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燕
2020 年11 月29 日,江西省教師資格認定服務和培訓中心舉辦了全省第四批中小學骨干教師培養對象高級研修班。我再次踏上井岡山這塊紅土地,駐足在烈士陵園門口,聽著講解員深情講述著又一個我從未聽過的紅軍故事。空中飄著蒙蒙細雨,山中繞著絲絲云霧,松柏在風雨中搖動,仿佛也在述說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我一步步地走上49 個臺階,像是歷數著這個偉大民族走過的崢嶸歲月,心中感慨萬千。“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的井岡山精神,更讓人們理解了革命先烈犧牲自我,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過上美好生活。
一、制定專業發展規劃,找到客觀、期待的自己
在整個研修培訓過程中,我不斷自省,我都做了些什么,我應該做些什么,我要怎樣做,我能做到些什么?聽了瑞金市教師進修學校楊杏元校長的講座———《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的制定與實施》,我豁然開朗。量體裁衣、量身訂制適合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做有情懷的卓越教師,這就是我想要做的、應該做的。接下來,我更深入地思考到底我要怎樣做,才能夠做到我想要做的。
什么是專業發展規劃?為什么要進行規劃?如何制訂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楊校長用樸實的話語、經典的案例,以自己的個人發展規劃為例,指導研修的老師們客觀準確地對自己進行定位,提出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修煉秘籍的六個核心詞:心態、學習、教研、積累、寫作、反思。
聽了楊校長的講座,我對個人專業發展規劃也有了一個初步的思考。首先,要分析自身專業發展的優勢和不足;然后要找準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最后要落實自身目標達成的方法和途徑,從閱讀、積累、科研、寫作、反思、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1.自身專業發展優勢
我把音樂教學工作當成興趣愛好,我有童心和活躍的想象力,我熱愛文學、愛好閱讀,有較深的文學功底讓音樂課堂教學充滿文學氣息。我在聲樂、合唱、管樂方面小有建樹;我樂于指導幫助新教師成長。
2.自身專業發展不足
因擔任了學校行政工作,我沒有太多的時間投入一線教學課堂實踐;教育學、心理學和哲學等理論書籍閱讀得不深;初中畢業考入師范,學歷不高,系統全面的理論和專業功底尚淺;沒有靜心專心做課題研究,獨立的教科研能力不足;少有自己個人專業領域的理論文字發表。
3.自身專業發展目標、方向
系統閱讀心理學、哲學和教育學經典之作;引領和培養一些教學骨干,帶領團隊成長;不間斷地堅持課題研究,能獨立完成國家級、省級課題向卓越教師邁進。
二、實施專業發展規劃,在成長為卓越教師的路上遇見最美的自己
實施專業發展規劃,具備“兩少一多好”的心態讓自己邁向卓越。向上少遺憾,樂觀少抱怨,奉獻多回報;要想投籃得分,只要向上投才有可能。一定要多上公開課,這是最好的鍛煉,不是因為想擁有才付出,而是因為付出了才能擁有。一定要常培訓、常參賽,把握所有的學習機會,抓住所有的鍛煉機會,只管積極,只管向上,不留遺憾,然后終有收獲。
工作的辛苦,領導的批評,家長讓你受的委屈,熊孩子的淘氣,學科地位的不平等諸多抱怨,都應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要學會感恩,是以上這些讓自己有了修煉的機會。
參與教研,勤于記錄捕捉,多積累,用心寫作,讓思考留痕跡,積極反思助成長。
在教研中,做個有心人積極參與其中,敏銳捕捉記錄下問題和閃光點,這樣的積累會讓自己更快成長,收獲更多和提高更快。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公式:成長= 經驗+ 反思。教學實錄、教育教學案例、教后反思、教育隨筆、教學論文、教育專著這些都是我們的寫作素材。作為一線教師,要多記錄和學生之間的故事、細節、片段,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都可以記下來。多寫寫讓你心心念念的故事,寫寫心頭揮之不去的想法。這心心念念,這揮之不去,就有可能成為好文章。有了好的心態,在學習、教研、積累、寫作、反思中磨煉,我們就可以慢慢向卓越靠近了。
那什么是卓越呢?用簡單的方式,遇見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學生,我認為這就是卓越。那么如何走向卓越,成為卓越呢?井岡山大學教育學院郭禮智副教授娓娓道來,以自己的經歷向我們傳授如何成為卓越的教師。
走向卓越教師最需要的是情懷。教好學生、好孩子,是一種休閑,需要理性的牽引;教導“壞”孩子、“壞”學生,是一種修煉,需要情懷。所有的學生都是教師必然的遇見,就如樹和風一樣總會相遇,而樹不必對風生氣,是風的恣意成就樹的風姿。卓越的教師用情懷經營教學,好的教育總是自然而然,像一陣暖風,直接往你懷里鉆,你迎接一陣暖風的時候,從不用捏緊拳頭。好的教育需要人性的光芒,需要煙火味,這樣的教育才是色彩斑斕的教育,才能有彼此的遇見,才既有當下的目光所及的人間百態,又有詩和遠方的追尋和遐想……
做卓越教師應具備以下幾點品質:
1.帶著情懷上路,學會接納
接納生活,接納生活需要“變態”———轉變態度;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一位好的教師走在教育的路上,就是不斷遇見自己、反思自己、覺醒自己、治愈自己,最終遇見最好的自己。
2.接納學生,與學生共情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孩子是我的。就像你種了一棵樹,它長得不好,你不會責備它,你會找出它長得不好的原因,它可能需要施肥料或澆水或光照,但你不會責備樹,樹之于人,樹之于生,人樹共情。
3.帶著情懷上路,學會管理
(1)自我管理,做一位熱情的教師,你若晴天,他便安好。自我管理,做一位注重細節的教師,你的任何枝葉,在他眼里就是遍野繁花。
(2)情緒管理,教室外的情緒拒之門外。教室內的情緒,基點是正面引導,起點是鼓勵,落實是自我改變,最后是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3)常規管理,以“理”為主,以“管”為輔,“管”是出于“人性本惡”的基點去強制約束,“理”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基點,感同身受教育共情。要注意程序化,處理程序要層層推進,要推陳出新。
(4)難點個例管理,要懂得懲戒的藝術,是帶著情懷的智慧管理。基于愛心,多用正強化激發正能量。要注意場合,說明理由,控制情緒,提供選擇,并理性地分析懲戒的邏輯后果。
三、結語
帶著情懷上路,不拘于行,不囿于形,聽之于心。教師的職業生涯是一場遇見,遇見學生,遇見自己。雖然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會不斷面臨困境,卻仍勇于開創自己生命的價值,在教與學的二元循環中,回歸最初的快樂和敬畏。做有情懷的卓越教師,帶著情懷上路,堅守教師的底線———不誤人子弟!追尋教育的最高境界———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