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之相匹配的建筑空間日益增加。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建筑已無法滿足人們在不同情況下的功能要求,需要將原先的建筑推翻并重新規劃設計。然而,一味追求破舊立新會降低人們對于原有環境的熟悉感與寄托感,彈性設計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改善原有環境中的不合理之處。設計師在設計時應結合地域實際,注重繼承和弘揚地方文化,思考如何依托文化優勢打造文化品牌。
關鍵詞:彈性設計;特色小鎮;建筑空間
一、特色小鎮基本概述
(一)特色小鎮概念的提出
2014年10月,時任浙江省省長的李強在參觀了位于杭州市西湖區的云棲小鎮后,首次公開提及“特色小鎮”,他指出要“讓杭州多一個美麗的特色小鎮,天上多飄幾朵創新‘彩云’”。
(二)特色小鎮的特點
特色小鎮的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形態新,二是業態新,三是功能新,四是形象新。特色小鎮的特征有:第一,距離一個城市的市區有一定距離,但是不同于城市劃分的行政區和產業園,并且具有明確的目標定位;第二,用地面積在規劃層面上大約為3平方公里,建筑面積約為1平方公里;第三,原則上一般需要在3年的時間內完成50億元左右的固定資產投資,并且預期目標是建設成為3A級以上的景區。
(三)特色小鎮建設現狀
近年來,特色小鎮的建設在國內掀起了熱潮,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加強融入地域特色的小鎮建設。但是,一些特色小鎮的規劃設計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一,在建設時只注重建筑的形式,忽視了建筑的功能,導致特色小鎮只能具有游玩娛樂或展覽等單一功能;其二,不斷擴大設計范圍,以設計出能滿足其他功能需求的建筑,希望由此達到預期的小鎮建設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使用率及其周邊的綠化率,造成了浪費,同時過多的不合理設計破壞了原有基地的基礎面貌與人文氣息。
二、彈性設計理念基本概述
(一)彈性設計理念的內涵
彈性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專業名詞,定義在物理學及機械學上,彈性理論主要是描述一個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如何運動或者發生形變。當“彈性”一詞作為經濟學名詞時,指一個變量相對于另一個變量發生的一定比例的改變的屬性。相較于其他學科領域,“彈性”一詞出現在設計學領域中就比較新穎。在建筑設計這個領域中,彈性有著不同的含義,旨在賦予建筑更加科學、理性以及多元化的設計形式。彈性設計理念旨在賦予建筑多樣化的功能,打破建筑原有的單一用途,使建筑能針對不同需求進行功能轉換,從而實現最大限度的使用。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設計的浪費,通過這種新穎、科學的設計理念,呈現出具備極高價值的建筑作品。
(二)彈性設計理念的應用價值
美國著名的設計理論家、設計教育家維克多·巴巴納克在他的著作《為真實的世界設計》一書中提到了設計目的的問題,明確提出設計應該認真考慮地球上有限資源的使用問題,應該為保護我們居住的地球上的有限資源服務。維克多·巴巴納克提出的這一設計理念,對后來的建筑設計師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被越來越多從事建筑設計行業的專業人員認同,同時成了他們在接觸新的設計方案時所遵循的一個基本準則。
將彈性設計理念融入建筑設計中,是為了更好地發揮特定建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使用頻率,使建筑不再僅僅服務于特定的人群或特定的使用目的,從而讓建筑可以更好地與周圍的居民互動,將建筑還給居民,盡最大努力降低建筑對周邊居民生活產生的負面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許多城鎮在規劃建設方面已經初具規模,許多特色城鎮也如雨后春筍般林立而起,但是在建設的細節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些城鎮在建設規劃時,往往會選擇借鑒大城市中有著一定建設經驗的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在此基礎之上將原有設計基地的建筑推翻重建,在設計風格與設計形式上也通常會模仿有著相對成熟經驗的特色小鎮,但這種做法忽視了地域特色,忽視了城鎮的文化特色與人文背景,忽視了市民對居住環境的依賴感與熟悉感。單純的設計模仿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鎮的原有面貌,這種做法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城鎮居民的多樣需求,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其并不利于特定地域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甚至會造成文化的斷流,建設效果會得不償失。
部分城市在規劃特色小鎮時,選擇借鑒甚至直接復制較為成熟小鎮的建造模式,但這種做法往往卻忽視了所在城市的基本情況,從而導致特色小鎮在建設完成后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建設目標,間接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彈性設計理念背景下的特色小鎮建筑空間的設計,不僅可以讓建筑空間成為這個地域的名片,同樣間接有利于促進鄉村振興。
(三)彈性設計理念的應用案例
杭州云棲小鎮是特色小鎮的發源地,在規劃時力求擺脫對粗放型增長模式的依賴,希望大大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在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云棲小鎮如今已成為高精尖技術產業的聚集地,每年金秋在此地舉行的“云棲大會”更是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科技盛會之一。但此前,這種盛大會議卻沒有“合適”的會議場地,這里的“合適”當然不是指場館的規模或“檔次”不夠,而是大會發起者、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不希望人們的想象力被一座場館限制。對此,會展中心的設計師們努力思考并嘗試突破以往的經驗,最終設計出了一個不同于以往的會展中心。
通常來說,會展中心可能只具備單一的使用功能,那就是舉行重要的會議,但云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在不作為會議舉辦地使用時,會將原先占用的場地還給周邊的居民,供市民們在休閑娛樂時使用。
云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摩天大樓,它甚至沒有圍墻與主入口,自然和諧地實現了內外空間的轉換,整座建筑在設計上更像是一座立體式公園。建筑頂部具備足球場、草坪劇場以及社區菜園等功能區域,人們可以在該區域組織公共活動。建筑內部的展廳在不舉行會議時,可轉換成體育館,供市民鍛煉使用。該設計打破了建筑單一的使用性質,賦予了建筑更多的可能性。正是由于彈性設計理念的應用,人與建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且保留了建筑的溫度。
三、應用彈性設計理念開展特色小鎮建筑空間設計的重要意義
基于地域背景規劃設計具有明確定位的特色小鎮,在發掘地區特色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人們需求的建筑空間,可彌補快節奏生活下人們對于生活儀式感缺失的遺憾。采用科學的設計理念,設計出能滿足多元需求的建筑空間,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當地的居民,幫助人們提高生活環境的品質,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設計的方式亦可刺激經濟,帶動地方文化建設。
在特色小鎮的建筑空間設計中融入彈性設計的新穎理念,是為了更好地對原有的建筑群落進行保護,同時設計出能滿足一定需求的建筑,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城鎮居民,幫助人們提高所處的生活環境品質,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
傳統的建筑空間設計方式使得建筑的使用功能過于單一,往往只能滿足特定條件下的使用需求,造成了建筑使用率較低,甚至出現了長時間閑置的情況。融入彈性設計理念的建筑空間,可以滿足多種場景下的使用要求,在不同的場合供不同的人群使用,這種設計理念無疑提高了建筑的使用頻率,也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
四、基于彈性設計理念的特色小鎮建筑空間
設計要點
(一)尊重與傳承地域文化
特色小鎮建筑空間設計不應照搬已有的成熟設計案例,應當充分尊重當地的文化傳統,在前期做好充分的資料收集工作,并且根據需要開展有計劃的實地調研工作,通過實地訪談等手段充分了解所處地域的文化及風俗。周邊的居民作為最直接的體驗者,他們對于項目建設的訴求是不可忽視的,在設計時不僅需要考慮到建筑空間的建設性質和商業性質的要求,也需要很好地平衡服務對象和周邊居民對于空間的使用要求,用先進的理念和設計方法賦予建筑空間多種屬性。
忽視地域文化與傳統的設計,也許在短時間內會博得人們的關注并吸引人們駐足,但從長期來看,沒有扎根于這片土地的設計就像沒有深深扎根于泥土的樹木那樣,無法存活在這個區域中。只有立足于地域文化和傳統并加以創新,將彈性設計理念與建筑空間相結合才能夠使之具備多種屬性和功能,承載更多的實際價值,從而實現真正地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并通過設計的方式繼承傳統文化。
設計特色小鎮建筑空間,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應注重創新,需整合、優化、利用地方的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將先進的理念、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等必要的現代要素引入特色小鎮的建筑空間,使建筑空間在滿足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的同時,也可以成為對外展示城市的名片,并以此為媒介帶動鄉村振興,促進特色小鎮周邊鄉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綠色化,推動鄉村綠色發展。
(二)尊重地域環境與人文建設
在設計的初期階段,應該考慮到建筑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相處,而不是以不斷地破壞周邊環境為代價來換取基地的面積與建筑的體量。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建筑會造成設計與周邊環境產生違和感,甚至會因為盲目地擴張基地遭到大自然的排斥,規劃時應以彈性設計理念為背景,最大限度提高建筑空間利用率等方式,以降低人造建筑與自然環境間的矛盾。
在項目規劃初始階段,需要考慮到如何實現建筑與周邊環境的共生,如何與環境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通過設計的手法提升原有自然環境的層次感與氛圍感。彈性設計理念有利于實現二者之間的和諧相處,讓建筑可以更好地存在于自然環境中,人們也更加愿意參與到合理且充滿設計性的建筑空間。
彈性設計理念主要體現在特色小鎮建筑彈性的空間設計層面,建筑空間設計在滿足實用性的基礎上,需要結合不同背景下的使用需求來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因為單一功能的空間在建筑不作為工作使用時,會造成大量的空間浪費,通過設計靈活多變的功能空間,可以在有限的建筑內部規劃出更多具備實際使用要求的功能區域,以達到功能性、地域環境和人文建設的和諧統一。
特色小鎮的建設不只是項目建設,規劃的預期不僅希望能產生經濟效益,還應該以此為基礎思考如何產生一定的社會價值。特色小鎮的規劃以當地的有利資源為依托,通過集中各個環節為地方的居民服務,為當地居民提供相應的就業機會。在人們閑暇時,特色小鎮的部分建筑空間通過功能轉換的方式可以成為他們休憩、游玩的場所,功能多變的空間有利于提升市民的精神文明。
特色小鎮的設計在必要的功能空間基礎上,也可以結合城市的實際情況,規劃圖書閱讀區和展覽區這兩個具有社會意義的功能空間。圖書閱讀區的規劃為當地的孩子們提供了閱讀圖書的空間,并且可以成為老師們為孩子們舉辦教育分享講座的空間。展覽區除了與主題等相關物品的陳列展示,在不用于工作時,可以轉換使用性質用于其他具有教育意義的物品展出或是舉辦教育背景的展覽,目的是拓展孩子們的眼界。少年強則中國強,在提高地方經濟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帶動地方的文化建設,特別是在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地區,這樣有利于縮短和發達地區教育間的差距。通過靈活多變的空間屬性,使建筑空間不僅具備商業價值的功能區域,同時也應該具備教育意義的功能區域。彈性設計理念背景下的建筑空間設計,有利于完善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使得小鎮可以很好地適應這個地區的人文環境,充分挖掘出本地區的特色,有利于彰顯地域文化,有利于增強居民的文化自信。
五、結語
將彈性設計理念融入特色小鎮建筑空間設計,能使建筑具備更多的功能,更好地滿足人們多樣的使用需求。科學的設計理念有利于實現人與建筑、建筑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特色小鎮的規劃及其建筑空間的設計,同樣離不開城市的發展背景,在思考如何設計出讓人們滿意的建筑的同時,也要考慮如何以此為媒介帶動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國家發改委:解讀特色小鎮與特色小鎮建設新政[EB/OL].(2018-11-12)[2023-07-28].http://app.hngy.gov.cn/guiyang/zwgk/8989/39316/content_2792701.html.
[2]特色小鎮:新發展理念的浙江創新實踐[EB/OL].[2023-07-28].http://act.thehour.cn/epaper/article/2016-11-18/3438603.
[3][特色小鎮認知]特色小鎮與特色小城鎮的概念界定及相關政策解讀[EB/OL].(2016-10-21)[2023-07-2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021/21/33633632_600317282.shtml.
[4]朱彥鑫,孫皓.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策略[J].大眾文藝,2019(14):59-60.
[5]關陽,李曉峰.淺談當代藝術館的彈性設計[J].居舍,2019(13):98-99.
[6]周慶偉.彈性設計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特質表現[J].居舍,2019(23):86.
作者簡介:
朱彥鑫,河北東方學院文物與藝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建筑空間設計、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