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舒 姬淼森
數字賦能發展,創新引領未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數字中國已經成為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數字人大’項目建設是有效應對信息時代對人大工作新要求新挑戰的必然選擇,是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效能提升行動的重要抓手,也是用數字化方式對外展示廣東人大工作、宣傳全過程人民民主廣東實踐成果的重要平臺,要以‘好用、實用、管用’為導向,以數字化倒逼工作流程再造、履職效能提升,推動廣東人大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今年9月12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黃楚平在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調研“數字人大”建設項目時強調。
從2022年5月常委會黨組作出建設“數字人大”的工作部署,到2022年11月啟動項目規劃設計,再到2023年獲得“數字人大”建設(一期)項目立項批復,預計今年11月底前各平臺系統投入運行。一年多時間里,常委會黨組高度重視、高位推進,“數字人大”建設工作專班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爭分奪秒,全力推動“數字人大”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強筋壯骨、填數賦能”取得階段性成效,“數字人大”正從美好藍圖逐步變成生動現實,為廣東人大工作裝上“數字大腦”、插上“數字翅膀”。

9月12日,黃楚平主任調研“數字人大”項目建設進展情況(林鋼威/攝)
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陸續建成“一站、兩微、兩網、十八個信息系統”,在全國率先推進預算聯網監督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信息應用系統建設,取得了良好應用效果。但對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省委“1310”工作部署,機關信息化建設仍然存在系統條塊分割難以關聯、數據存儲分散不能共享、缺少基礎平臺效能較低等問題,難以滿足新形勢下做好人大工作的需求。常委會黨組對此高度重視,作出建設“數字人大”的工作部署,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精度論證、高標準設計,聚焦人大核心業務,開發好用、實用、管用的業務信息系統,力爭我省“數字人大”建設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以數字化賦能新時代廣東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負責同志率領調研組先后赴上海、江蘇、浙江等兄弟省市和廣州、清遠等地市考察調研,實地考察學習“數字人大”建設的先進理念和好經驗好做法,對標先進明確自身差距不足。逐一走訪機關相關業務部門,圍繞現有信息系統存在的堵點難點問題等進行調研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進一步確認各部門業務需求,找實找準當前智慧立法、代表工作、經濟工作監督、預算聯網監督、國有資產監督等系統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堵點難點,力求在“數字人大”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針對工作效能提升有的放矢、精準施建。通過廣泛深入調研,找準了機關信息化建設中標準規范體系不夠健全、立法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聯網監督廣度深度有待拓展、代表工作系統有待整合、數據匯聚共享能力薄弱、公共應用支撐能力不強等方面問題,為“數字人大”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緊緊圍繞“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新時代人大工作的主題主線規劃“數字人大”建設,全力推進人大工作數字化改革,力求在緊扣中心大局依法履職上取得新成效,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上開創新局面,在人大工作機制創新上達到新水平。根據人大業務需求和提升信息化效能的需要,編制完成《廣東省數字人大建設(一期)項目立項方案》,明確“數字人大”項目以“整合、提升、便捷、全面、集約、安全”為理念,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依托數字政府基礎支撐能力,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人大履職方式創新、機關工作提質增效等核心需求,力爭到2024年底,全面建成廣東人大數字化服務體系,在探索和創新全過程人民民主數字化實現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
“數字人大”建設以“1+4+4+N”總體框架設計布局,即:建設1個承載公共應用和數據資源的基礎平臺,支撐立法、監督、代表履職、機關自身建設4大業務領域,服務人大代表、人大機關、“一府一委兩院”、社會公眾4類用戶群體,構建立法監督、主題活動、民意處理、民生實事、督政議事等N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場景。主要思路是:聚焦保障常委會履職行權,建設立法、監督、代表工作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建設、優化、重構支撐常委會立法、監督、代表等核心工作的數字化應用,進一步改進業務流程,帶動工作機制優化升級。立法域建設智慧立法系統,升級改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系統;監督域建設經濟工作數字化監督、國有資產管理聯網監督2個系統,升級改造預算聯網監督、信訪管理2個系統;代表工作域整合原有的6個系統,形成包含代表學習培訓、代表履職管理、代表聯系群眾、代表基本信息庫4個功能模塊的一體化代表工作系統;聚焦全過程人民民主,構建人大民主民意線上表達平臺和工作平臺。全面落實“使人大各項工作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的要求,打造“粵人大”品牌應用,充分對接和利用數字政府“粵省事”“粵省心”“粵平安”等公共資源和能力,建設數字人大“粵政易”移動門戶,將全省12萬人大代表納入“粵政易”平臺體系統一管理,創新各級人大代表“全天候”、“移動化”在線履職方式。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和代表聯絡站的工作平臺,為站點開展代表聯系群眾、人大協商、基層直接民主等主體活動提供數字化支撐,形成民主民意數據收集、流轉、處理、利用的工作閉環,搭建覆蓋全省各級人大常委會機關、基層立法聯系點和代表聯絡站的線上民主民意接收處理平臺,建立人大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數字化工作機制;聚焦激發各級人大履職活力,建立數字人大數據駕駛艙。圍繞機關效能提升行動要求,改造升級機關綜合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干部人事、干部檔案管理、會議簡報管理3個系統,升級改造機關無紙化辦公系統,提升機關參謀助手和服務保障能力。建立常委會主要工作“一張圖”、人大核心業務“一張圖”、民情民意“一張圖”,實時展示、宣傳全過程人民民主廣東實踐的豐碩成果,讓常委會領導及時了解掌握全省各級人大機關和基層站點的履職情況,推動各地各部門競先爭優。聚焦數據共享利用,建設“數字人大”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全面整合升級現有的“一站、兩微、兩網、十八個信息系統”,構建“基礎平臺+業務應用”的架構模式,建設數據資源中心、應用支撐中心、建設業務應用智能運維系統,搭建“集約高效、安全可控、開放兼容”的“數字人大”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多系統的統一門戶進入,提升數據共享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數字化支撐保障能力。
“數字人大”建設的關鍵在于推動業務工作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利用數字技術優勢,加速數據融合,強化數字賦能,為人大工作提質增效提供堅實支撐。
堅持“業務主導+技術引領”的基本原則。業務創新是“數字人大”創新的基礎,機關各業務部門發揮應用主體作用,積極謀劃如何利用數字化提能增效,研究提出緊貼業務工作實際、真正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的信息化建設需求,承擔業務應用運用推廣責任,建立使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推動功能改進和技術創新。充分發揮前沿高新技術的引領作用,持續推動“數字人大”技術升級,提升業務應用智能化程度,使科技進步成為業務發展的主要動力。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大樓(黎進/攝)
構建“統一歸集+共享共用”的數據體系。面向“數字人大”各業務應用建設統一的數據支撐中心,編制統一的數據資源目錄,歸集全省人大各線條數據資源,實現功能與數據的解耦,為業務應用的快速迭代提供有力保障。破除機關內部各業務系統“數據煙囪”,橫向貫通“一府一委兩院”,縱向聯通省市縣鄉四級人大,實現全省人大數據資源共享共用。聚焦人大核心數據資產,形成大數據中心處理能力,建立“盤點、規劃、匯聚、治理、歸整、應用、管理、安全、維護”的數據運營服務模式,通過數據資源的多渠道匯聚共享,全生命周期管理,多類型分析應用,全方位安全保障,建立大數據輔助人大立法、監督、代表等核心業務的工作機制。
實施“迭代升級+增量開發”的建設模式。人大數字化改革進程的推進模式,是頂層設計、增量開發、迭代升級的動態過程。做好應用場景頂層設計后,逐個功能模塊、逐個子場景遞進突破,再循序漸進,增量開發下一個場景,綜合打造“好用、實用、管用”的業務應用。系統運行過程中,充分吸納各方意見建議,持續進行迭代升級,使之更加完善成熟。如在“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基礎上,優化預算聯網監督應用的智能化分析追溯能力,強化多維分析方法,實現對主從關系數據分析結果的追溯和定位,并圍繞常委會中心工作及代表關注熱點,增量開發制造業當家、百千萬工程、綠美廣東等監督專題場景。
堅持把“數字人大”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省人大常委會成立“數字人大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黃楚平主任親任組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寧生、秘書長許紅任副組長,統籌推進“數字人大”建設,研究確定發展方向,協調解決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數字人大建設工作專班”,集中辦公、掛圖作戰,建立周例會工作制度。機關相關部門成立業務系統建設專責小組,負責研究提出具體業務需求,組織做好本部門業務系統的建設實施、監督管理和質量管控工作。通過建立“數字人大”建設時間表、路線圖,明確項目建設關鍵時間節點,細化分解建設工作任務,實行“整合一批、升級一批、新建一批”的建設模式,有效整合原有信息系統資源,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同時,加強與省政數局、省財政廳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常態化工作對口協調機制,定期召開工作例會,通報交流項目進展,協調解決矛盾問題,籌劃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務,積極爭取相關部門在項目立項、經費安排等方面的大力指導支持。
春風吹來滿眼綠,潮起正是揚帆時。省人大常委會“數字人大”建設工作專班將持續加強與相關業務部門的溝通與協作,督促承建單位按照規定時間節點,抓緊推進“數字人大”基礎平臺和各業務信息系統的整合、升級、開發工作,確保實現今年11月底前“數字人大”建設(一期)項目各平臺系統投入試運行的任務目標。同時,做好“數字人大”建設(二期)項目規劃設計和立項申報工作,力求實現“數據賦能、高效協同、全域覆蓋、整體智治”的總體目標,著力打造聯動四級人大、覆蓋五級代表的人大全方位智慧履職系統。■

前海灣(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