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瑚



他喜歡觀察,搬家的螞蟻、爬行的蜘蛛、隨風擺動的窗簾都是他觀察的對象。他喜歡收藏,奇怪的筆套、廢棄的器械、壞掉的風扇都是他收藏的寶貝。他還有一雙巧手,總能把腦海里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
一起來認識這位玩轉“破爛”的機靈豆吧!
姓名:黃思賢
學校:重慶市沙坪壩區高灘巖小學校
出生日期:2014年8月22日
綽號:機靈豆
興趣愛好:畫畫、騎車、做手工
閃光點:樂觀、開朗、機敏
用三個詞形容自己:手工達人、環保之星、“破爛”王
個人作品:智能除草機、適用于卷拉窗簾的防風固定扣、火星可移動生存方艙等
曾獲榮譽:第38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技術與物質科學組二等獎,第十四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青少年省賽重慶賽區AIOT科技創新人工智能初級硬件創意編程組一等獎,第十八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重慶賽區銅獎,第七屆重慶市青少年科學素養大賽決賽二等獎,2022—2023學年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重慶市選拔賽三等獎。
第一次接觸發明創新:
小學一年級時,我把廢棄玩具車的電機拆下來,利用裝餅干的塑料盒、購物包裝袋等材料,做了一艘簡易小船。我還在船身上畫了一面五星紅旗。長大后,我希望成為一名工程設計師,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得意的作品:
我沒有最得意的作品,因為每一個發明作品都有進步空間。從實用性來看,我對“適用于卷拉窗簾的防風固定扣”比較滿意。它雖然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工具,但很實用,能夠固定窗簾,為同學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創新小竅門:
創新=觀察+思考+遷移+實踐。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將各種事物結合起來形成奇思妙想,再將這些想法付諸行動,我們就可以成為發明創造小達人。同時,我們還要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自身能力有限,無法獨立完成作品時,可以尋找搭檔,一起探索。
生活中的趣事:
有一次,我正在學校餐廳吃午飯,腦袋里突然冒出了一些問題:火星到底是什么樣?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我們能否在火星上長期生存?人類的火星移民計劃進展到哪個階段了?我想得入迷,忘記了吃飯。等我回過神來,同學們都已經吃完飯,出去玩了。
創新過程中最難忘的一件事:
有一天早上,媽媽送我去參加比賽。那天下著大雨,我和媽媽站在路邊等車,媽媽把我的作品護在懷里,生怕被雨水淋濕。我把傘挪向媽媽,媽媽卻把我也擁在懷里。在創新的路上,爸爸和媽媽總是給予我無限的支持和關愛,我覺得非常幸福。
印象最深的一次賽事:
我報名了科幻作文征文比賽,可一時不知道寫什么。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在冰天雪地的世界,人們都睡著了,只有機器人在運轉。醒來后,我把這個神奇的夢境寫成了故事:科學家發明了冬眠藥,人們吃了之后進入冬眠狀態,讓身體機能得到調節和修復。在此期間,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開展日常工作……最后,這篇科幻作文獲得了征文比賽的三等獎。
做過的最有意思的事情:
開展“腐爛小實驗”是我做過的最有意思的事情。為了觀察不同垃圾在泥土里的腐爛情況,我用鞋盒盛放了一些泥土,把蘋果核、樹葉、塑料包裝袋埋在泥土里,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觀察和記錄。經過長期觀察,我發現塑料包裝袋在泥土里很難降解。
后來,我把“腐爛小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制作成畫報在學校進行展示,動員大家減少對塑料袋的使用,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為環保事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件尷尬的事:
聽說學校的廁紙具有很強的水溶性,為了驗證其真實性,我趁清潔阿姨不注意,將一張廁紙放進水槽里,想仔細觀察一番。我剛將紙放進去,就被清潔阿姨逮個正著。于是,我成了當天的清潔值日生。
暢想未來的科技與生活:
未來世界是人與人工智能較量的時代。人類不斷思考與實踐,其進化程度遠遠超過人工智能的更新速度。人類會不斷推動“科技向善”,讓人工智能造福人類。
如果你有一項特異功能,你希望是什么呢?為什么?
我希望能放大、縮小物體。出去旅游時,我可以把行李箱縮小,裝進口袋里。人體出現腫瘤時,我可以把腫瘤縮小,讓病人無需接受治療,就可以恢復健康。我還可以把宇宙變小,把微觀世界變大,方便人類一探究竟。
父母眼中的黃思賢
四五歲時,他喜歡撿東西,如小石子、紐扣、樹葉等。長大一些后,他就把撿到的東西進行組合,賦予它們特別的功能,任何一個物品到了他的手里都能成為“寶貝”。
他關心時政,每每提到國家發展中面臨的難題,他總會努力地思考解決辦法。盡管有些想法還不成熟,但他的愛國心和報國志是很強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