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雄
(廣東省水文地質大隊,廣東 廣州 510510)
作為巖土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巖土工程勘察會對整體工程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并且針對于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通過有效的勘察設計,可提前預估其中存在的風險,盡量降低風險系數(shù),確保工程穩(wěn)定持續(xù)推進,以提高整體的工程效益。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有效地對施工質量控制因素加以管理,也有助于整體工程質量的有效增強。對此,在工程開展過程中,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需要把握工程要點,打造完善的勘察設計方案以及施工質量控制方案。
本項目云南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航運基礎設施龍陵建設項目勘察設計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項目建設內容為:新建4 個碼頭、23 個停靠點,航道整治10km。碼頭停船噸級為50客位、100t級綜合泊位。
本次勘察范圍4 個碼頭分別為:等養(yǎng)碼頭、楊柳灣碼頭、芒旦碼頭和七道河碼頭。勘察區(qū)域包含碼頭工程、港池停泊水域、堆場道路三部分。
在復雜地質條件下進行巖土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時,勘查技術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勘查技術要求如下:
(1)對地質條件的準確認識:針對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勘查,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地質勘查體系,包括巖土分布、構造、地貌等方面的資料,建立地質模型。
(2)選用合適的勘查方法:根據(jù)地質特征,選擇合適的勘查方法,如鉆探、隧道探查、地球物理勘探、遙感技術等,綜合應用不同的勘查方法對地下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3)合理的勘查布點:布設勘查點應根據(jù)實際地質情況和勘查目的確定,具體應包括探究目標的水平位置和垂直深度、勘查孔位置和孔深以及鉆孔方式等。
(4)勘查過程的質量控制:勘查過程中應采取措施,保證取樣、測試、記錄的精確性和可靠性,避免勘查過程中的誤差和偏差。
(5)勘查結果的準確性:對勘查結果進行分析、處理和評價,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6)安全保障:勘查現(xiàn)場應具有安全保障措施,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總的來說,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勘查設計和施工中,必須充分考慮勘查技術的要求,從而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此外,對于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還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和地下水問題的勘查和控制。在勘查過程中,必須考慮地質災害的可能性,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和控制地質災害的發(fā)生。同時,需要充分了解地下水的流動狀況和水文地質特征,采取適當?shù)拇胧┛刂频叵滤臐B流和涌出。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于2018年1月17日,派出2臺XY-1 型鉆機進行施工,至2018 年6 月12 日完成29 個鉆孔,完成工作量詳見表1。

表1 完成工作量統(tǒng)計表
鉆孔坐標及孔口標高是由2個基準點引測(平面圖上有基點),坐標系統(tǒng)為1980 西安坐標系,高程系統(tǒng)為1985 國家高程基準。室內土工試驗、巖石試驗和水質分析委托實驗室完成。
保山市地處云南省西部,東與大理白族自治州、臨滄市接壤,北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毗鄰,西北、正南同緬甸交界,國境線長167.78km,面積1.96×104km2,其中:壩區(qū)占8.21%,山區(qū)占91.79%。市政府所在地隆陽區(qū),距省會昆明市593km,是滇西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是歷代郡、府、司、署所在地。
地勢:保山市位于中國云南省東南部,總面積1.9×104km2。全市地勢東高西低,呈斜坡狀,大致分為三個地貌單元:東部是瀘水江支流怒江沿岸地區(qū),地勢高,山巒連綿;中部是瀾滄江流域,地勢中等,為橫向山脊和河谷交錯的地形;西部是滇池湖區(qū),地勢較低,平原和湖泊眾多。全市地形復雜,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多種地形交錯分布,海拔高差較大,最高點為海拔4125m的大關山,最低點為海拔493m的滇池。
第1種:以巖土工程所處地質環(huán)境中的地質特征作為根本依據(jù),結合已有的參數(shù)資料及詳細數(shù)據(jù)展開有效分析,擬定具有較高可行性及針對性的勘察方案,同時需要對勘察方案多方對比,選擇質量最高的一份方案執(zhí)行。通常這一方法有助于整體勘察設計工作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也能夠或多或少地降低后期的施工成本。
第2 種:工程人員需要通過現(xiàn)場勘查的方式,了解勘查設計工作中所形成的根本需要,以此為基礎,擬定完善的勘察施工方案、質量檢測方案與評價方案。在整個勘察設計工作中,通過有效的地質分析,可輔助工程人員有效判斷地質的整體條件,以決定最終的設計方案與勘察方案。但對于一些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的巖土工程,上述兩種方法便不再適用,會產生一定的缺陷,容易引發(fā)施工事故或施工損失。所以,在勘察設計工作中,工程人員需要選擇以下幾大路徑,以進一步提高勘察設計工作的有效性。
(1)根據(jù)鉆孔揭露,在鉆探深度范圍內,尚未發(fā)現(xiàn)巖層受強烈擠壓扭曲和明顯的斷裂構造形跡。另查閱1∶20萬云南地質構造圖,沒有區(qū)域性斷裂從場地通過,地質構造穩(wěn)定性條件較好,適宜建筑。
(2)場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Ⅷ度區(qū),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3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場地土判別為中硬土,場地類型為Ⅱ類,場地特征周期為0.35s,建筑場地屬對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在揭露深度范圍內,未發(fā)現(xiàn)斷裂構造痕跡及空洞、凹陷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中風化巖巖芯完整,地層穩(wěn)定性較好,適宜建筑。
(1)人工填土場地表層,按組成成分可為人工填土。主要由粘性土及碎塊石混雜而成,呈松散狀,土質極不均勻,局部以粘性土為主。場地人工填土層厚度比較大,孔隙比大,壓縮性大而承載力低,其強度受各種水浸泡軟化作用后明顯降低。
(2)風化土:風化殘積土為巖石全風化產物,其孔隙比常較大,液性指數(shù)較小,壓縮性較低;且其與全、強風化巖帶遇水易軟化、崩解,導致地基承載力降低。樁基施工中應避免滲水影響,成樁后應對樁端進行封堵措施避免地下水滲漏而降低樁端承載力。
在勘察范圍擬建場地地基土構成較簡單,呈沖洪積層,地層厚度及強度的均勻性較好。
(1)粘質粘土:層具高含水量、高壓縮性,承載力一般的特性,局部缺失,厚度變化較大。
(2)細砂、粗砂及卵石:稍密狀,物理力學較好,厚度大。
(3)殘積層砂質粘性土:呈硬塑狀,工程特性好,物理力學較好,厚度大。
(4)全風化巖帶、強風化巖帶、中風化巖帶及微風化巖帶:工程特性好,分布基本連續(xù),物理力學較好。
怒江兩岸,山峰陡峭,云霧縈繞,雪峰顯露,原始森林郁蔥,沿江多急流、險灘,兩岸山峰海拔1000~1500m,峭崖壁立,江面緊束,最窄處是長江三峽的入口夔門只有100m左右。水道曲折多險灘。河岸底為礫砂,不穩(wěn)定現(xiàn)象不明顯,對區(qū)域地質環(huán)境影響小。
龍川江流域地處橫斷山脈與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流域內大部份屬中山山原地貌,中上游山高坡陡,河床切割深,地形起伏大,下游地勢較緩,為盆地地形。
人類活動較強烈,主要表現(xiàn)為周邊建設道路,一定程度破壞了原有地質環(huán)境的平衡,但不穩(wěn)定現(xiàn)象不明顯,對本區(qū)地質環(huán)境影響小。從人類活動本身對地質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考慮,可判定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小。
(1)本次勘察采用綜合勘察方法,包括工程地質調查測繪、鉆探、試驗及取樣進行室內試驗等多種勘察手段,對地形地貌單元,不良地質的分布范圍、厚度及物理力學性質,地下水類型、賦存,場地地質構造等進行調查和地質測繪,并提出了建議,本成果達到了規(guī)范要求,滿足設計需要。
(2)擬建場地所處區(qū)域沒有大的斷裂構造帶通過,現(xiàn)場勘探時,亦未發(fā)現(xiàn)淺埋的全新活動斷層,屬地質構造基本穩(wěn)定區(qū),適宜擬建建筑物建設。
(3)場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Ⅷ度區(qū),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3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場地土判別為中硬土,場地類型為Ⅱ類,場地特征周期為0.35s,建筑場地屬對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4)根據(jù)水質分析,擬建場地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對建筑構件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有關建筑材料的腐蝕性防護,應符合行業(yè)標準《海港工程鋼結構防腐蝕技術規(guī)范》(JTS 153-3-2007)及行業(yè)標準《海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guī)范》(JTJ·275-2000)的規(guī)定。
(1)建議碼頭結構形式采用高樁梁板型采用樁基基礎。可作為預制樁樁基礎持力層。以強風化為樁端持力層。
(2)采用灌注樁施工,應清除孔底,勤撈巖渣,并考慮沉渣對樁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