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海慧
【摘要】“雙減”政策下,教師要遵循單元作業內容多元化、形式多樣化、評價多層次發展,要設置層次性單元作業,兼顧學生個體差異;設置趣味性單元作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設置探索性單元作業,完善學生學習儲備;設置實踐性單元作業,鍛煉學生動手能力;設置合作性單元作業,培養學生團隊意識;設置親子類單元作業,構建家校共育合力。
【關鍵詞】“雙減”;小學高段英語;單元作業設計
隨著學生年級越來越高,在英語學習中要掌握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充分了解班級學情,遵循英語教學的漸進性和持續性,本著理論與實踐互相結合的原則,做好單元整體作業設計工作,既要達到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的目的,又要讓學生在單元作業完成中把握學習重點以及難點。教師可從作業目標、作業形式、作業內容等多個角度入手,體現創新意識。
一、“雙減”背景下小學高段英語單元作業設計原則
1.單元作業內容多元化發展
語言科目的學習應當從聽、說、讀、寫等多個角度入手。在傳統的英語單元作業中,教師僅以布置書面作業為主,很顯然,這樣的作業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教師可將單元作業內容變得更加多元,例如既要布置聽說作業,同時也可以安排一些讀寫結合作業,如聽故事、聽錄音、聽歌曲、復述故事等。高年級階段的學生要初步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為學生布置角色表演類型的作業或英文配音作業,如此一來,可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2.單元作業形式多樣化發展
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不僅要關注其詞匯量的增加,同時還要重視各類語法知識、關鍵句型、優秀語篇的學習。若在單元作業設計中只有抄寫短語,背誦課文,學生無法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意義。在“雙減”政策下,教師要將作業形式設計得更加多元。例如,為學生在師生共享平臺中上傳一段錄音,鼓勵學生聽錄音跟讀,長期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可以鍛煉良好的語感,且發音也會更加標準。另外,作業也可以小組合作、任務探究、動手實踐等形式為主,讓學生把握整個單元英語知識間的關聯性,為深度學習奠定基礎。
3.單元作業批改多層次發展
學生完成作業之后,教師應當重視批改與反饋,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學生在作業中所出現的共性問題或個性問題,為后期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調整提供參考。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性,當多數學生能夠積極完成作業之后,教師的作業批改形式也要呈現層次化發展。只有讓學生在作業批改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鼓勵,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才能持續提升。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高段英語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1.立足單元整體,設計作業內容
“雙減”政策通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讓教育回歸學校。作為先進教育政策的執行者,教師要充分意識到作業的引導作用。在單元作業設計過程中,首先應當立足單元整體,把握本單元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學生學習的易錯點、混淆點、疑問點或者矛盾點,并在此基礎之上,合理設計作業內容。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認真研讀,找到單元課時學習與單元主題學習間的聯系,布置科學、系統、整體的作業,使學生能夠獲得完整的學習體驗。
2.立足學生學情,明確作業目標
“雙減”政策進一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設計單元整體作業時也要體現這一思想,首先對全班學生的具體學情作出充分了解,例如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特點、學習能力,然后與教學目標互相融合,以單元主題為線索制定相應作業。只學習教材知識已經無法滿足高年級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在單元作業中體現英語學習的拓展性,通過為學生增加課外優質教學資源,保障學生能夠順利達到單元整體學習目標的要求,從而夯實基礎,提升能力。
3.立足知識特點,把控作業難度
英語學習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教師設置的單元作業也要把握這一規律。雖然學生在學習中所展現的差異各不相同,教師也要掌控難度,本著“跳一跳,夠得到”的原則,讓所有學生都能在最近發展區內得到有效提升。當然,作業難度也要隨著教材資源的難易程度動態調整,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必要的時候降低學生學習難度,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技巧,借助自主能動性挑戰有難度的作業。
三、小學高段英語單元作業的設計
1.設置層次性單元作業,兼顧學生個體差異
“雙減”政策提出之后,設計層次性作業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實踐證明,層次性作業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學習差異性,且有效避免學生出現攀比心理,還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布置層次性作業的前提是將全班學生分成不同層次,以五年級英語教學為例,教師在開班初期就可根據學生上學期的期末測試成績、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優等層次、中等層次和潛力層次。優等層次是指學習能力比較強,知識儲備較豐富的學生。中等層次是指學習能力一般,缺少主動性的學生。潛力層次是指學習能力較弱,知識儲備比較薄弱的學生。在設計單元作業時,教師就可為潛力層次的學生布置一些認讀單詞、朗讀課文等基礎作業;為中等層次的學生布置詞匯造句、課外語篇閱讀等作業;為優等層次的學生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和開放性的作業。教師還要鼓勵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完成該層次作業基礎之上挑戰更高層次。當然,學生此時處于某一層次,并不代表將來會一直處于該層次,只有動態調整,才能持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2.設置趣味性單元作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往往會受到自身興趣的影響,若興趣高漲,學習效果、學習積極性都會有效提升。了解到這一特點之后,小學英語教師在作業設計中就可融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借助課余時間多與學生交流,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點,為作業設計提供靈感。趣味性作業需要教師在作業設計中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元素,發揮學生創新思維,一來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二來讓學生在作業中能夠不知不覺地鞏固學習知識。在趣味性作業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努力提升自己,使整個班級學生能夠達到百花齊放。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Module 9 Unit 1“Are you feeling bored?”這一單元時,教師首先應當了解本單元需要學生正確掌握各類情緒形容詞,例如“sad/happy/angry/tired/bored”,并試著用這些形容詞描述自己的內心想法。在為學生布置作業時,教師可將全班學生分成五個不同小組,每個小組隨機抽取一個情緒詞匯,然后通過集思廣益,交流討論,展開合理聯想,以情境的形式進行表演。小組學生為了保證表演效果,必然會認真讀課文和查資料,每個人都有公平的展示自我的機會,通過思維碰撞,產生更多靈感。課堂上,教師邀請小組成員一一展示作業成果,其他學生進行補充。相對于傳統背誦和抄寫的作業形式,這樣的趣味性作業更能讓學生同時鍛煉多種能力。
3.設置探索性單元作業,完善學生學習儲備
探索性作業是指,教師在作業中加入一些能夠激發學生求知欲的元素,使學生借助已學知識解決作業中的任務或問題。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隨著生活經驗不斷增加,認知能力和思維發展也在日趨完善,在學習教材知識時會產生各種聯想,甚至會出現多種疑問。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一一解決學生的所有問題,為此,教師就可在作業中鼓勵學生大膽探索,通過借助自己熟悉的方式,找到更多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資源。需要注意的是,探索類作業布置也要與教學目標高度吻合,避免讓學生的注意力放在無關的事情上。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Module 10 Unit 2“Don?t shout,please1!”的時候,該單元為學生講述否定祈使句的相關內容。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這樣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教師可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若干情境,先讓學生用漢語表達,接著再告訴學生用英語如何表達,例如,圖書館中要做到保持安靜,超市結賬時要做到排隊等。相信此時學生仍然想要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教師就可為學生布置探索性作業,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探索不同場景需要注意的規則,并查找資料做出正確翻譯。當學生分享完自己的作業內容之后,教師此時要抓住品德教育機會,讓學生關注自己的道德品質的培養,讓學生真正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
4.設置實踐性單元作業,鍛煉學生動手能力
在設計單元作業時,根據主題設計作業是一大亮點,教材中每個單元選擇的主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聯系。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而且還要為學生搭建橋梁,拉近學生與英語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英語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教師可將主題作業設計成實踐類作業,讓學生完成一些調查任務或繪制手抄報,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動手習慣,而且學生還能將整個單元所學習到的知識全部應用到實踐作業中,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的Module 5 Unit 2 “There are forty.”的時候,在該單元最后有“Do and write”環節,該環節要求學生隨機調查一名同學的家庭成員情況,并繪制表格。教師可在此形式上做出創新,要求學生自主調查班級內一名學生的家庭情況,并以手抄報的形式進行展示,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嘗試用英語進行描述。學生在完成作業時首先會揣摩句式的表達,以便快速獲得想要的信息,在手抄報繪制中學生也會借助自己的創新意識,讓手抄報更加精美。最后教師選擇優秀作業在全班進行傳閱,或者張貼在教室的展示墻上,激發每個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英語自信心。
5.設置合作性單元作業,培養學生團隊意識
素質教育理念明確提出,學生的學習方式應當從傳統的被動接受式轉變為主動探究式,為此,教師在課堂上就應當善于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鼓勵學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英語教師設計高年級階段單元作業時,也可借助合作性作業,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通常情況下,學生完成作業以獨立完成為主,長期使用自主完成作業的形式不可避免地會讓學生出現厭煩心理。教師設置合作性單元作業可以讓學生保持新鮮感,并且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英語知識儲備,使學生的大腦思維持續處于活躍狀態。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為學生設置合作性單元作業時,也要確保小組劃分科學合理,確保每個小組既有優等生,又有學困生,這樣可以發揮優等生的帶動作用,促進學困生持續進步。合作性作業內容也要與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知識儲備緊密結合,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授完五年級上冊Module 2 Unit 1“What did you buy?”之后,該單元需要學生正確利用“What did you buy?”進行口語表達。教師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以制作轉盤的形式鍛煉該句型。學生分工明確,例如一些學生負責繪畫,一些學生負責尋找單詞,一些學生負責制作轉盤。當轉盤制作完成之后,小組之間借助轉盤進行問答練習,如“What did you buy?”“I bought two apples and three bananas.”這樣一來,整個小組內所有學生都有公平的問答機會,從而保障全班學生都能在作業中完成知識的鍛煉。
6.設置親子類單元作業,構建家校共育合力
“雙減”政策提出之后大大減輕了一些家長的教育焦慮,也使更多家長意識到需要用正確的教育方式陪伴學生成長。英語教師在設計單元作業時,也可邀請家長積極參與,配合學生共同完成作業。新穎有趣的親子類單元作業還能增進親子關系,使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更加了解。每一次親子作業完成之后,教師要積極詢問家長的意見和學生的感受,通過不斷優化、不斷創新,拓寬家校溝通渠道,從而構建家校共育合力,為學生搭建更好的學習與成長環境。在設置親子類單元作業時,教師要注意到不能給家長帶去壓力,而是讓家長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支持和幫助,使學生擺正學習態度,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授五年級上冊Module 3 Unit 2 “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時,本單元的“listen and read”部分為學生展示主人公Daming和父親一起去八達嶺的所見所聞。教師布置該單元的作業時就可以如下設計:請你在父母空閑的時間邀請他們一起去一個你很想去的地方,并拍照留念,用英語描述經過以及感想。將該項作業分享到班級群,并讓每個家長作出回應。教師可適當調整該單元的講解時間,保證多數父母都能有時間陪學生完成這項作業。評價學生作業時,教師可讓學生在全班展示自己的照片,并試著用英語描述,相信該項作業學生的完成興致會更高漲,作業形式也會更加多樣。
綜上所述,步入新時代,踐行新理念。作為新時代小學英語教師,首先應當重視各類先進教育政策的解讀,通過教研、集體備課等方式探尋優質作業設計形式,并試著將其共享,促進整個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不斷提升。只有教師展示出專業性、創造性,設計出的英語作業才能更有目標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2]韓芳.“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作業設計原則與實踐[J].求知導刊,2022(14).
[2]李煌娟.“雙減”背景下小學高段英語作業設計與實踐[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2(03).
[3]侯悅.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的小學英語作業系統設計與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2.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雙減背景下小學高段英語單元作業設計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QJH20221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