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紅光 姜付錦



摘 要:先闡述《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情境化命題的要求,然后分析三道高考題情境化命題的特點,最后對輻向電場問題中進動現象特征進行歸納與總結.
關鍵詞: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情境化命題;輻向電場;進動現象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28-0110-05
收稿日期:2023-07-05
作者簡介:姜付錦,中學高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作者簡介:本文系2021年武漢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情境化命題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編號:2021A051)
圖13和圖14是開始時粒子受到洛倫茲力指向原點時,粒子運動軌跡圖和粒子到原點距離隨時間變化圖[6];圖15和圖16是開始時粒子受到洛倫茲力背離原點時,粒子運動軌跡圖和粒子到原點距離隨時間變化圖[7];故若帶負電粒子在加了磁場后的速率不變,則其運動軌道不再是一個圓周,會不斷的近心、離心…(或離心、近心…),具有進動現象特征.
浙江卷試題只要學生能正確分析電場力與向心力關系不難做出,至于加了磁場后的情況定性分析即可;全國乙卷也只是定性分析這種輻向電場的特點,考察點基本上和浙江卷類似,但是乙卷中粒子3和粒子4的運動軌跡應該具有進動現象特征,但題中圖7(b)中并沒有體現出粒子運動軌跡進動現象特征,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圓錐曲線;2007年全國卷試題在加磁場后粒子勻速圓周運動半徑沒有變化,故粒子速度會發生變化,運動周期也會發生變化,學生要做對也不難;若加磁場后粒子速率不變,則粒子運動軌跡具有進動現象特征;2022年浙江卷比全國乙卷更具開放性和靈活性,需要學生建立運動模型后才能進行全面分析.三道題通過提供輻向電場(或點電荷電場)問題情境,讓帶電粒子開始做勻速圓周運動,分析在加上磁場后粒子運動規律,體現“試題提供問題情境,綜合考查物理建模和物理分析能力”情境化命題特點.
參考文獻:
[1] 姜付錦,李都,劉穎.單擺小球在三維空間中運動規律研究[J].物理教師,2021,42(4):68-71.
[2] 張靜,張勤,姜付錦.對“粒子在縱向磁場中運動”的分析[J].物理教學,2020(12):67-69.
[3] 姜付錦,李都,劉穎,傅科.擺運動規律的研究[J].物理通報,2022(5):96-101.
[4] 姜付錦,郎軍.對勻強磁場中球面擺運動規律的研究[J].物理通報,2017(11):18-24.
[5] 涂德新,姜付錦.二維彈簧振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規律研究[J].物理教師,2018,38(10):64-65.
[6] 楊潔,姜付錦,邱為鋼.雙電荷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軌跡[J].物理通報,2017(9):9-12.
[7] 姜付錦.一種曲線運動規律的研究[J].物理通報,2014(7):72-74.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