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雯



[考點速覽]
考點1:晶體與非晶體
(1)區別: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叫做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2)常見晶體:海波、冰、食鹽、各種金屬。常見非晶體:石蠟、松香、玻璃、瀝青等。
(3)熔化圖象:海波、松香的熔化圖象分別如圖1、圖2所示。圖1中,AB段為固態,BC段為固液共存態,CD段為液態,B點為固態,C點為液態。
(4)晶體熔化的特點:持續吸熱,溫度不變。
考點2:蒸發和沸騰
考點3:常見的易升華和易凝華物質
(1)常見易升華物質:干冰、碘、冰、萘、金屬鎢。
(2)常見易凝華物質:氣態碘、水蒸氣、氣態鎢、氣態萘。
考點4:“白氣”和“哈氣”
(1)“白氣”:水蒸氣是看不見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后變成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所以“白氣”是小水珠。
(2)“哈氣”:“哈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因此“哈氣”也是小水珠。
考點5:用物態變化解釋自然現象
(1)雨:高空中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或凝華形成的小冰晶,下落時熔化成水珠)合并成大水珠,下落到地面,便形成雨。(液化,凝華,熔化)
(2)云:太陽光照到地球上,地表上的水吸熱蒸發形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高空與冷空氣接觸,液化成小水珠或凝華成小冰晶,便形成云。(液化,凝華)
(3)霧:水蒸氣在空氣中遇到冷空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
(4)露:地面附近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早晨遇到溫度較低的樹葉、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并附著在其表面上,便形成露。(液化)
(5)霜:水蒸氣在地表遇到0 ℃以下的物體時,直接凝華為固體。(凝華)
(6)雪:水蒸氣在高空遇到0 ℃以下的物體時,水蒸氣直接凝華成小冰晶,以雪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凝華)
[應用提升]
1. (2023·江蘇)水循環伴隨著水的物態變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海水吸熱汽化成水蒸氣 ? ? ? ? B. 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水滴
C. 小水滴凝華成小冰晶 ? ? ? ? D. 小冰晶液化成雨水
2. (2023·黑龍江)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 水壺冒“白氣” B. 濃霧消散? ? C. 冰雕變小? ? D. 冰雪消融
3. (2023·河南)大美河南,風光無限,關于我省自然風景中涉及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云臺山霧氣環繞——霧的形成需要吸熱
B. 王屋山冰雪消融——雪的熔化需要放熱
C. 老君山霜打枝頭——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 雞公山朝露晶瑩——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4. (2023·廣西)“滴水成冰”描述的是下列物態變化中的()。
A. 凝華 B. 升華 C. 熔化 D. 凝固
5. (2023·四川·內江)人類對物態變化的認識是從水開始的,下列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A. 水蒸氣在松枝上形成冰晶
B. 溫暖的陽光下,冰化成潺潺的流水
C. 夏天,從冰箱中取出的飲料瓶表面出現小水珠
D. 冬天,晾在室外冰凍的衣服也會干
答案:1. A 2. A 3. D 4. D 5. C
(作者單位:遼寧省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