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色天痕
在加州圣克魯茲海灘,一只海獺正在襲擊這里的沖浪者,有時還偷走他們的沖浪板。
這只被稱為“841號海獺”的“犯人”是雌性,今年大概5歲,左腳上有個藍色標簽。
人們正在努力捕捉它,然而,它一次又一次地逃脫了。
其中一個倒霉的受害者是40歲的李竣,他之前在沖浪時也遇到過海獺。這些動物有著圓圓的臉,黑豆一樣的眼睛,菱形的鼻子,經常躺在海面上睡覺,看上去十分和平友好。
直到他遇見841號。
那天李竣大概沖浪了一個半小時,然后他注意到一只海獺突然出現,向著一個沖浪者游去,“一開始,我們想的是,‘看,多可愛呀!但后來它咬住了沖浪板,還咬了一塊下來,我們的想法就變成了‘發生了什么事?”
接著,海獺的目光轉向了李竣,并向他游過來。
李竣驚慌失措。“我被嚇到了。我試圖游走,但在我游遠之前,它咬住了我的腳繩。”那條繩子的一端綁在沖浪板上,另一端則被沖浪者戴在腳踝上,這樣即使沖浪者掉下板子,也可以迅速收回沖浪板。
接下來,841號開始咬沖浪板,李竣試著把沖浪板翻過去,讓海獺掉進水里,但海獺很快又向他撲來。

李竣最終成功逃上了岸,但精疲力竭,且留下了心理陰影——他說他可能不會再沖浪了,而且他現在有海獺恐懼癥。
攝影師馬克·伍德沃德說,他去年就聽說有只海獺會搶走沖浪板,但今年的情況似乎愈演愈烈。6月19日,他在拍攝沖浪者時,目睹了841號的進攻——它如魚雷般沖向驚嚇不已的沖浪者,從沖浪者手中搶走了沖浪板。在那之后,伍德沃德又至少看見了三次841號的突襲,而且他感覺,841號的進攻性似乎越來越強了。
841號是一只南部海獺,又稱加州海獺, 這個亞種居住在加州中部的海岸,屬于瀕危動物,現在野外大概有3000只。
正常情況下,海獺很少和人類互動。生態學家蒂姆·廷克說,這些動物對人類有一種天生的恐懼,通常會竭盡全力避開我們。
雌性海獺的體重在14~33千克,雖然長相可愛,但依然具備捕食者應有的咬合力——海獺的咬合力大概是人類的3.8倍,可以咬碎蛤蜊、骨頭之類。
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工作人員覺得,不能再將841號留在野外了,事情變得越來越不可控,無論是它傷害了人類,還是人類傷害了它,都是悲劇。
841號并非一開始就有這么強的攻擊性。
蒙特利灣水族館的工作人員還記得它媽媽——723號。某種意義上,841號重復了它媽媽的命運。
2016年,蒙特利灣水族館救了一只與母親失散的海獺幼崽,它才出生7星期左右。水族館給它起名723號,養到2017年,將它放歸野外。然而2018年左右,水族館開始接到723號登上船只、皮劃艇的報告,可能是因為人們一直在給它投喂魷魚之類的食物,這導致它認為人類是食物來源,和人類過于接近。
為了它和人類的安全,723號被再度捕獲,后續評估里認為,723號不適合在野外生活,因此被送到了別的水族館安置。
在蒙特利灣水族館里,研究者發現723號懷著小寶寶,不久,一只海獺幼崽出生了——它就是841號。841號在母親身邊成長到斷奶,然后水族館接著養了這只幼崽一段時間,當它健康成長到足以在野外獨立生存時,就將它放歸野外,它左腳上的藍色無線電發射器就是當初留下的標記。
841號離開水族館時,看上去一切正常。事實上,在野外的第一年里,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但后來發生的某些事情,改變了它。
蒙特利灣水族館的凱文·康納說,2021年以來,一直有海獺騷擾皮劃艇運動員和其他海獺的消息流傳,水族館的工作人員認為,這些事情可能都指向同一只海獺。
“肇事者”很可能就是2020年6月被放歸野外的841號。
在841號被放歸野外后,由于身上帶著無線電發射器,水族館依然能追蹤到它,在沖浪板事件發生前,它也沒有與人類互動的跡象。它看上去一切正常,和其他海獺一樣,天天漂浮在海面上,吃了睡,睡了吃。它生過兩次孩子,2022年5月生的第一個后代活了下來,第二個后代是今年春天出生的,沒能活下來。
7月初以來,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部門發出了對841號的“通緝令”,并組成了一個由專家構成的海獺捕捉小隊。
目前尚未有841號咬傷人的報告,目前841號最喜歡的是沖浪板,其次是沖浪者戴的腳蹼。
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即使傷害了人類,也不考慮將841號安樂死的選項”。
如果能逮住841號,它可能會被送往蒙特利灣水族館,在那里接受身體檢查和監控評估,然后被送往其他水族館,在那里度過余生。
841號可沒那么容易被逮住。
一般來說,抓海獺的常用辦法,是“秘密水下捕獲”,也就是偷偷摸摸從水下接近海獺,趁其不備,迅速用網逮住。
捕捉841號的任務進行得十分不順,主要是因為最近水下的能見度差,841號的行為模式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而且841號對捕網十分警惕。
海獺捕捉小隊的成員科琳·楊說:“我非常沮喪和疲憊……我們需要提前根據841號的行為來制定捕捉策略,因為小隊里有不同的專家,每人擅長的是不同的策略。但841號的行為一直在變化,無論是活動時還是休息時。”
7月15日,捕捉小隊的工作人員已經和841號面對面了,但依然沒能捉住它。
隨著841號的名氣越來越大,它已經有了一批支持者。
當地的沖浪者約瑟夫·威爾科克斯 就舉了個牌子,上面寫著“繼續讓841號自由”。他說:“每次人類遇到一些特立獨行的野生動物,就非要把它們關進籠子里送去某個地方……大海是841號的家,也是我們的家,我們可以共同分享大海,不過當然,要小心海獺。”
但楊認為,841號必須被捕捉,“海洋是它的家,人類只是訪客,但除非每個人都愿意遠離大海——這不太可能——捕獲它是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
海獺保護專家莉蓮· 卡斯韋爾說:“始終與所有野生動物保持安全距離,是非常重要的。人們不該與野生動物互動、喂食,這可能會讓你自己或動物面臨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