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曹放波 鄒應斌
9月份長江流域雙季晚稻進入孕穗、抽穗開花、灌漿結實的生長階段,是決定每穗總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中稻收割、兩熟制油菜播種,以及一季晚稻結實成熟的關鍵時期。生產上要加強田間水肥管理,重點預防寒露風對雙季晚稻開花授粉的影響,也要預防水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等病蟲害,湘南及湘西南等部分地區還要預防秋旱對水稻灌漿結實和油菜播種出苗的影響。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9月份雙季晚稻處于孕穗、抽穗、灌漿的關鍵時期,是水稻生長發育期間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其中孕穗期干旱缺水會導致每穗穎花數的減少。生產上,要預防干旱缺水對孕穗、抽穗開花、灌漿結實的影響,建議在孕穗至抽穗期采用淺水灌溉,在灌漿結實期間采用干濕交替灌溉的水分管理方法。
結合水分管理,在孕穗期可根據葉色變化適當追施尿素作保花肥和保蘗肥,以防止幼穗的穎花退化,促進弱勢分蘗成穗。如果上部葉片葉色略顯淡黃,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施用1.5~2千克尿素、1.5~2千克氯化鉀。雙季晚稻,尤其是高檔優質晚稻抽穗期一般不再追施氮肥作粒肥。
病蟲害防治應根據當地植保部門的病蟲情報,重點防治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虱等“兩病三蟲”。由于稻曲病及稻粒黑粉病重在預防,建議在抽穗期間注意收看天氣預報,如果在抽穗始期即破口期陰雨天多,應在水稻破口期到抽穗始期葉面噴施殺菌劑,預防稻曲病和稻粒黑粉病。
湖南省雙季晚稻安全齊穗時間在9月中旬,湘北地區宜早,湘南地區可適當推遲。生產上將9月上旬到10月初連續3天日平均溫度低于22℃的氣象稱為“寒露風”。雙季晚稻及再生稻在抽穗期間遇到“寒露風”,會影響開花授粉、降低結實率,建議提前2~3天灌深水保溫,并結合灌溉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谷粒飽”等葉面肥及蕓苔素內酯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增強抽穗期水稻的耐寒能力。
再生稻的后期田間管理可參照上述雙季晚稻的水肥管理方法,但再生稻病蟲害一般不太嚴重,除非頭季稻病蟲害發生較為嚴重,一般再生稻不需要進行病蟲害防治。
湖南省北部及中部地區一季晚稻在9月上中旬處于灌漿期,9月下旬進入結實成熟期,田間水分管理可由淺水灌溉逐步過渡到干濕交替灌溉,以利于水稻后期養根保葉,增強群體光合作用和籽粒充實度,一般在收割前7天左右田間才能斷水。結合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的重點是水稻紋枯病和稻飛虱,尤其是在一季晚稻與雙季晚稻的混合種植區域,加強對稻飛虱等遷飛性害蟲的監測,防止稻飛虱爆發性為害,同時加強雙季晚稻的稻飛虱防治。
另外,若9月份出現秋旱,水分管理應盡力先滿足處于孕穗到抽穗開花期雙季晚稻的用水需求,防止稻穗穎花退化和結實率下降。旱情緩解后要及時灌水保苗護苗,建議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谷粒飽”等葉面肥及蕓苔素內酯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增強植株抗逆能力,促進籽粒灌漿,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增加稻谷產量。
湖南省西部及南部地區的一季中稻一般9月上中旬已進入結實成熟期,田間水分管理建議采用干濕交替灌溉,或者灌跑馬水,直至收獲前一周左右斷水,切忌過早斷水影響籽粒的飽滿度。結合田間水分管理,生產上還應加強水稻紋枯病、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當田間90%以上的稻谷落黃時開始收割,收割時注意減少機械收割損失,及時烘干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