教育》期刊、博雅教育研究院和海南師范大學全民閱讀推廣中心三大板塊發展格局,努力構建推進教育、科研、學校和師生全方位、立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宣傳服務平臺。
35年里,期刊社強化主題宣傳,弘揚社會主旋律。注重創新報道手段,有針對性地做好期刊內容策劃,聚焦重點,突出亮點,講好海南教育故事,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品質的作品。2020年我刊策劃了“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期刊主題宣傳;2021年圍繞建黨100周年策劃了“青少年期刊講黨史”主題宣傳活動;2022年策劃“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青春獻禮二十大,強國有我新征程”等欄目,刊發了《復興征程萬里風正勁 育人重任千鈞再奮蹄》等文章,本刊記者采寫報道了《建百姓滿意的學校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將“榕樹精神”撒向瓊州大地》《教育是改變而不是迎合》《海南學子的青春誓言》《強國有我,自貿有我》等文章,2022年黨的二十大召開,期刊社組織員工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并精心策劃《新教育》三刊主題專欄,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較好地實現了《新教育》作為主流媒體立德樹人的責任與擔當。2021年我社報道《精準扶貧在路上》得到時任省委副書記李軍的重要批示,并被海南日報、南海網、中國教育報等主流媒體轉載。
35年來,海南《新教育》期刊出版質量逐步提高。期刊以寬闊的視野放眼全國,拓寬了海南教育發展的視界;積極傳播省內外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為教育管理服務,為教師教學服務。在內容上,一方面逐步加大本刊撰稿文章的力度,一方面聚焦教育前沿領域、最新理論、教育學科研究及實踐經驗的探討。繼2020年《新教育》中旬刊入選BIBF中國精品期刊陣列后,2020年、2022年中旬刊兩篇發文被國內權威學術期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開創了《新教育》刊文被權威學術期刊全文轉載的先河。《新教育》期刊也被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列為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發表官方平臺。2022年《新教育》期刊獲《人民教育》品牌提升力二等獎。這些成績不僅是對期刊工作的肯定,也更加鼓舞了我們辦刊的信心,讓我們以更飽滿的精神迎接未來的挑戰。
35年來,海南《新教育》期刊積極圍繞服務海南、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對教育的要求,以構建和諧社會、打造和諧媒體為目標,探索期刊宣傳與期刊經營工作的最佳契合點。研究讀者需求,精心策劃文章欄目,努力開拓市場。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期刊社克服經營上的一切困難,抓住一切機遇,做大期刊發行業務外,還積極增加廣告、活動等收入,努力使期刊生存能力、競爭能力和發展能力逐步增強。目前期刊月發行量達到4.5萬冊。
35年來,人才隊伍建設逐步優化。期刊質量是期刊的內涵和品質,近年來期刊社狠抓期刊質量建設,定期開展編輯業務學習和培訓,提升編輯的業務水平。一方面,加強員工思想教育、廉潔教育,以黨的思想武裝員工的頭腦。另一方面嚴格落實用稿三審制,堅持每用必審,每審必有意見,認真執行總編終審質量把控。并結合實際不斷完善三審三校制度,執行“編輯審稿管理規定(修訂版)”“重大選題備案制度”“編輯學習培訓與實踐研討制度”“編校質量管理辦法”等25項編輯出版制度。從三審三校一通讀到三審三校二通讀,目前《新教育》期刊社有較為完善的編輯審稿管理體系,形成初級、中級、高級三級審稿編輯隊伍。
35年來,“新教育朋友圈”逐步擴大。海南《新教育》期刊始終保持前進的步伐不停滯,擁有由38位行業專家組成的編輯委員會、在全省發展教研理事單位30多家,建立小記者站40家,期刊覆蓋26個市縣(區)3000多所中小學及幼兒園,并建設了一支從省、市、縣到鄉鎮的通訊員隊伍,努力將服務的觸角伸向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師生,贏得了海南教育界廣大教師及教育管理者的關注和支持,成為省內外頗具權威性的省級教育期刊。相信在期刊社全體員工的努力拼搏下,將會有更多省內外的朋友加入進來,與《新教育》一起講好海南教育故事,發出海南教育時代強音。
35載春去秋來。
今后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做好做強期刊工作。
一、積極籌劃組建海南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為我省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及教研教改成果的轉化與推廣做出貢獻。《新教育》作為全省唯一為基礎教育服務的主流教育媒體,負有為中小學培養師資及推動其教研教改成果轉化推廣的重大責任,所以我們將依托海南師范大學師資力量組建海南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旨在凝聚各方合力發展海南基礎教育事業,進一步落實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發展。
二、樹立精品意識,提升《新教育》三刊辦刊質量,努力成為省級優秀期刊。當前海南教育期刊社發展亟需一種擔當精神,這種擔當源自于對初心使命的高度自覺,源自于對崗位職責的深度體認;源自于對期刊事業的無比熱愛。堅持所刊文章的原創性、科學性、新穎性,通過進一步加大組稿力度、嚴格稿件“三審三校”制度、精心打造品牌欄目、重視編輯隊伍建設等措施來不斷提升期刊質量,努力創辦精品期刊。
三、以辦刊主業為根基,積極打造《新教育》品牌集群。面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新機遇和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的新目標,以新的理論指導教育實踐,我們要采用靈活的方式與省內外教育領域知名專家開展合作,主動服務自貿港建設,推動學校實現超常規發展,辦好與國際自貿港相匹配、海南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大與市縣(區)教育局、教培院及中小學“教師工作室”聯系工作,加強“三區”教育整體宣傳推廣;繼續推動校園小記者站建設,重點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從思想上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偉大實踐中。
四、繼續推進人才強社工作,著力培養一支業務過硬的編輯創新型人才隊伍。加強編輯業務學習和培訓,提升編輯的業務水平。建立獎懲分明的獎罰制度,為全面推進我刊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五、加大新媒體建設,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繼續深耕新媒體平臺各模塊內容,完善平臺編輯、期刊閱讀、在線投稿等功能。進一步探索利用新媒體培育期刊發展壯大新路徑,打造刊文質量優秀、傳播迅捷、推送直觀的用戶產品。爭取做到利用融媒體平臺進行全數字編審校流程,借助融媒體實現學術信息數字化傳播。
六、《新教育》要以建設教育強國為己任,發出海南基礎教育強勁聲音。我們要進一步深入報道教育戰線先進典型,挖掘海南教育工作者先進經驗,為海南教育在全國教育界發聲喝彩。我們要充分報道海南教育領域改革創新的新模式和新措施,力求有聲有色有創意,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凝聚人心、爭取支持;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擔當作為,改革創新,團結帶領全體職工,牢記初心使命,打造精品力作,在海南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海南師范大學黨委領導下,努力打造海南自貿港宣傳的《新教育》名片,實現新時代教育宣傳工作的新作為。
卅五正青春,未來尤可期!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而立之年的海南《新教育》期刊將再出發,劈波斬浪,奮楫爭先!
海闊帆直春潮涌,長風破浪會有時。相信,海南教育期刊社的未來將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