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燕 甘培英 姚曉紅
1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東崗院區綜合內科,甘肅省蘭州市 730000; 2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科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2022年4月在我院綜合內科治療的62例高血壓合并失眠的患者為觀察對象,應用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1例。對照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37~71歲,平均年齡(60.09±9.45)歲,高血壓合并失眠平均病程(61.23±12.29)個月;觀察組男19例,女12例,年齡38~70歲,平均年齡(60.58±8.62)歲,平均病程(60.83±11.02)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年齡18~75歲,具有生活自理能力;(2)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年齡≤18歲;(2)對激光皮膚過敏及有痛溫覺障礙者;(3)合并嚴重心、腦、肝、腎疾病或安裝有心臟起搏器者;(4)孕婦、哺乳期婦女或精神智力殘疾;(5)有自殺傾向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相關診斷標準 (1)高血壓符合2018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即在未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用水銀血壓計測量,收縮壓(SBP)≥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張壓(DBP)≥90mmHg。(2)失眠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CCMD-3)》診斷標準,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不深、多夢、易醒、醒后難以再睡、醒后不適感、白日疲乏、頭暈等,且排除精神障礙繼發的失眠,上述癥狀每周出現3次,持續1個月以上。

1.3.1 激光針灸。取頭部風池、四神聰、百會及腕部神門(雙)、內關(雙)進行激光針灸。針灸前通過控制按鈕設置治療時間為30min模式,3次/周,2周為1個療程,持續3個療程。注意事項:治療前告知患者摘下戒指、手表、手機等可能造成電磁干擾的首飾及用品。
1.3.2 中藥熏洗。配方為花椒20g、懷牛膝40g、赤芍40g、夏枯草40g、豨薟草60g、川芎40g、葛根(葛粉)40g、野菊花20g、鉤藤30g,加水煎至500ml后濾液,將藥液倒入消毒處理過的木質熏蒸桶,雙層紗布或干凈毛巾覆蓋晾至適宜溫度(冬春季為35~38℃,夏秋季為40~43℃)后熏蒸15~20min,熏蒸后足浴10~15min,1次/d,5次/周,2周為1個療程,持續3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1)睡眠質量。分別在治療前后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對睡眠質量進行測評。PSQI是Buysse等編制的用于精神或睡眠障礙患者睡眠質量及療效評價的測評量表,該量表應用18個自評條目對7個成分進行測評,每個成分包括0~3分4個計分等級,PSQI總分等于各成分的累計分值,范圍為0~21分,得分與睡眠質量呈負相關。(2)血壓。兩組治療前后分別連續測量3次靜息休息15min狀態下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取平均值。

2.1 兩組治療前后睡眠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PSQI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SQI總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高血壓是一種最常見的全球性慢性疾病,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對于其發病機理尚未有統一的認識[3],一般認為可能與遺傳因素、肥胖、精神緊張、年齡、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關系密切。高血壓極具危害性,可引起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是心腦血管意外的獨立、直接危險因素[4]。失眠屬于睡眠障礙,已成為快節奏生活下的一種常見公共衛生問題,會嚴重影響個體的社會功能及身心健康。高血壓和失眠兩者存在著緊密且復雜的關系,二者共病率高,劉思源等[5]的一項研究顯示高血壓合并失眠發生率高達78.91%,高血壓與失眠既互相影響,又互為因果[6],失眠會導致血壓異常升高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反過來血壓升高會誘發或加重失眠,形成惡性循環[7],因此在高血壓治療中不僅要關注血壓的控制,更應致力于其睡眠質量的改善。
中醫認為高血壓屬于“眩暈”“肝陽”范疇,“肝腎陰虛于下、陽亢于上”為其主要病機[8]。失眠屬于“不寐”范疇,其病因包括臟腑陰陽失和,陽盛陰衰,心腎不交,導致心神不安而難以入眠,表現為入睡困難、時睡時醒、重者可徹夜不眠。《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靈樞·本神》又曰:“人寤則魂游于目,寐則返于肝”,可見高血壓與失眠均與“肝”具有相關性,由于二者病機存在重合點,因此容易伴發[9]。涂軼佳等[10]認為高血壓伴失眠之病機在于肝腎陰虛兼有心神失養,其治療主則為滋陰潛陽、養心安神、調和氣血,使臟腑功能歸于正常。
針灸和中藥熏洗都是利用經絡與臟腑的聯系,通過外治達到調整人體臟腑氣血、祛除疾病的目的。激光針灸將中醫針灸技術與現代微電子和激光技術相結合,模擬中醫針灸療法,通過單色弱激光多點刺激特定穴位及局部皮膚達到傳統針灸防病治病的功效[11]。相較于傳統的針灸技術,激光針灸具有生物效應和刺激作用,因此其應用范圍較傳統針灸更加廣泛[12]。已有的研究[12-14]證明,激光針灸具有改善血液循環、增加體細胞能量生成、提高神經系統調節強度、調節炎癥因子水平和新陳代謝,并增強免疫力等諸多功效,在眼科疾病、頸椎病、突發性耳聾、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輔助治療以及在改善睡眠質量等方面具有確切療效。中藥熏洗技術是一種經典的內病外治技術[15],通過熏蒸、足浴等方法,使藥物經皮膚滲透進入人體經絡,促使脈絡調和、腠理疏通。一項關于中藥熏蒸治療失眠的系統評價[16]顯示,中藥熏洗技術對失眠有較好的療效,且具有安全、價廉、副作用少等優點。
光能生物治療儀通過直流電子束作用于稀有金屬發出波長為630~680nm單色低能激光,其穿透力強,對皮膚組織無損害,且該類治療儀有多個光源裝置,可實現多穴位同時治療。本研究激光針灸所選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是開竅清神之要穴,可通利血脈、壯陽益氣,現代醫學證明刺激風池穴可調節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17];百會穴及四神聰穴均能安神定志、清利頭目、醒腦開竅,二穴配伍可疏通局部氣血,主治眩暈、高血壓及助眠;腕部神門穴為心經原穴,可調節大腦皮層,有補正培元、養氣養心、安神通絡之功效,內關穴是心包經之絡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具有寧心安神之功效。上述諸穴以養心安神為主,兼具疏通脈絡、暢行氣血之功,充分發揮激光針灸的“針”和“灸”雙重功效,既改善了睡眠質量,又有助于調控血壓。本研究熏洗方中花椒能夠擴張血管、降壓降脂;懷牛膝可補益肝腎、強筋骨;赤芍、川芎能活血化瘀通脈;鉤藤味甘、性涼,夏枯草味辛、苦、寒,野菊花味苦、辛、涼,三者均有明顯的降壓作用。鉤藤具有活血化瘀、保護血管的功效,其有效成分鉤藤堿還具有鎮靜催眠之功效;豨薟草味苦、辛,性寒,具有擴張血管、降壓的功效;葛根能養陰生津柔肝,上述諸藥聯用,可平衡陰陽、寧心安神。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PSQI總分、收縮壓、舒張壓均比治療前得到明顯改善(均P<0.05),但觀察組的PSQI總分、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說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激光針灸聯合中藥熏洗對改善高血壓合并失眠患者的失眠癥狀及血壓水平的效果優于單純藥物治療。究其原因,主要是激光針灸聯合中藥熏洗治療能夠在藥物改善睡眠癥狀和血壓控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激光針灸及中藥熏洗的扶正祛邪、調和臟腑之功效,從而起到對睡眠和血壓節律的有效調節作用。
綜上所述,激光針灸聯合中藥熏洗在高血壓伴失眠患者的睡眠康復中作用明顯,能有效降低其失眠的嚴重程度,并改善血壓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