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玲 詹淼淋 張紅紅
福建省福州市中醫院重癥醫學科 350000
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由于腎臟病變導致腎臟萎縮,因為腎源數量、治療費用、患者年齡等因素,臨床主要采用維持性血液透析等方法。長期的血液透析會使患者睡眠困難、皮膚瘙癢等,加上經濟負擔,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與心理。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通過引導患者運用內心力量培育正念,可有效降低疼痛水平、減少病情挫折、緩解負面情緒,但也會導致患者信息鑒別能力下降[1]。Snyder希望理論模型包括目標、路徑思維、動力思維三要素,通過設置核心目標,確定實現路徑,采用動力推動使三要素互相影響[2]。能提高患者希望水平,緩解正念減壓療法副作用。因此,本文探討Snyder希望理論模型的正念減壓療法對CRF老年維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就診的CRF維持血液透析患者130例。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聽說讀寫能力良好;(3)無認知障礙。排除標準:(1)已經接受過類似治療;(2)合并嚴重臟器功能異常;(3)合并嚴重并發癥。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隨機數表法分組,實驗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齡60~79(68.6±3.8歲);血液透析齡12~58(30.8±2.9)個月;糖尿病腎病24例,慢性腎小球炎23例,高血壓腎損害17例,多囊腎1例。對照組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齡60~78(68.1±3.6)歲;血液透析齡12~58(30.5±2.7)個月;糖尿病腎病25例,慢性腎小球炎20例,高血壓腎損害18例,多囊腎2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健康教育、用藥知識、病情監測、飲食指導、隨訪管理等。實驗組: Snyder希望理論模型的正念減壓療法。
1.2.1 成立治療小組。組建治療小組:小組共5人,護士長1人,負責制度、內容以及評價指標確定;專職護士3人,負責實施措施;專職醫生1人負責審核內容。
1.2.2 組員培訓。進行Snyder希望理論模型培訓,包括:理論概念與內涵講授;目標、路徑思維、動力思維的制定與案例;確定三要素之間的內在關聯。
1.2.3 制定方案。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針對CRF患者的Snyder希望理論模型應用方案
1.2.4 制定 Snyder希望理論模型的正念減壓療法。詳細內容見表2。課程8周,時間周一、三、五,1h/次;每周天進行1次經驗交流會,時長2h。

表2 Snyder希望理論的正念減壓療法
1.3 評價指標
1.3.1 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3]包含3個維度,12個項目,總分12~48分,分數越高希望水平越高。Cronbach’s α=0.972。
1.3.2 自我感受負擔。自我感受負擔量表[4]包含3個維度,總分10~50分,總分越高自我感受負擔越重。Cronbach’s α=0.910。
1.3.3 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測評表[5]包含4個維度,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Cronbach’s α=0.845~0.923。
1.3.4 心理狀態。焦慮自評量表[6]和抑郁自評量表[7]各20個項目,分數越高抑郁程度越嚴重。

2.1 希望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者HHI 3個維度(采取積極行動、現實與未來積極態度、與他人保持親密關系)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HHI 3個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HHI評分比較分)
2.2 自我感受負擔 治療前兩組自我感受負擔中情感、身體、經濟評分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自我感受負擔3個維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自我感受負擔評分比較分)
2.3 生活質量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4個維度(身體、心理、環境、社交)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生活質量4個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WHOQOL-BREF評分比較分)
2.4 心理狀態 治療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對比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分)
正念減壓療法具有一定宗教思想,目的在于調動患者關注、接受客觀事實,強調對當下的被動妥協,使自身達到平和、正念[8]。在容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的疾病治療中也會導致患者對外部信息產生誤判。Snyder希望理論模型認為希望對人類生活的目的和意義具有重要影響,它不僅結合了認知與情感,強調目標更能給人帶來動力,模型應用中注重通過設置目標調動患者信念、刺激患者前進[9]。本文認為Snyder希望理論模型的正念減壓療法以提升希望目標為核心,以增強患者正念為骨架,通過對患者的引導與治療增強其路徑思維與動力思維,推動其產生持續的正向動力,從而在保持患者正念水平提升的同時提高希望水平。
3.1 希望水平影響 老年慢性腎衰竭患者已經經歷了長期且痛苦的治療,難以建立持久抵抗疾病的信心。在正念減壓療法課程中通過坐禪、冥想靜心靜神,刺激大腦葉皮層神經系統,逐步提升患者正念,增強路徑思維[10]。本療法可以刺激患者內心,調動患者與疾病斗爭的勇氣。同時通過周目標、四周目標、總目標和患者自行設置目標的完成幫助患者激發治療動力、強化治療信心。本文治療后實驗組HHI評價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認為研究中首先與患者和家屬共同制定《階段目標》與《康復計劃》,考慮到了患者疾病發展、健康狀況、個人需求,為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易接受且科學合理的目標。隨后在課程中,要求患者記錄疾病管理情況、自主制定階段目標,激發患者正向動力。最后無論目標完成與否都能夠提升患者的路徑思維,并且在某一目標無法完成時與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尋找受阻原因和新的解決路徑。正念減壓療法課程的持續進行要求患者、醫護人員和家庭成員的共同參與,能夠讓患者面對不良情緒時有更好的自我排解辦法。課程期間的經驗、技巧與心得分享都能夠提升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增強對未來的期待,提升希望水平。
3.2 自我感受負擔影響 CRF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情感、身體和經濟等因素加重自我感受負擔。長期治療后面對親友的長期付出,往往會產生沮喪、內疚等情緒,治療導致皮膚瘙癢等也會增加心理負擔。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還要面臨每周1~3次的血液透析,平均每個月都要有5 000元左右的治療開銷,沉重的經濟壓力也會使患者產生愧疚感和挫敗感。本文治療后實驗組自我感受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認為系統化的長期治療首先使患者與醫護人員建立了良好關系,促進患者與家屬的溝通交流,使患者通過傾訴排解其內心煩擾,緩解對家人的虧欠感和內疚感。其次讓患者參與到疾病管理中,主動記錄情緒、管理疾病、制定目標,增強了患者與疾病的對抗信心,使患者更加積極地尋求管理和治療疾病的方法,改善身心狀況,降低自我感受負擔。
3.3 生活質量影響 Snyder希望理論模型與正念減壓療法強調患者提升自我認知、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調整內心狀態。不同點在于Snyder希望理論模型要求對象追尋既定目標,正念減壓療法要求對象客觀對待并接受當下。本文治療后實驗組WHOQOL-BREF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認為正念減壓療法課程能夠緩解患者痛感,有效降低患者負面情緒,提升患者疼痛忍耐力,促進積極心態,對身心都有正向效果。Snyder希望理論使患者不斷審視、接納、包容自我,主動調節自我焦慮與抑郁情緒。二者結合不僅提升患者正念水平也可提升其主觀幸福感。除此之外,本文為患者提供與醫護人員、患者家屬和其他病友溝通、交流與分享的平臺,能幫助患者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3.4 心理狀況影響 慢性腎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往往出現負面情緒,自我評價較低。本治療方法通過8周課程,讓患者將注意力集中在達成目標的行為中,鼓勵患者運用自身的力量克服困難,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與治療中的問題,克服負面情緒給身心健康帶來的影響。本文治療后實驗組SAS、SD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分析認為Snyder希望理論模式的正念減療法能夠讓患者更好地感知身體狀況、個人情緒,學會正確處理負面情緒,并且通過身體舒展與拉伸增加獲得感與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加從容地面對疾病。
綜上所述,Snyder希望理論模型的正念減壓療法對老年CRF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積極影響,可以提升患者希望水平、降低自我感受負擔、提高生活質量、緩解焦慮與抑郁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