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軍
摘要:生態文明建設加強、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旅游經濟開發等使得人們在林區內開展活動的時間更長,頻次更高,這也就使得人為森林火災發生概率更高。因此,對森林火災加強防治和提高森林火災救援能力,將是未來消防救援隊伍的重點工作之一。為此,對消防救援隊伍進行森林滅火救援時存在的一些安全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提高消防救援隊伍救援安全性的相關對策,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救援隊伍;森林滅火救援;安全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09-0140-05
消防救援隊伍在進行森林火災救援時,多種因素會威脅到救援人員的安全,尤其是在林木密集的山林中,復雜的山體情況和愈演愈烈的火勢要求消防人員在進行救援時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安全問題上,不然可能出現安全事故,同時也會影響森林火災救援的效率?;诖?,必須加強消防救援隊伍在森林火災救援過程中的安全保障,讓安全防護成為消防救援人員的潛意識行為,使消防救援人員能夠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實現快速滅火。
1 近年來森林火災發生實例
森林火災有很多是因自然條件誘發的偶然事件。人員傷亡絕大部分都發生在火災初期撲救階段,基本是失火人員就地撲救或山林附近村民自發撲火所造成的,傷亡多為零星人員,單起超過5人的案例相對較少,但累計數額占比較高。而在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統一指揮的處置階段,發生人員傷亡次數的占比相對較小,但一旦發生往往就是群死群傷。究其原因,前者主要是急于滅火的心理、不懂滅火常識、缺乏滅火裝備和沒有統一指揮所致;后者是在統一指揮的條件下發生的,一般是由于風險評估不充分、安全意識不牢、思想松懈麻痹大意、氣象等自然因素造成林火行為突變、錯失極為短暫的應急處置窗口期等,往往都會有相關人員指揮失誤、失當的原因[1]。
2019年3月30日18時26分,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了一起雷電引發的森林火災。在救援任務中,由于極端天氣、風向突然變化以及特殊的地形條件,發生林火爆燃,在一瞬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和蘑菇云,現場撲火人員實施緊急避險,其中涼山支隊27名指戰員和4名干部群眾犧牲。
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市爆發了一場山火,現場指揮部立即成立了警戒、現場調查、滅火、現場救援、現場搜救、環境調查6個小組,迅速展開了搜救行動。四川4個支隊、3個大隊,西昌市5個區縣,6個鄉鎮的專業撲火隊,以及軍警、民兵、公安、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共計5500余人參加了這場救援。其中,寧南縣專業撲火隊18名隊員和1名向導不幸犧牲,3人燒傷。
2022年10月17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發生森林火災。四川森林總隊跨區馳援湖南新田火場參與撲救,在救援過程中,阿壩支隊在對西南方向的森林火災進行滅火時突遇林火爆燃,為了掩護懷化市所屬的當地專業滅火隊伍撤離,導致3人不幸遇難,19人受傷。
2 消防救援隊伍在森林滅火救援中面臨的安全形勢
2.1? 異常嚴峻的季節性森林火情蔓延將不斷增加消防救援難度
隨著全球氣溫升高,近年來多個國家出現了森林火災,世界范圍內每年有超過20萬起的森林火災,火災面積占森林面積已超過1‰。我國的森林大火巨災風險與日俱增。近幾年,我國的森林防火已經從局部防火走向了全域性防火,由季節性防火走向了全年防火,由原本的重點林區多點多發走向了非重點林區多點連發、集中爆發,這也使得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森林消防形勢嚴峻。在極端天氣的作用下,這種趨勢還將繼續發展,給林火的預防和撲救工作帶來更大的壓力,消防救援隊伍的任務也將更加繁重。森林火災是森林生態系統中較為普遍的一種災難,它會給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和生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森林火災不僅破壞了樹木,而且破壞了森林的小氣候,給高附加值的林地帶來了很大的損失。森林生態系統受火破壞后,其修復往往需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時間。在非林火期間,由于高溫天氣的存在,使林火危險程度升高。隨著中國氣候變暖,降雨在時空上的不均勻性,使中國的火險時間變得更長,部分區域的林火風險增大。林火不但焚毀林木、威脅林內動物的生存,而且還會使林木繁殖力下降、水土流失、生態平衡失調。
2.2? 滅火安全隱憂與應急管理體系改革磨合期相伴相生
目前,我國的突發事件管理制度正處于一個磨合階段,因此,加強對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控制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各個區域都存在著機制不完善、銜接不順暢、指揮不力等問題,這些問題都不同程度地給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帶來了負面影響。提升應急管理的總體水平與推進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基層,縣以下的林業主管部門,由于人員年齡偏大,青壯年的林業專業技術人員十分缺乏,更增加了林業工作的難度。局部問題凸顯,滅火安全也在非常時刻受到了特別的考驗。在全國各地的應急行政機構中,有林火經驗的人員不多。再加上大部分的應急工作人員都是身兼數職,他們的工作重心往往不能完全放在突發事件的處理上,而且他們的工作崗位也會經常發生變化,這就導致了在遇到突發事件時人員不能得到及時的任務分配,繼而延緩了滅火救援的行動速度。另外,在應急管理部門內部,由于受到機構編制的制約,許多部門存在著責與權不對等、人與事不匹配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應急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轉。
2.3? 現代科技發展帶來的新型空中力量所衍生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
目前,航空器等空中力量在滅火救援現場運用得越來越多,如空中兵力投送、直升機偵察、飛機吊桶滅火等,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常態,由此帶來的安全風險日益增加。航空運輸的安全性已成為國際上普遍關心的問題。救援機的吊桶安裝要求高,外掛吊桶的飛行方式會影響救援機本身的穩定性,山區地形復雜,取水點的凈空及水下隱蔽物以及森林火災煙霧都會對救援機的吊桶滅火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響。此外,空勤人員的吊桶經驗以及空勤人員與地面救火指揮員的交流等因素對救火直升機吊桶滅火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2013年,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的“4·23”森林大火中,一臺巨型挖土機在挖掘隔離墻時,不小心掉進了深淵里。2021年5月9日,云南大理灣橋發生火災,昆明航空救援支隊的“劉洪機組”在洱海上吊桶取水時發生了特殊情況,4位救援人員殉職。在這樣的實際情況下,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現場進行滅火救援并保證行動的安全性,成了科學進步發展下的新課題。
3 消防救援隊伍在森林滅火救援中的安全問題
3.1? 消防救援隊伍在應對復雜災情環境時安全意識有待加強
發生森林火災時,要求消防人員能夠及時、準確、快速地到達火災發生地點。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指揮員的指示有序進行火災撲救,盡可能地降低災害損失。與其他自然災害相比,森林火災的發生更加頻繁,祭祀、高溫、雷擊、燒荒以及縱火等多種情況都可能引發大規模山火,而消防救援人員需要在火災發生時第一時間趕到火災發生地,因此,在實際救援的過程中,消防救援人員對具體的火災情況往往了解不足,包括到達火災發生地點的交通情況、地勢情況以及火勢蔓延速度等。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火災救援隊伍自身都無法準確預測在救火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因此,在實際滅火救援時,只能依靠消防隊伍自身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措施來保證自身的安全。但就當前來說,在面對急火、險火、特殊火時,在戰法運用、合力攻堅和風險防控等方面,隊伍“安全第一,科學滅火”的觀念還不夠強;在陌生地域、陌生林情下,既能保證人員安全又能克敵制勝的方法不多,舉措不實。有些單位對火場的管理并不嚴格、規范,對火場紀律、安全管控做的還不夠好。比如不嚴格佩戴防護裝備,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導致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和漏洞。一些消防救援隊伍的技能培訓仍然大部分還停留在理論教學的階段,缺少實際的實踐經驗,個人救援能力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導致他們對森林火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缺少日常火災防范、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所需要的防火和自救逃生知識。如果不能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來做好自身的保護工作,那么在遇到真實的火災災害時,就不可避免地會因為缺乏安全意識或者沒有足夠的保護措施而造成人身傷害。對此,我們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時刻謹記“安全是最大的民生,穩定是最大的發展”,要從火災事故案例中吸取經驗教訓,持續強化和完善森林火災滅火安全工作,把滅火安全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
3.2? 滅火救援設備設施更新慢且信息通信傳遞效率低
第一,許多地區的消防救援隊伍的消防救援設備未能及時更新,管理人員在救災之前和日常演練中,缺乏對救援設備的性能和質量核查,未能在設備投入應用之前將有問題的設備及時更換,以至于在救火時暴露出許多問題,威脅到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第二,通信條件差,在許多森林火災的救援現場,通信設備信號差,有時前線救援隊伍與救援指揮隊伍斷開聯系,一線的救援人員無法得知具體的火勢情況,也無法明確指揮隊伍所下達的各種指令,而指揮人員在與一線隊伍失去聯系后,將有極大的概率丟失救援隊伍所在方位,無法及時將救援策略傳達到一線隊伍,導致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大幅降低,雙方各自為戰,難以形成合力救援。此外,在火場中,由于環境的變化,救援人員很有可能會因為溫度過高或者是濃煙的原因而受到傷害,使得救援人員不能夠嚴格地按照標準的操作來完成撲救工作。由于火場中的濃煙還可能存在著毒性,這會對消防員的觀察力、洞察力和思維模式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由于通信不暢,火場的指揮員沒有及時發現救援人員的異常狀態,就會大大增加人員傷亡的概率??偠灾踩仍窍绬T行動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更是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所以,為了讓滅火設備發揮應有的作用,就要保證在緊要關頭“拿得起、噴得出”。
3.3? 專業能力和應變能力不足
面對“全災種、大應急”的挑戰,救援隊伍在培訓體系、訓練設施、裝備建設、經驗提升等方面還沒有完全跟上,自身專業能力提升速度還難以滿足現實需要。例如,森林滅火作戰的普及率偏低。隊伍各級在平時訓練中,主要選擇在營區、訓練場等地開展培訓,這些訓練場地基本上都是平地,沒有山坡峽谷,沒有實火,在安全系數高的環境下進行,這類環境中訓練出的指戰員難以承擔環境惡劣、情況復雜的滅火救援任務。因此,針對不同災害類型特點,兼具真實性、安全性的模擬訓練設施建設還仍有不足。一方面,地方專業撲火隊力量雖然對國家隊發揮著補充作用,但尚不能達到替代效果。從傷亡事故案例看,地方撲火隊的傷亡數量占比達一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其能力素質與國家隊消防員還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每年新補充的國家隊消防員以及地方專業撲火隊,在思想狀態、心理素質、身體技能、實戰經驗等方面尚處于“初生牛犢”階段,隊伍里的“老人”占比不高,隊伍專業化水平短期內難以快速提升。森林火災大部分火場態勢的發展變化是一個無模式、無定勢、不規則的過程。指揮員的決策部署和消防員的戰斗行動必須靈活機動,隨火情發展而變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指戰員還是存在“教條主義”,照本宣科地去套用滅火戰法,沒有根據現場火勢調整力量部署和指揮方案,忽視了火場變化帶來的新風險,沒有做到把險情應除盡除,從而埋下難以預料的安全隱患。面對大規?;馂?,多個縱深的陣線,部分消防隊伍不能做到分工明確,沒有形成一系列成套的消防救援體系。這也造成了火災救援行動過程中一旦遇到突發情況,隊員們就會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不能因勢而適時地做出相應的調整。
3.4? 消防經費投入總量低
要想構建一個完善的公共消防體系,需要有充足的資金來支撐消防系統的建設,同時,對消防設備裝備也需要大量的投資,光憑財政是無法完全保障的,因此,既要靠居民的力量,又要靠社會的力量,沒有充分的宣傳,工作開展起來就很困難。在實際工作中,消防事業的發展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比如,存在著屬地責任、監管責任、社會單位的消防主體責任沒有落實好等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就很難阻止火災的頻發。目前,各地消防部門的救災經費較為短缺,難以支持消防部門做好應對災害的充足準備。此外,大多數的森林火災發生在鄉村區域,然而,鄉村區域不僅消防經費投入偏低,并且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受限于經濟發展,許多區域還沒有建立起最基本的消防配套設施,這也給滅火救援帶來了很多安全問題。消防機構的職能相對廣泛,并被列入了城市的規劃,但許多鄉村、城鄉接合部的消防建設仍舊沒有與城市同步發展。這使得森林滅火救援中的安全問題凸顯[2]。
4 提升消防救援隊伍森林滅火救援安全性的對策
4.1? 強化消防救援人員教育,筑牢安全理念
首先,在日常的訓練中,要結合山林狀態建立起相對完善的森林滅火救援作戰機制,加強對消防救援人員滅火救援技能實踐教學和災情撲救安全知識教育,尤其需要對森林火災救援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進行講解,使消防救援人員明確在森林滅火時的安全操作規范和緊急避險措施辦法,并結合各種森林火災事故傷亡案例來提升消防救援人員對安全滅火的重視程度,使其在滅火之前做到下意識的安全防護[3]。其次,需要針對部分消防救援人員心理素質不足的問題,在進行素質教育時,根據不同救援人員的特點來制定針對性的培訓策略,或對緊急應對措施進行適當調整,確保每一個救援人員都能夠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做好自身防護,讓整個救援隊伍的救援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最后,還需要加強消防救援人員的技能實踐訓練,許多救援安全問題都是由于消防救援人員在實際救援過程中準備不足或經驗不足,導致應對能力差或應急措施采取不合理而造成的,因此,消防救援隊伍需要設置模擬實驗環境,并聯合多個部門建立消防救援技能實踐教育基地,讓消防人員能夠在訓練和實際救援的過程中持續性提升綜合素質。
4.2? 建立完善的責任人制度
系統全面的訓練是奪取滅火戰斗勝利的基礎,疏而不漏的火場安全管理則是確保滅火作戰全程安全的核心,始終牢牢抓住訓練和管理這2條主線,用過硬的戰斗力來保安全。要注重安全員隊伍建設,建立“權責相當”的問責機制,將安全管控人員列為問責對象,因履職不到位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要同現場指揮員一起嚴肅追究責任,切實傳遞責任壓力。所謂責任人制度就是消防人員在進行災情撲救時,現場指揮員作為救災現場的第一責任人,需要對整個救援行動進行嚴格把關,在到達火災現場后,基于安全第一原則,對火場安全進行評估和判斷。同時,還需要檢查救援人員所穿戴的安全防護設備是否存在質量或安全問題,對佩戴方式不合理或設備存在質量問題的需要及時指出并進行更換,確保救援人員全副武裝進入救援活動中。除了安全檢查外,第一責任人需要承擔起火場的前線指揮任務,指派救援經驗充足且專業素質較強的救援人員第一時間組成偵查組進入火場調查火勢情況,為其他救援人員提供準確的災情信息,再由第一責任人根據偵查組提供的信息制定火災搶救方案和救援人員的人員調配方式。當第一責任人與一線救援人員的通信斷聯之后,還需要預測災情走向是否利于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并制定預見性災情防控策略,由專業人員進入火場傳遞信息,確保救援人員在整個救援過程中按指揮操作,從而最大化保證救援安全性。
4.3? 強化防范化解滅火安全風險能力
每一名指揮員都需要思考,在每一場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資源財產損失的火災背后,是否都與各級指揮員的決策和臨場指揮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防范化解滅火安全風險,一線指揮員應當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靈活運用專業知識。指揮員要把林火、植被、地形、氣候等基礎知識學習得滾瓜爛熟,才可能在遇到險情時急中生智、化險為夷。二是科學預判安全風險。指揮員要熟練掌握滅火行動全部程序,必須把滅火安全工作作為重中之重貫穿全程,樹牢全員滅火安全意識,堅持把滅火安全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始終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沉著冷靜做決斷。滅火作戰遭遇危險在所難免,只不過有大有小、有急有緩,指揮員在面臨各種危險火環境時,一定要沉著冷靜,準確判斷。能否實現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指揮員的指揮和臨機處置能力最重要。
4.4? 練兵備戰強能力,確保滅火安全
寧可平時斷腕,莫等戰時流血。只有平時千錘百煉、打牢基礎,才能促進戰時安全。當前,在新形勢下滅火安全工作面臨諸多新問題、新隱患,迫切需要深入地研究、破解,當前日常開展的各項訓練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為了能夠在遂行救援任務時多一份安全底氣。要著眼應對最復雜、最困難局面,著力解決好滅大火、連續滅火、快速跨區增援滅火不夠托底問題,針對全國不同林區火災特點和滅火制勝機理、避險機理研究不夠,經驗豐富的指揮員數量不足的實際,要不斷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創新戰法、訓法,培樹優良過硬的戰斗作風,系統解決這些影響滅火安全的短板弱項,來確保滅火作戰安全。
4.5? 加強經費保障,提供裝備支撐
經費保障除了用在火災救援上,還需要用在森林火災預防、消防裝備更新以及信息通信穩定上,而這些與消防人員的救援安全問題都有著緊密聯系,因此,必須保證消防部門內在災情應急上的經費充足,為消防救援人員提供較高的安全性保障。其中防火通道(森林防火稱呼為防火道路、防火公路、防火隔離帶)主要針對消防部門經費有限而許多鄉鎮地區又嚴重缺失消防建設的問題,消防部門需要盡可能保證在權責范圍內,至少有1條能夠通行到各個山村密林的小路,以此確保在火災發生時,不會出現消防人員不認識路或找不到路進入火場救援的問題。消防設備更新主要用于各類消防設備更新和更為先進的消防安全防護設備購進,如安全防護手套、空氣呼吸器以及自救報警器等,確保消防人員不會因外物造成自身安全問題,也為消防人員在遇險時提供較為可靠的應急避險措施選擇性。消防通信穩定則主要用于森林滅火救援通信斷連的問題,對此,消防部門需要投入經費加強無線通信網絡建設,利用無線移動通信技術實現無線移動通信終端之間的無線網絡連接,為森林火災現場的通信穩定提供通信條件,同時,應加強移動衛星通信網絡建設,確保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夠利用衛星構建火災通信指揮系統,使一線救援人員能夠與火場第一責任人以及火災救援總指揮部建立穩定的信息互通,保證雙方之間的信息共享,讓指揮部和第一責任人能夠及時結合火勢災情調整救災策略,并基于救援安全性指揮救援人員科學隔火、斷火、滅火[4]。
5 結語
森林滅火救援對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影響是多方面的,消防部門需要加強對消防救援人員的業務技能訓練和安全意識培訓,提高消防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能力和救援技能水平,確保其能夠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開展救援行動。同時,加強公共消防預算管理,提高災情應急經費保障,并建立穩定的火場指揮系統,也能夠有效降低消防人員的傷亡率,但最根本的還是要消防救援人員自身專業素質過硬,保證自身能夠在救援中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才能有效降低森林火災救援傷亡率。
參考文獻:
[1]閆鵬,趙彥飛.我國森林火災消防防控對策[J].中國應急管理,2020(5):38-39.
[2]姜在明.消防救援隊伍滅火設備及救援能力提升的路徑選擇[J].中國設備工程,2023(1):256-258.
[3]蘇亞輝.提升消防救援隊伍滅火救援實戰化建設的策略[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4):34-36.
[4]王辰龍.抓消防安全保高質量發展[N].山西法制報,2022-12-14.
Discussion on safe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re and rescue teams in forest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Yan Jun
(Tibet Forest Fire Brigade, Tibet Lhasa 850000)
Abstract: The strengthen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t economies make people carry out activities in forest areas for longer and more frequently, which also makes the probability of man-made forest fires higher.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rest fires and improving forest fire and rescue capabilities will be one of the key tasks of the future fire and rescue team. To this end, some safety problems existing in forest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teams are discussed,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escue safety of fire and rescue teams are proposed,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rsonnel.
Keywords: fire and rescue team; forest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safety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