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懷,不創業,特別是農業。”黃山賞友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奇崖說道。十年間,她堅守創業初心,踐行創新夢想,深耕黃山貢菊、墨紅玫瑰和花草茶全產業鏈整合,讓一紅一黃“兩朵花”釋放出嶄新的經濟動能,開出了更加鮮艷的“富民之花”,為鄉村振興“增色添香”。
開啟種植菊花、發展菊花產業之路
像很多年輕人一樣,1983年出生于歙縣深渡鎮定潭村的張奇崖,大學畢業后去了上海打拼,無論是跑保險還是做銷售,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原本她可以就這樣慢慢融入大城市生活,現實卻改變了她要走的路。
原來,張奇崖老家定潭村是個“茶葉村”,有30多個茶葉加工小作坊。20世紀80年代,她的父親在每年茶季后期,就帶領一波村民走南闖北,幫助村里銷售茶葉。后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電商的興起,這種擔著茶葉走南闖北的銷售老路子也逐漸走到了盡頭,這時她的父親想到女兒正在做網點銷售,于是就希望她回來幫忙。“是父親的這種為村民著想的情懷打動了我。”張奇崖說,“還有就是村民為了生計,老家有許多留守老人和兒童,也促使我下定決心回鄉創業。”2010年,她毅然離開了繁華的大都市,回到了老家。
回到家鄉后,張奇崖開始做茶葉電商,但她發現,茶葉在網上銷售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茶葉采制都比較粗糙。于是她創辦了賞友茶業有限公司,按照“品質為先”的理念,發展有訂單合作的茶園基地3000畝,并通過購置先進設備改進加工工藝,不斷提高茶葉的品相和品質,有力地推動了村里茶產業的發展和村民增收。
這樣過了兩年,張奇崖準備進一步做大茶業時,結果發現黃山市已經有了多個知名茶企業,自己很難超越。于是,她將目光瞄向了黃山貢菊,“選擇菊花是因為發展空間大、前景好,另外還可以改變村民上半年采茶、下半年無事做的局面,帶動百姓就業增收。”經過一番考察調研,2013年,她在老家試種了幾畝黃山貢菊,第一年種植的菊花就喜獲成功,不但畝產量達到了100多斤,而且菊花品質也不錯,一進市場便大受歡迎。試種成功,堅定了張奇崖擴大種植面積的決心,她由此開啟了種植菊花、發展菊花產業之路。
形成“雙花爭艷”的發展格局
然而,創業之路注定不會是一帆風順。在起初的菊花擴張規模的種植中,張奇崖不僅遇到了資金短缺的問題,而且由于菊花種植標準不一,導致了產量、質量、銷售、價格不穩定等問題。為此,她全身心地投入菊花種植生產、加工和營銷中,什么事情都親力親為,“那個時候我覺得最難的是農業技術人才的引進,他們很多都不愿意來,因為條件、待遇畢竟擺在那里,還有基地建設、發展布局需要考慮,市場營銷需要及時對接。那個時候真的很辛苦的,有時十天半個月沒有休息,連軸轉。”夢想是方向,情懷是動力。經過一番周折,2016年,張奇崖率領團隊入駐徽州區,開啟了“安全、標準、穩定、創新”的現代化菊花創業路。
按照建設種植示范基地和訂單基地“兩個基地”的思路,張奇崖聚焦全產業鏈布局,積極打造產業集群和優勢產業種植帶,與大學院校合作,提高菊花種植的質量和效益,選育黃山貢菊優良品種2個,成功實施菊花套種、雜交育種、嫁接育苗、避雨栽培等試驗栽培。采用“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推行生態種植、仿生栽培和有機綠色種植,建立了自己的菊花加工廠房,延伸了產業鏈。同時,為了利用加工設備空檔期,她還引進了重瓣玫瑰的種植,形成了“雙花爭艷”的發展格局。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爭艷香滿園。盛夏時節,徽州區潛口鎮唐模村西山嶺上400畝菊花種植基地里,一派綠油油的景象,這片基地原為撂荒茶園,前兩年經過黃山賞友花業有限公司租賃打造后,實現了“美了鄉村富了民”的華麗轉變。每年深秋時節,這里滿山菊花爭相綻放,金燦燦的一片,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創作,成為網紅打卡點,同時,張奇崖還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了當地30余名群眾人均增收1.2萬元以上,實現了雙贏。
目前,黃山賞友花業有限公司菊花、玫瑰花的種植基地有5處,覆蓋全市4個區縣,可控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畝產超7000元。基地共直接帶動農戶5000余人,人均增收3500元。基地先后榮獲安徽省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安徽省“十大皖藥”示范基地、安徽省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和安徽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先進典型。
新式茶飲,深受歡迎
走進黃山賞友花業有限公司展廳,玻璃茶壺內,菊花在茶水滋潤下盡情舒展,美麗、嬌艷;柜臺上,黑枸杞、決明子、薄荷粒、金銀花等100多種中草藥及特色花草擺成花瓣狀;展柜中,一款款新式茶飲“花團錦簇”。
讓鮮花經濟長久綻放,不僅僅是靠種植。針對近年來新式茶飲深受年輕人青睞的趨勢,張奇崖帶領團隊對“兩朵花”不斷突破思維,引入新的潮流元素與生產技術,不斷在市場上開疆拓土,立志打造全國乃至全球的花草茶標桿企業。
圍繞黃山貢菊和重瓣玫瑰兩大產品,在“食品、中藥、代用品”三個應用領域,張奇崖帶領團隊加強與合肥工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院校的合作,依托自己的新式茶飲研發中心和研發質控中心,不斷推出新產品,并制定了高于國標的企業標準,形成了核心競爭力。同時,她還與藝福堂、意諾茶業、憶江南等國內線上花草茶頭部企業開展交流合作,引領時代潮流。先后推出了菊花和玫瑰等代用茶、固體飲料、調味茶、原葉茶等新式茶飲,深受市場的歡迎。
2022年8月23日,是張奇崖最開心的日子。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她投資6500萬元建成的總面積1.1萬平方米的賞友數字智能化綠色工廠正式投產,由此迎來更高層次的發展。新建工廠包括文化展陳區、新式茶飲體驗區、新式茶飲研發中心、研發質控中心、中藥飲片加工車間、數字智能化生產加工車間以及智能倉儲、保鮮庫等分區,形成了一家集菊花、玫瑰等特色花草茶研發、種植、加工、營銷、文化交流和推廣于一體的綜合企業,年產量可達250噸,產值超過3000萬元。目前產品銷售已覆蓋20個省份,經銷商達到100多家。
“我們計劃利用4~5年時間,通過標準化、規模化打造,實現菊花和玫瑰花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的目標。”張奇崖表示,盡管還面對資金和人才壓力,但她信心滿滿,“未來我們將致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打造獨具產業特色的全國花草茶龍頭企業,成為我國標準化含茶制品分裝中心、出口中心、深加工研發生產中心,讓世界愛上花茶,讓我們廣袤的鄉村有顏值,有產值,更有幸福值。”
來源:徽州區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