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錦
新形勢、新格局、新機遇面前,全面振興、重振雄風,是東北的擔當,也是東北的答案。這時提出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是有安排的。東北的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是與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放在一起,目的是明確的。

李 錦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今年是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周年、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召開5周年,也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一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這一區域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第二次座談會。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表示:“相信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中,東北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再創佳績?!薄爸卣裥埏L、再創佳績”八個字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這片黑土地的深情,表達了他對東北全面振興的決心與信心?!耙欢ā薄澳軌颉?,說得很有底氣。
作為“共和國長子”,東北地區在新中國發展史上曾經書寫下輝煌燦爛一頁。然而,在改革開放大潮奔涌之時,老工業基地的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問題日益顯現,傳統支柱產業競爭力減弱,部分骨干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難……
2003年,黨中央作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拉開了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序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東北地區考察調研,為東北全面振興把脈開方。他曾深有感觸地說:“東北來的比較多,我十分關心這里的振興發展?!?/p>
2018年9月,在遼寧沈陽召開的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闡釋指出:“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边@里提出五大安全。我們注意,這時中美經濟矛盾已經公開化了。
此后,習近平總書記以問題為導向,一次次考察調研、一遍遍分析研判,找準癥結、對癥下藥,對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東北地區工業結構比較單一,傳統產品占大頭、‘原’字號‘初’字號產品居多,這種狀況改變得越快越主動?!?/p>
“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是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治本之策?!?/p>
“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p>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高地?!?/p>
“更加關注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人民群眾共享東北振興成果?!?/p>
……
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對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部署。
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東北全面振興重點任務、重點政策、重點項目。
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推動、黨中央一系列戰略部署引領下,近年來,東北三省一區做了許多事情。
在此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前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面臨三方面新的重大機遇,精準概括了當前東北全面振興的底氣與潛力。
如何把握機遇,進一步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總思路就是: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的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東北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堅持鍛長板、補短板相結合,堅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發內生動力相結合,咬定目標不放松,敢闖敢干加實干,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
這里強調了三個堅持,是振興東北一以貫之強調的。顯然,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五大最新部署:一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二是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三是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平。四是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東北全面振興。五是進一步優化政治生態,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實際上也是中國經濟當前面臨解決的問題。
我們注意到,講話直擊四個痛點,安全問題、產業體系、政治生態和社會治理。
第一,重視五大安全問題。分別是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錨定這五大安全,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形勢下,當前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面臨新的重大機遇。這五大安全,東北分量太重了。如果說東北搞市場經濟不大行,但是五大安全,需要他行。
第二,解決產業體系問題核心要求是,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同時也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三,解決政治生態的問題,最關鍵的問題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其中政績觀是基礎,干事創業是方向,黨風廉政建設是底線。
第四,如何做到呢?特別是要通過這次主題教育,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在社會治理方面,最大的破題點是留住人才、引進人才,以人口高質量發展全面支撐東北振興。
實際上,東北存在的問題,也是其他欠發達地區共同存在的問題,有些是全國的事情。

第一,東北振興三個層面。一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有利于東北把科教和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二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凸顯東北的重要戰略地位。三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強化東北的戰略支撐作用。這是對全國說的。
第二,東北振興新機遇如何把握具體思路。一是糧食安全方面,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的首要擔當,要確保平時產得出、供得足,極端情況下頂得上、靠得住。二是能源安全方面,要加快發展風電、光電、核電等清潔能源,建設風光火儲一體化。三是能源基地開放合作方面,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平。
第三,東北重要使命是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東北三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5以上,商品糧量約占全國的1/4,糧食調出量約占全國的1/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的首要擔當”,是重大囑托,責任如山。
第四,人口問題。支持東北留住人才、引進人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努力留住現有人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在我國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要求要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平。
新形勢、新格局、新機遇面前,全面振興、重振雄風,是東北的擔當,也是東北的答案。
習近平總書記念念不忘東北的國企改革。每次到東北,都講國企改革。這次用了較長篇幅講國企改革。篇幅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相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強化戰略支撐作用。創新央地合作模式,促進央地融合發展,更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支持、鼓勵、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實施更多面向中小企業的普惠性政策,形成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這里突出講了四層意思:
一是實施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時提出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是有安排的。東北的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是與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放在一起,目的是明確的。
二是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強化戰略支撐作用。東北是老工業基地,東北三省裝備制造業門類齊全。在厚重基礎上,東北三省持續完善高端裝備制造業規劃布局,先進制造業集群,這幾年做得都不錯。
三是創新央地合作模式,促進央地融合發展,更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這一點,遼寧把央地融合發展搞得風生水起。應該總結遼寧的央地合作模式。這個問題,全國各省動作很多,但是需要拿出大思路。
四是支持、鼓勵、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實施更多面向中小企業的普惠性政策,形成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這句話在這里說出,是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關系的,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是指導思想。
我們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四次到東北,都突出強調東北的國企改革在于體制機制,這次沒有突出強調。但是,總思路在導語中講到“堅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發內生動力相結合”,是堅持的內容。這給人一個聯想,改革的主題由市場經濟轉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整體上,有助于我們加深對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