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失能人員基本護理需求,國家探索試點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上海是試點城市之一。不過,一些護理人員卻動起了歪腦筋,通過虛報工作頻次、時長,騙取醫保金。近日,多名涉案護工因詐騙罪受到了刑事處罰。
經依法審查查明2019年9月起,季某某在某家庭服務公司擔任養老護理員。按照公司工作規定,養老護理員上門服務前后需在指定APP進行打卡簽到、簽退,并由參保人員在服務確認報告單上簽字確認,通過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進行申報結算。然而,季某某發現只要關閉手機的定位功能,就可以在系統內完成打卡,再讓被照護人員簽署服務確定報告單,就能夠蒙混過關。
據統計,被告人季某某累計虛假打卡百余次,虛假打卡“騙薪”,騙取國家醫療保險基金11000元。被告人季某某犯詐騙罪被上海靜安法院判處拘役四個月緩行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另外,違法所得退還國家醫保基金。
季某某的行為不是個例,同公司的護理員趙某某同樣在離滬期間,仍然登錄自己的“長護險”APP賬戶進行虛假打卡95次,回滬后再讓被照護人員簽署服務確認報告單,之后交到所屬公司作為憑證從中非法獲利。此外,趙某某還以在參保人員徐老伯等人家護理的名義,額外虛假結算389次,累計詐騙國家醫療保險基金達人民幣20000余元。
貪小便宜吃大虧,季某某、趙某某等人看似只是“打卡摸魚”吃空餉,實則已經構成了詐騙,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