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瑩(四川)
今年夏天特別多雨,家里的衣帽間是用開發商原來設計的陽臺改裝出來的,成了積雨第一個突破家的防衛,漏進室內的地方。剛開始只是一小點,后來漫延成了一線。最近還是雨季,補漏的師傅也還不方便施工。于是一下雨,衣帽間就一順溜擺出大盆子、小盆子、不銹鋼菜盆……用來接滴下來的雨水。
前幾天又是暴雨,家里又新增添了靠近窗臺的一處漏雨的地方。半夜聽到滴水下落的聲音,我趕緊起床一看——哇,桌面上已經積滿了一大灘水。能用的盆子都派上了用場,夜深人靜,外面是風雨聲,里面是漏下的雨水砸在容器里面叮叮咚咚的聲音,聽起來真像一曲《風雨協奏曲》,也別有一番生趣。
小的時候,一家五口人擠住在鄧家祠堂的一間堂屋里。祠堂年久失修,一下雨也是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下小雨。爸爸媽媽帶著我們在家里擺滿水桶、盆子,最后連碗也用上了。那時候日子雖然清貧,但母親陽光樂觀,體弱多病的父親也還健在,再苦的日子過起來也感覺甜蜜蜜的。
想來,最近還有一個小片段也是特別打動我。
春天的時候,鄰居從老家帶回來一捆辣椒苗,分了幾株給我。我隨手就種在花盆里,也沒怎么管它們。前幾天出去旅行回來,突然發現蔥蘢的綠葉中間長滿了紅彤彤的辣椒。它們應該也是感受到了我注視的目光,一個個挺直身子,精神抖擻地給我展示它們的飽滿與歡喜。真是有時候就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會帶來無法想象的小歡喜。
現在我們種植蔬菜大多是為了好玩,不像以前,父母帶著我們種植蔬果,是為了補充生活的必需。我的爸爸、媽媽是鄉村教師,收入不高,唯一的好處是鄉村學校后山有大片的空地,媽媽就帶著我們仨姐妹打理出一片菜園子,種植小白菜、絲瓜、苦瓜、番茄……春天菜地開滿各種花兒,像一個大花園。等成熟的時候,又大大豐富了我們家的餐桌。最歡喜的是暑假,四季豆攀上媽媽搭好的架子,黃瓜、絲瓜、苦瓜在牽好的繩子上面開花、掛果。一大清早,媽媽就一邊唱歌,一邊采摘,父親忙著給茄子、番茄澆水。
每天早上我醒來,都不愿意走出后門打破這幅美好的畫面。而是站在窗子前,把畫面一次次印在自己的心底。
成年之后的生活大多數時候按部就班,充滿責任和焦慮,這也讓我常常感到煩悶。但讓我感激的是至少我還愛好寫作,這讓我有比別人更細膩的觀察能力,能夠在生活的細枝末節中發掘更多欣喜,也比大多數人多了一個自我傾訴和疏解的地方。我也感謝我的母親,從小就教會了我樂觀、積極,這讓我在煩躁、苦悶,甚至絕望的時候還能看見光,找到某一扇尚為我翕開縫隙的窗子。
我想,身邊的很多人也和我一樣,往往是在日復一日的重復里失去自我。那么當你不開心、壓抑、失望的時候,也請你和我一樣,在日常的小細節里交給自己一顆閃閃的星星,用黯淡的眼睛重新收拾起一些小小、閃爍的光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