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陽
湖北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 湖北 荊州 434020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建筑領域,其具備的優勢是:不僅能夠大大提升基礎施工的靈活性,減小基坑開挖的面積,還能夠顯著降低對基礎土體的壓力,使其能夠滿足當今社會對高質量、高精度、高安全的建設要求,因此,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已經成為當今建筑行業最受青睞的技術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鉆孔灌注樁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采用機械鉆孔的方式,將鋼筋籠安裝到樁孔內,形成堅固的樁基,既能夠有效防止土體滑塌,又能夠有效支撐邊坡,大大提升了施工的質量與效率。因此,被廣泛地應用于建筑工程的樁基工程中。
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方法因其簡便、高效的特點,得到了樁基工程的普遍應用 。但是,由于其施工步驟復雜,需要進行精確的定位、機械操作、鋼筋、混凝土配合,因此,為了確保樁的質量,必須嚴格控制和檢查整個施工過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鉆孔灌注樁”技術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種方法,如機械鉆孔、鋼管擠壓、混凝土、鋼筋等,精準地構建樁孔,從而獲得更優良的結構性能,大大提升了工程的質量,有助于更有效地完成項目。鉆孔灌注樁具有顯著的優勢:施工噪音極低,振動影響極小,而且樁的直徑比預制樁的直徑還要大,因此,它能夠更好地適應各種施工環境,有效地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噪音和振動,從而保證后期建設的高質量。
鉆孔灌注樁技術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建筑施工方式,它既能為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利潤,又能確保施工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其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造,以滿足各類項目的需求。采用鉆孔灌注樁技術施工,不僅可以極大地縮短施工時間,而且還可以節省費用,同時還能保證施工的質量。此外,該技術還具備多項優點,如樁基與地表土壤的牢固連接,基礎的強度和穩定性,從而為后續的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1.1 安全性能良好
安全是建筑施工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強鉆孔灌注樁的管理,以提升它的抗壓、抗損、耐久性,以達到最佳的結構性能,并且可以有效的滿足建筑物的需求。鉆孔灌注樁的優勢顯而易見,它可以提供穩定、精確、高效的灌注,以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和安全。
2.1.2 施工效率高
鉆孔灌注樁技術的優勢在于其靈活性和多樣化的施工方式,使得施工過程更加順暢、節省時間,同時也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此外,該技術的操作簡便,可以滿足多種地質環境的要求,使得施工更加高效、節約。
2.1.3 對環境影響小
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環境適應性上表現出色,其施工過程中的噪聲和振動極低,可以有效地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但是,為了發揮鉆孔灌注樁的潛力,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施工技術、選擇合格的原材料,并且嚴格把關各項施工流程,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規范標準[1]。
2.2.1 地理選擇性強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鉆孔樁設備屬于大型的施工設備,本身的重量和體積就較大,相對于施工環境的選擇性較強,而一般發生滑坡的地理環境都屬于山區,交通很不方便,對于施工設備的運輸和使用就會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一些地形崎嶇的山區中,鉆孔樁設備運進施工現場的難度非常的大。
2.2.2 造價高
不同于一般的滑坡治理工程,運用鉆孔灌注樁的滑坡治理工程施工成本非常的高,在施工過程中,使用鉆孔機械設備的成本相對比較的高,因此,致使整個治理工程所花費的施工成本也相對比較的高,因此,在具體的滑坡治理工程中,對于鉆孔灌注樁的使用也需要經過專業的勘察和評估后才能選擇,避免造成一些施工資源上的浪費,提高了施工成本。
2.2.3 滑坡治理工程設計的抗滑樁以矩形樁為主
目前的鉆孔設備適宜鉆進圓樁,當前并沒有成熟的一次性機械成矩形孔的施工工藝和設備,如何施工還需要研究。
3.1.1 塌孔
必須采取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首先,應該根據當地的地質狀況,精確控制所使用的泥漿濃度;其次,應該加強對鉆井過程的監督,特別是對于地下水的管理。一旦發現孔壁崩潰,應該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將其恢復到正常狀態,并將砂子和粘土進行混合,以確保安全。
3.1.2 縮徑
預防措施:獲得更優的鉆孔結果,建議使用帶有保徑裝置的鉆頭,它們的直徑必須滿足成孔的要求,并且需要定期進行維護和更換。此外,在鉆入容易變形的孔段時,還需要調整泥漿的稠度,通過不斷地上下掃描的方式,來增加孔的尺寸,從而獲得更好的效果。
3.1.3 樁孔偏斜
預防措施:為了提高施工質量,必須確保鉆機的安裝牢固可靠,機架垂直,并且定期對鉆頭、鉆桿的連接進行檢查與校準,以確保其精確無誤。此外,在操作過程中,應當嚴格控制鉆進的速度,盡可能采取較慢的運行速度。在這里,必須確保沒有任何障礙物阻擋了鉆井。如果發現了傾斜的鉆孔,我們必須調整鉆井的速度,逐漸增加深度,并不斷重新開始鉆井。
3.2.1 施工準備
設備進場之前,清除場地雜物,平整夯實,確保能夠承載工作靜、動荷載的工作壓力,規劃好進場道路線路,保證鉆孔及起吊機械設備能安全出入,合理布置施工現場,提供充足的水源,以保證鉆孔灌注樁施工順利開展。
3.2.2 合理選擇機械設備
滑坡治理工程的鉆孔樁為嵌巖樁,樁徑較大,且嵌巖深度遠大于建筑基樁,樁孔入巖之前都是在滑坡堆積體內鉆進,易發生塌孔、卡鉆和埋鉆,因此在考慮道路場地狀況的前提下盡量選擇鉆進能力大的設備。為保證順利鉆進往往要下入長護筒,需要配備跟進式護筒鉆具和相應的起拔設備。現場配備履帶式起重機,鋼筋籠的轉運安裝吊放可一次性完成。
根據不同地質條件,參照下表選取不同類別的鉆頭進行施工:

表1 鉆頭施工進度
3.2.3 泥漿制備
泥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粘土以及其他物質,它可以幫助鉆渣懸浮,讓鉆頭得到冷卻,潤滑鉆具,同時還可以為孔壁提供一個保護,以免出現孔塌的現象。因此,在配置泥漿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施工情況,精準控制其稠度,以免影響排渣的能力,降低護壁的效果。當泥漿濃度過高時,它將大大減少鉆頭的沖擊力,從而導致鉆進速度顯著下降。
3.2.4 護筒埋設
為了確保安全,必須在孔口處安裝一個牢固的鋼護筒,它的頂部應當比地面高出30cm,而且直徑也要比設計的樁徑大20cm。因此,必須先進行預鉆,然后將孔的中心位置精準地標記在孔的底部,以確保安全。接下來,需要將護筒安裝在坑內,并精確地確定它的圓心位置。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使用十字線將其固定在護筒的頂部或底部,并通過調整它的高度來使其與鉆孔的中心位置完全重合。最后,還可以使用水平尺或錘球來檢查,確保它能夠豎直放置。在護筒周圍,應當采用對稱、均衡的方式進行回填,并且采用分層夯實的方式,以確保保護筒不會發生偏斜。此外,為了方便泥漿的循環,應當在護筒的頂部設置30cm、20cm的出漿口[2]。
3.2.5 鉆孔
為了提高鉆井的精度,可以使用跳挖法。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按照不同的時間段進行持續的鉆井。在鉆井過程中,需要注意泥漿的流失、鉆井的速度、鉆頭的振動和噪音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識別地層的變化。還可以收集渣樣,并將它們記錄在鉆井記錄表中,最后與設計數據相結合,創建地質剖面圖。
在鉆井過程中,特別重視對泥漿液位的監測,及時補充水分以確保液體一直處于護筒內。如果發現漿料突然大量流失或者護筒下沉,必須立即提起鉆頭,以便確定孔內的狀態,并采取措施,如增加護筒、調整泥漿粘度、回填后再進行鉆井等,以防止塌陷、堵塞和埋入鉆頭等意外。
在現場,樁深度需要經過兩次驗收:首先,在鉆進巖土分界帶時,監理、業主和設計單位將會對土層厚度進行檢查;其次,在成孔后,將對嵌固段長度和全孔深度進行驗收。
3.2.6 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為了在施工的過程中,將鉆孔中的一些沉積的鉆渣和泥漿及時清理干凈,從而保證孔底的干凈整潔,因此清孔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
終孔后,下鋼筋籠之前,采用換漿法清孔,控制泥漿的比重和砂粒含量,并且孔底沉渣厚度不超過 5cm,從而達到清孔的目的。為了確保孔內的沉渣不超出規定的要求,先采用撈沙斗將孔內的泥沙清除,然后再進行換漿處理,保證鋼筋籠下放到位。
完成鋼筋籠吊放和導管安裝后,為了更有效地灌注混凝土,采用氣舉反循環法進行二次清孔。通過空壓機的壓縮空氣,經過安裝在導管內的風管送入樁孔,使得高壓氣體與泥漿混合,形成一種密度低于泥漿的漿氣混合物,由于其比重較小,隨著氣體的流動,它會上升,產生一種負壓,從而推動下層的泥漿也上升,最終達到灌注混凝土的目的。經過氣體動力的協同推動,混凝土被精確地填充到樁孔中。通過持續的補漿,將泥漿和空氣完美地混合,形成一個具有較快的流速和較大的流量的反向循環,使得混合液持續地往上推進,同時,由于導管的直徑比外徑更細,能夠更加有效地將沉淀物從其中抽取,最終安全地排放到戶外。
通過使用氣舉反循環清孔技術,能夠顯著提升返漿的速率,有效地處理掉渣滓。另外,通過將送風管安裝在導管中,能夠減少拔出風管時與鋼筋籠之間的摩擦,從而保護泥漿護壁不會受到破壞。此外,這項技術的生產過程也相對簡單,操作起來也很方便。
監理工程師應對孔深和沉渣厚度進行檢查,如果符合規定,應予以批準。在此基礎上,迅速灌入混凝土,以便進行后續工作。
3.2.7 鋼筋籠制作和吊放
鋼筋籠根據工程設計提前分段制作,因此,為了保證施工的質量,在鋼筋籠下放前,要嚴格的保證鋼筋籠的質量,特別是在使用前的一些防銹措施,一定要做好相應的防銹處理,因為在鋼筋籠有了銹斑后,對于質量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因此,為了保證鋼筋籠的施工質量,必須做好相應的防銹處理。在安裝鋼筋籠之前,必須嚴格遵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確保鋼筋的尺寸、長度、規格和數量都符合標準。樁身檢測管固定在籠內,隨鋼筋籠分段安裝下放。在驗收時,必須特別注意吊環的長度是否與底梁的標高一致,以確保鋼筋的安裝位置與設計要求相符。在鋼筋籠吊裝前,必須特別重視焊接質量,一旦檢查發現不符合標準,就必須進行補焊。鋼筋籠分段吊裝時,要保證每個接頭對接連接到位,確保鋼筋結構完整性的關鍵在于對接頭質量的精確把控。
3.2.8 樁身砼澆筑
在灌注樁之前,應該對孔底的沉淀物進行測量,并將其徹底清除,以確保樁的質量。為此,通常采用水下導管灌注法,導管直徑在25-30cm之間,并且埋設深度應該控制在2~6m之間,以確保樁的質量。此外,還應定期檢查孔內混凝土的位置,并及時調整導管的埋設深度,以確保樁的質量。如果樁的長度較大,則應該適當增加導管的埋設深度,以確保灌注過程的連續性,避免出現斷斷續續的情況。在灌漿過程中,應定期檢查孔內混凝土的高度,并準確控制導管的上下移動。在上下移動的過程中,要保證導管的軸向垂直,并且要處于中間位置。如果在上下移動的過程中發現鋼筋骨架被卡住,可以先將導管旋轉,讓它從框架上解開,然后再將它移回鉆孔的中心。為了確保樁頂混凝土的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在最后一次灌注時,應確保樁頂超灌高度不低于0.8m,并在鑿除浮漿后進行檢查。
為了確保混凝土的質量,每個樁都必須保證有兩組試樣,其中,樁長超過20m的樁必須保證有3組;而對于較大的樁,如果需要澆筑更久的話,則必須有4組[3]。
3.2.9 樁檢測
通過嚴格的檢測,聘請專業機構來評估樁的質量。這些機構使用了先進的技術,如超聲波、低應變等,來確保樁的完好無損,并滿足設計要求。如果沒有通過這些檢測,就不能使用它們。
3.2.10 冠梁施工
通過安裝鋼筋混凝土冠梁,可以將樁頭連接起來,增強其抗滑性能。
鉆孔灌注樁適用于各種地質條件,目前在各類建筑樁基工程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滑坡治理中鉆孔灌注樁技術也具有顯著的優勢,本文將總結其施工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為了確保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并對施工過程進行有效控制。質量控制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整個施工過程的核心,也是監督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