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思

大一的時候,學校開了門“創業基礎”的課程。課上,我聽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有個名叫布里丹的教授養了一頭小毛驢,每天都要買草料來喂養。有一天,送草料的農民額外送了一堆草料給教授的小毛驢。本應享受更多選擇自由權的小毛驢,居然被活生生餓死了。原來,是小毛驢站在兩堆差不多的干草之間,分辨不出優劣,猶猶豫豫,來來回回,無法做出選擇,結果把自己活活餓死了。這就是著名的“布里丹毛驢效應”。
每個人的一生都要面臨很多大大小小的抉擇,我們常常在抉擇前反復權衡利弊,慎重地做出決定。但有時候,過度的謹慎和猶豫不決,反而會使我們錯過最佳選項,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就像布里丹的毛驢一樣。
然而,當下的餐飲界對“布里丹毛驢效應”給出了應對之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雙拼”出現在大眾的面前,雙拼奶茶、雙拼蛋糕、雙拼火鍋……前兩年一句“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都要”在年輕人中間突然火了起來,幽默風趣的“梗”卻帶動了不少的餐飲店向“雙拼時代”進軍。
前兩年在大學食堂吃米線的時候,我經常讓老板幫我弄份辣子雞和麻辣鴨的雙拼蓋澆。因為他們家的辣子雞米線和麻辣鴨米線都很好吃,也很有特色,讓人很難在兩者之間做出抉擇。
那為什么火的是雙拼,而不是多拼呢?實際上,人們出現“選擇困難”的情況,一般發生在“二選一”的時候,這也就是“雙拼”能殺出重圍的原因之一。
從食物本身的口味來說,“多拼”往往雜亂且沒有特色,味道一旦變多了,食物就會失去原本的風味,也容易串味,而單一的口味又顯得過于單調。當然,在餐飲界沒有興起“多拼潮流”,還有個很現實的原因,就是多拼確實增加了很多時間和人力成本,許多商家都很難接受消費者隨意搭配。因此,“雙拼潮流”的出現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們在煎餅攤前猶豫不決的時候,向做煎餅的阿姨提出能不能雙拼,阿姨欣然接受了,并且給我們加了不少小料。她告訴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去她的煎餅攤,也都提出雙拼的請求。她一面忙著手上的活,一面感慨著時代的變化。
的確,現在要求食物雙拼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的選擇相對比較專一。這也和當前的年輕人所處的時代環境有關,目前互聯網十分發達,各種新鮮事物不斷涌現。而很多餐飲店的出現,最初定位的消費人群就是以年輕人為主。
在面對眾多商品的選擇時,很多年輕人就像“布里丹的毛驢”一樣,眼花繚亂,難以抉擇。所幸,“餐飲雙拼”時代的出現,給了年輕人更多的選擇空間。而對餐飲行業來說,順應時代的潮流是獲得生存方式的必經之路。單一化的食物結構和菜單選擇,很難迎合廣大年輕人的需求,為了在眾多同行中生存下去,他們也只能作出相應的改變。
有時,一種潮流的出現,往往伴隨著很多的社會現象。“布里丹毛驢效應”下的“餐飲雙拼”時代的出現,也正是體現了這一特點。時代的潮流滾滾向前,今天,你“雙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