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谷綠灣產業園是上海市“南北轉型”大空間背景下推動重點區塊轉型的典型案例,也是上海產業園區“二轉二”整體轉型的重點園區。該園區積極推動工業用地二次開發,通過資產收購、以優并劣、閑置收儲、合并開發、技術改造等手段推動園區建設高質量發展,從而摸索出了一條提質增效的轉型之路。
園區資產收購推動產業轉型:位于園區內的上海天承化學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生產的電子化學品應用于芯片制造、航空航天、通訊、汽車、軍工、醫療等諸多領域。該公司租賃了由于環保等問題于2015年停產的原云石膠生產企業的廠房。這也是碳谷綠灣產業園以資產收購實現存量資源再利用和產業轉型提升的成功案例。通過租金和入駐企業的稅收,預計10年即可收回收購成本。
以優勝劣汰實現產業升級:某化學品公司是一家生產氧化鐵紅、鐵黃的外資企業,其產業屬性為高能耗型產業。2019年8 月,園區與其達成產業調整協議,關閉了全部生產線。該企業關停后,在園區綜合協調下,公司的4.3萬m2土地和18 000 m2的廠房成功轉讓給其相鄰企業上海撫佳化工有限公司。撫佳化工是園區綜合績效評價A 類企業,資源的嫁接使得撫佳公司發展空間受限問題得以解決,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實現了A 類企業提質增效目的。目前撫佳公司擴建項目已基本完成建設,可新增產值25 億元,新增稅收1.2 億元,總能耗減少50%,單位能耗創造的產值提升了13 倍。
收儲閑置土地助力資源盤活:園區某企業一期項目竣工后,由于市場及資金短缺等問題,土地長期閑置,已開發面積長期不足1/3。為此,園區與金山區規劃資源局協同,多措并舉,聯合推進收儲工作。一方面由區規資局多次約談企業,開展閑置土地調查和認定;另一方面由園區收儲小組適時進行協議收儲談判,最終通過一年多的時間成功收回閑置土地23.5 萬m2。目前該地塊已簽約了新項目,預計可實現產值32億元,稅收2.1 億元。
鼓勵合并開發引領擴容增能:根據園區轉型計劃,對1.3 萬m2以下的小集中區進行合并收儲。園區內有3 家規模較小,構成低效用地的企業。園區與3 家企業達成收儲意向,收儲后將其合并為一塊并計劃轉讓給相鄰的上海群力化工有限公司,從而為資源利用效率較高的企業提供擴建用地保障,達到優質企業進一步擴容增能的目的。
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完成自我轉型:近年來,園區多家企業通過自身技術改造,不斷實現產業自我轉型。園區內的涂料產業陸續進行了“油改水”轉型,向綠色化、高端化方向發展。除此之外,還有諸多企業實現了產業的自我轉型。例如,中天科盛關停電鍍生產線,建設年產1 萬t 綠色高端功能性彈性體,預計可實現產值3.5億元,稅收1 366 萬元。巴斯夫化工正在建設的UVA 新產品線,其生產的防曬新材料,是目前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光穩定性UVA 過濾劑之一,具有“低濃度、高效性”的優質能效。被譽為“橡膠黃金”的金山巴陵新材料年產25 萬t熱塑性彈性體項目已經開工,其產品將替代進口并廣泛應用于工程塑料、電子消費產品、醫療耗材、5G 通信光纜等領域。
在推動產業“二轉二”的過程中,上海碳谷綠灣產業園積極探索土地二次開發的新路子、新方法,通過資金杠桿撬動長遠轉型收益,化零為整,化閑為用,以創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充分盤活既有資源,推動存量土地實現增量收益。
撫佳公司在收儲的土地上建設的生產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