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宏?肖美榕
“老槽溝”礦區位于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核心保護區,是國家森林公園、大熊貓世界自然遺產地。2017年12月,四川省洪雅縣人民政府將“老槽溝”礦區關停,并拆除生產設施、查封井硐,實施生態恢復。
雖然政府部門已將礦區關停,但在利益的驅使下,仍有人鋌而走險。2020年8月,本案被告人趙某強、辛某寶與馮某(已死亡)等人共謀,約定到“老槽溝”礦區盜采鉛鋅礦石。在2020年8月至10月期間,三人雇人將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入口的大石頭進行破碎,強行打通進入核心保護區的通道,破碎后的碎石被用于鋪設、硬化路面、壘砌堡坎,形成一條約一米寬的道路。2020年11月,辛某寶、馮某盜采時引發礦洞垮塌,致馮某當場死亡、辛某寶受重傷。事發后,趙某強和辛某寶分別向馮某近親屬進行了經濟賠償。
2021年8月至9月,趙某強、辛某寶與其他人員(均另案處理)再次來到“老槽溝”礦區,預謀將之前堆放于礦洞內的盜采鉛鋅礦石運出銷售,上述人員多次進入大熊貓國家公園實施運輸行為,并用石頭和混凝土對公園內部分道路進行硬化。后來,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分局工作人員巡護時,發現了正在運送礦石的上述人員,隨即報警。
經鑒定,礦洞內遺留的鉛鋅礦石重30.5噸,價值106652元。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出具意見認為,趙某強、辛某寶等人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區盜采鉛鋅礦、破壞國家公園的一系列行為,對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區造成了多項直接生態環境影響,包括鉛鋅礦的破壞、礦洞坍塌、野生動物棲息地及植被的破壞等。趙某強、辛某寶二人行為導致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區生態系統局部受損,估算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范圍為9190.64平方米。
法院觀點
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認為,被告人趙某強、辛某寶違反自然保護地保護法律法規,采取破碎國家公園入口擋路石、砍伐道路周邊植物,用碎石、混凝土硬化路面等方式,并使用汽油、煤氣等化石燃料,擅自開啟礦洞并盜采鉛鋅礦石,引發礦洞坍塌,不僅造成自然資源破壞及人員傷亡,而且增加了地質災害風險,對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野生動物棲息地及植被造成直接影響,嚴重破壞了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生態環境,均構成破壞自然保護地罪。
同時,趙某強、辛某寶盜采鉛鋅礦石,構成非法采礦罪,根據本案具體情節,擇一重罪處罰,即依照破壞自然保護地罪處罰。但因被告人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辛某寶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可以從寬處理。依法判處趙某強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辛某寶有期徒刑二年十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
典型意義
本案是全國首例涉國家公園破壞自然保護地刑事案件。
國家公園是我國自然生態系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部分,具有全球價值和國家象征,也是我國自然保護地最重要的類型之一,屬于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禁止開發區域,被納入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區域管控范圍,實行最嚴格的保護。為加大對破壞自然保護地行為的懲治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0年12月26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此次專門增加了第三百四十二條之一破壞自然保護地罪的規定。
本案中趙某強、辛某寶的行為,同時符合非法采礦罪的情節嚴重情況和破壞自然保護地罪的情節。如以非法采礦罪定罪處罰,該罪將無法覆蓋本案被告人違法進入核心區、破壞國家公園生態環境、引發礦區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等全部環境破壞行為及后果。法院考慮到大熊貓國家公園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價值和戰略地位,其核心保護區生態系統脆弱、生態承載力低,對人為干擾敏感度高且恢復困難,是國家生態安全高地。兩被告人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內盜采礦產資源,并進行碎石、砍樹、硬化路面等施工作業,嚴重破壞核心保護區生態環境,故法院最后以破壞自然保護地罪定罪量刑。
雖然現行法律法規對于破壞自然保護地罪的“嚴重后果”和“惡劣情節”尚無明確的解釋,但法院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章第六節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16個罪名規定的“情節”“后果”類型進行分析,破壞環境資源類犯罪在“情節”和“后果”方面包含: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身傷亡和環境損害四種類型。故對破壞自然保護地罪規定的“嚴重后果”和“惡劣情節”圍繞上述四種類型綜合予以認定。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確增設破壞自然保護地罪以來,全國鮮有適用該罪名的案件。作為全國首例以破壞自然保護地罪追究破壞國家公園生態環境犯罪行為的案件,本案是一次有益探索,法院和檢察機關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經過全面審查,綜合認定了“嚴重后果”和“惡劣情節”,對該類案件的辦理提供了參考借鑒。且法院依法追究兩被告人破壞自然保護地的刑事責任,充分發揮刑事制裁的懲戒與教育功能,有效維護國家公園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彰顯了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筑牢國家公園生態安全司法屏障的決心和成效。(作者系廣東固法律師事務所律師)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四十三條 【非法采礦罪】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四十二、在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三百四十二條之一:“違反自然保護地管理法規,在國家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開墾、開發活動或者修建建筑物,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