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見習記者:宮月)7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二級巡視員吳江、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局代表議案建議辦理處處長肖兆申調研武侯墓非遺研學基地,了解勉縣武侯墓“非遺進景區”的開展情況。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規劃處處長楊曉輝,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規劃處一級主任科員王瑩嵩,陜西省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選舉工作委員會委員、代表聯絡處二級巡視員雷伯亭,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趙艷,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四級調研員趙江瑞等領導參加,勉縣縣委和縣政府主要領導、縣文旅局局長陪同。
調研組實地參觀武侯墓非遺研學基地并聽取匯報,勉縣武侯墓博物館館長胡亞強向調研組匯報了“非遺進景區”工作開展情況,陜西省文化館《百花》雜志副主編、編輯部主任撒小虎向調研組介紹了景區引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弓箭制作技藝傳承人李飛向調研組展示了傳統射藝和秦巴弓箭制作技藝,調研組成員紛紛親身體驗互動。當天,現場還有漢水傳統制衣技藝、秦巴漆器制作技藝、漢水古琴制作技藝、漢山針灸技藝、漢中張氏摩崖石刻拓片技藝、高家嶺土陶制作技藝、傳統木工制作技藝等非遺項目參與。調研組成員表示,引入的非遺項目十分具有吸引力,希望今后進一步深化非遺常態化進景區,搭建一個完整的歷史文化體驗場所,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據悉,勉縣武侯墓“非遺進景區”工作在陜西省文化館(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支持下,在陜西省文化館《百花》雜志的大力幫助下開展,武侯墓非遺研學基地于2022年6月11日掛牌,是推動陜西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創新非遺保護傳承模式,積極探索“非遺+旅游”文旅融合理念的生動實踐。