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蓉
(丘爾寵物診所 201208)
臨床上常見的犬乳腺腫瘤多發于雌性中老年犬,且卵巢子宮摘除與未卵巢子宮摘除的犬只都有可能發生。犬一共有5 對乳腺,乳腺腫瘤多發生于腹股溝部乳腺,也可多個部位的乳腺同時發生。大部分的患犬并無臨床癥狀,多由主人觸摸發現患犬腹部有腫塊,有的犬主發現患犬腹部腫塊,并未就醫,等到腫塊的體積在短時間內增長較快瀕臨破潰或已經破潰時才來就醫。考慮到犬只年齡、經濟等客觀因素,臨床上通常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案。相比乳腺腫瘤的發病率來說,臨床上很少有診斷為惡性腫瘤且經過手術摘除后通過化療控制病情的病例。本文介紹我院診療的一例犬乳腺癌病例,為該類疾病的診治提供一定參考。
松獅犬,9 歲,雌性,體重22.7 kg,7 歲時已進行卵巢子宮摘除手術,主訴:無異常表現,吃狗糧,2 周前摸到腹部有三個腫塊近日有增大。
患犬精神狀態良好,食欲正常,大小便正常,體溫38.9℃,呼吸頻率25 次/min,觸診腹部右側第3、第4 乳房、左側第5 乳房各有一直徑約5 cm 形態不規則質地硬無游離性的腫塊。懷疑是惡性乳腺腫瘤,建議手術切除活檢病理組織進一步檢查診斷。
血常規(見表1)提示患犬輕度貧血、血液生化檢查(見表2)提示慢性炎性疾病、犬C~反應蛋白(cCRP)為<5 mg/L(正常值≤10 mg/L)。

表1 血常規檢查結果

表2 血液生化檢查
胸部X 線片(見圖1)未見轉移病灶。

圖1 胸部X 線片
手術方案為全乳腺切除。根據術前檢查結果確定患犬滿足實施麻醉和手術的基本條件。首先按體重使用丙泊酚4 mg/kg 對患犬進行誘導麻醉,將患犬仰臥位保定接入異氟烷呼吸麻醉后,進行備皮,于右側第5 乳房開始切開皮膚,分離皮下組織,見第3 乳房下腫塊包囊完整,表面供血豐富、第4 乳房下腫塊腹側與腹外斜肌浸潤性生長。鈍性分離右側乳腺與腹壁肌,切除第4乳房下腫塊浸潤的部分腹壁肌肉,電凝止血。左側乳腺腫塊包囊完整,切除左側乳腺。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創口,2~0 縫合線縫合皮下組織,ELPFB~35W 皮膚縫合器縫合皮膚,紗布繃帶、彈力繃帶常規包扎。
患犬術后禁食禁水8 h,主要以疼痛管理、抗炎支持治療,第一,利多卡因20 μg/kg 溶解于150 mL 的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注射一小時內完成。第二,氨芐西林鈉30 mg/kg 溶解于100 mL 的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注射,一天兩次。第三,常規輸液補充體液及能量。第四,美洛昔康0.2 mg/kg.SC.SID。第五,每日傷口換藥。換藥兩周傷口良好,各項指標正常允許出院自行在家護理。
乳腺團塊處可見與周邊界線清楚(見圖2D)、有結締組織包被的腫瘤浸潤(見圖2A)。由腺上皮細胞所組成,排列呈管狀及團簇樣結構(見圖2C)。腺體上皮腫瘤細胞形態為立方至柱狀形態,細胞邊界不清楚、大且空泡樣細胞核,具有明顯的細胞核仁。細胞呈現輕度大小不一,可見少量有絲分裂象(2in2.37 mm2)。團塊內未見明顯血管/淋巴管侵犯現象。團塊內可見多發局部壞死灶及炎癥細胞浸潤(見圖2B)。

圖2 病理組織學檢查
診斷結果為惡性乳腺腫瘤,硬實型。惡性乳腺瘤具有局部侵犯性、轉移性,常見轉移位置為局部淋巴結、肺臟、內臟等。治療方式以切除乳腺腫塊、或雙側乳腺切除為主。
卡鉑有血液毒性和腸毒性,以及輕微的腎毒性、肝毒性。在卡伯的治療過程中,對可能出現的嘔吐、腹瀉等癥狀需給予相應的助消化藥、止吐止瀉藥和胃腸黏膜保護藥物。若犬有厭食的表現,可嘗試飼喂富含動物性脂肪的食物。而針對長期蓄積而產生的腎毒性,定期通過生化來檢測[1]。
化療方案以手術傷口愈合后,采用卡鉑300 mg/m2每21 d 一次,在每次化療時進行為期一周的輸液加強代謝以應對化療對機體產生的毒副作用,并每天檢測血常規指標。第一次化療期間一周內每日血常規指標并無明顯變化,cCRP 指標正常,化療一周后血液生化指標無異常。患犬住院期間食欲稍有下降,這不排除因為畜主無法常來探病,患犬的心理因素導致的食欲下降。第二次進行化療前血液生化CHOL (90 mg/dL),AMYL(447U/L)指標有所下降,給予患犬營養補充劑亦可添加適量的肉類和蔬菜等自制犬糧。期間一周內血常規指標無明顯變化,cCRP 指標正常。化療療程結束一月后復查體表淋巴結觸診無異常、無新增腫塊、胸部X 線片未見轉移病灶(見圖3),血常規(見表3)各項指升,患犬轉移病灶(見圖3),血常規(見表3)各項指標均正常、血液生化檢查(見表4)CHOL、AMYL 指標有所提升,患犬預后良好,建議畜主持續為患犬補充營養,并延期為2 月復查一次,后逐步延期為6 個月。

圖3 復查胸部X 線片

表3 血常規檢查結果

表4 血液生化檢查
有報道稱多種因素會造成犬乳腺腫瘤的發生,常見于雌性犬,而且惡性腫瘤病例可達到50%以上,品種方面則無特定的易發病犬種,母犬在2 歲半前實施卵巢子宮摘除手術可有效降低乳腺腫瘤的發病率,在第一次發情前實施卵巢子宮摘除術可將乳腺腫瘤發病率降至0.5%。手術切除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所有乳腺腫瘤的常用方案,對于良性乳腺腫瘤手術切除一般預后良好,對于發生轉移或侵襲的惡性乳腺腫瘤則需要通過手術切除聯合化療等其他治療方法控制其進一步擴散或侵襲其他組織,化療是目前治療癌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目前異長春花堿、多柔比星、卡鉑、吉西他濱等化學藥物對于小動物惡性腫瘤疾病的治療在臨床上較為常見,通常為單一或多種交替使用。但無論是哪一種化療藥物或多或少都會對機體產生的一些毒副作用,因此對患犬應當進行相應的預防性給藥以控制或減輕毒副作用,且需要定期監控患犬的各項血液指標以調整相應的治療方案,并應持續給予患犬充分的營養補充。惡性腫瘤疾病的轉移通常發生于肺部和淋巴結,所以對于胸部的X 線復查也必不可少。目前化療對于犬只帶來的不良反應以及高昂的費用使得化療在獸醫臨床中無法廣泛使用,通過激素治療法和一些中藥療法等可以作為犬乳腺癌臨床治療的備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