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周 敏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關系“大文明”,同時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和“名片。”
“美中不足的是,我市部分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場所配套的公廁夜間關閉,讓部分夜間出行的市民‘內急’時如廁難。”今年初,汕頭市人大代表王偉忠就此群眾反映問題領銜提交了《關于中心城區公廁24小時開放的建議》,經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主任會議研究決定,將其定為今年重點辦理的建議。
在常委會的督辦下,全市有條件的公廁已實行24小時開放,并完善了公廁日常管理措施,“方便”了夜行人,讓城市文明窗口“燈”更亮。
廁所問題不僅關系到旅游環境的改善,也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關系到國民素質提升、社會文明進步。近年來,汕頭市通過實施三年“廁所革命”,中心城區公廁數量不斷增加,分布更加合理,設施更加完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但是,隨著汕頭市旅游市場的復蘇回升、夜經濟的持續升溫,市民與游客夜間戶外活動的熱情高漲,而中心城區熱門出行地的部分公廁卻未能實現24小時開放,給部分群眾深夜如廁造成不便,影響了城市形象。
“公廁24小時免費開放不僅涉及到經費保障、人員安排等問題,更是服務理念的轉變。公廁24小時開放,看似部分時間處于閑置狀態,特別是深夜時段,如廁者可能只有個位數,甚至沒有,但對于有需要的人來說,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王偉忠代表認為,有關部門應該從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出發,出臺實施方案,將中心城區由各級環衛部門管理的公廁率先24小時開放,杜絕出現市民群眾“急時找不到,找到上不了”的現象出現。
“公廁的管理事關人居環境衛生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心城區公廁24小時開放,既是人大代表提出的民生需求,也是當前汕頭市旅游業發展的必然需要。市城管局和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這項民生工作,從小處著眼,從實處入手,落實主體責任,把建議內容落到實處,加快推動建議辦理早見成效。”負責具體督辦市人大常委會環境資源工委有關同志表示。
建議辦理期間,常委會環境資源工委多次與主辦單位市城管局溝通聯系,采取實地察看、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及時掌握建議辦理進度。市城管局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會同市環衛中心相關負責人也多次主動聯系王偉忠等代表,介紹汕頭市公廁管理現狀,以及國家、省、市在公廁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傾聽代表的意見和建議,明確公廁24小時開放的具體范圍,以及提升公廁服務水平的整改方案等。針對群眾需求比較迫切的時代廣場公廁、開放廣場公廁,立即調整開放時間,將其調整為24小時開放,并第一時間回應告知代表。
與此同時,根據代表建議,市城管局牽頭各協辦單位結合實際,制定工作計劃,逐步推進中心城區公廁24小時開放。經過全面摸查以及結合人流量等關鍵因素研究分析,市城管局將于今年內新增22座環衛公廁全天候開放。以上工作完成后,中心城區全天候開放的公廁將由原有的107座增加到129座,屆時將極大方便市民群眾如廁。與此同時,完善公廁指引牌設置,完善智慧公廁管理平臺公廁指引功能,強化日常管理,增加廁紙、洗手液以及補充便民服務藥箱,提升公廁服務功能。■

中心城區公廁24小時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